APP下载

孙中山走向革命的因素

2016-05-04刘青

躬耕 2016年4期
关键词:孙中山革命

刘青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回顾其59年的生命岁月,虽然短暂但波澜壮阔,在历史的长河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与中国革命这四个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倡导三民主义,开创国共合作,为中国的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了丰功伟绩。笔者通过回顾孙中山先生的生活环境、个人品质以及革命策略等,来粗浅分析他锲而不舍坚持中国民主革命的原因,以此来缅怀这位伟大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

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淳朴自由的民风

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一个叫翠亨的小村庄,这个鲜少有官吏出现的空旷小村,山林苍翠,风景优美,民风不仅淳朴,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治精神。大人对于他们的孩子并没有过多的干预,总是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以便培养出他们独立的性格。从小,孙中山就跟其他孩子一样,每天除了去村塾念书之外,还需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读书与劳作相结合的生活方式,不仅没有让他产生念书就是为了仕途的想法,反而使他了解了更多的民间疾苦,产生了为天下劳苦大众的幸福必须进行革命的思想。

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孙中山天性聪颖,善于交往。澳门商人和海外华侨经常来翠亨度假,孙中山借机时常与他们在一起交谈,这不仅使孙中山增加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为他后来进行革命活动时能够得到许多侨民的支持奠定了基础。

(二)正直善良的家风

孙中山的父亲为了补贴家用,曾经到相距翠亨三十英里的澳门做学徒裁缝。正直的孙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在澳门寻欢作乐,而是一直思念着家乡,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不断督促着他在澳门尽快学得一门手艺,然后回家与妻儿团聚。“据我所知,他住在那里并不长久,因为他害了恋乡病,渴望着翠亨,这是他重视对于家庭的责任的缘故。”(《孙逸仙传记》,林百克,红旗出版社)孙中山继承了父亲身上这种优秀品质,为他日后进行革命活动积累了伟大的道德力量。即使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孙中山在19岁时依旧由父母做主与卢氏结婚,并尽最大可能地对她照顾有加,直到最后在卢氏主张分离的情况下才与其离婚。这充分说明孙中山对家庭和社会的强烈责任心。

除了正直、有责任感的父母,比孙中山早一步前往火奴鲁鲁(即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的大哥也为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尽了一份力。出洋归来并了解西方做事方法的大哥,激起了孙中山对国外的向往。经过孙中山不断地请求,终于在其十四岁时乘坐“格兰诺曲号”邮轮一起前往火奴鲁鲁。在火奴鲁鲁安定下来后,孙中山在大哥的资助下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外国教育,学习了英语、算术、火政、兵式体操等众多益于革命的知识。

从小生活在自由民治的淳朴乡村以及在正直、有强烈责任感和远见的家人共同推动下,孙中山一步步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全民族的解放而发动革命,对中国进行彻底改造,力图把广大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二、优秀的个人品质

(一)待人宽容

孙中山初到火奴鲁鲁时,身穿长袍、拖着长辫的形象使他和英国教会学校有些格格不入。学校同学经常会拖拉孙中山的长辫来取乐。对于比他年幼的这些取乐者,孙中山总是不出手反击,而是一直包容着他们的行为,直到他们厌倦为止。许多同学都被孙中山的这种宽恕之心所折服,开始主动与他交流、玩耍。就这样,天性宽容的孙中山在火奴鲁鲁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不仅使孙中山的英文基础更加扎实,还为他后来到欧洲进行宣讲,发起革命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年后的孙中山为了革命四处奔走呼吁,虽然经常遭遇失望,可依然具有一颗宽恕之心。孙中山曾擒拿了一个奉袁世凯之命尝试害他性命的匪徒,但当这个匪徒说出家中还有很多人需要靠他养活并表示悔过之后,孙中山竟然释放他并和他成为了朋友。

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在孙中山身上真实地时常发生。宽恕是孙中山的天性,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的孙中山,为了革命进行大规模宣讲后,得到了众多民众的支持和资助,使他得以能够购买大量军事装备,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一步步向前迈进。

(二)金钱次于忠诚

众所周知,发动革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孙中山却把金钱看得很淡,在金钱和忠诚面前,他认为忠诚比金钱更重要。

当孙中山的大哥得知孙中山因不理旧俗,毁坏了神像,被从家中驱逐出来后,决定取回自己当初转移到孙中山名下的财产,防止他将其财产浪费。孙中山知道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前往火奴鲁鲁,将财产交还给了大哥。“你所很慷慨的给予我的产业,我很乐意还给你。财富不足以动我的心。”(《孙逸仙传记》,林百克,红旗出版社)就这样,在刚刚开始革命事业并急需用钱的时候,孙中山归还了大哥的产业,没有一丝一毫的难过,有的只是快乐和轻松。因为他觉得归还大哥产业后,自己可以更加自由地开展他的革命事业,同时家庭关系也没有断裂,只是放松了对他的约束,他依然是忠于家庭的。

孙中山在一生的革命事业中,始终没有把金钱看做是最重要的东西,他曾说:“金钱并不是常常有用的,北洋政府有很多钱,但他仍旧得不到真正替他出力的人。人民觉醒之后,金钱在革命事业里面是比较不重要的。”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忠诚”。金钱是重要的,但它是次于忠诚的,忠诚是维系领袖和党人之间的重要纽带。正是得益于孙中山坚守的忠诚精神,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代表纷纷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三)敢于向封建权威说“不”

孙中山的家庭是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严格遵守着各种封建礼制。比如妇女缠足,孙中山的姐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的一员,自然免不了忍受这种痛苦。当年幼的孙中山看到姐姐因为缠足而一夜一夜的辗转反侧、痛苦呻吟时,他勇敢地对母亲说:“母亲啊,这个痛苦对于伊太厉害了。请不要再缠伊的脚罢。”虽然母亲驳回了他的话,没有按他的意见办,但这说明了孙中山幼年时就已经表现出反对旧俗、改造国家的思想倾向。不仅如此,从火奴鲁鲁学习后回到家乡的孙中山,对村民们跪拜神像的举动表示反对,他当着同伴的面,上前握住北帝神像的木手,大喊道:“我们为什么膜拜这个木偶?他们还不能帮助自己,谁说他能帮助我们?”同伴对此大吃一惊,连忙逃走。

孙中山不惧世俗眼光,敢于向封建制度旧俗说“不”,敢于向封建迷信行为挑战,敢于改变腐朽不堪的社会状况。正是孙中山这种无畏传统权威的精神,才导致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最终被推翻。

三、坚定的革命策略

(一)善于学习西方国家长处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还很落后,虽然有许多洋人开始出入中国境内,但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西方国家既陌生又排斥。具有超前意识和世界眼光的孙中山则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没有像其他中国人一样反对洋人,而是以包容之心对待洋人,注意研究比较中西方之间的差异,积极学习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经验。孙中山第一次乘坐英国铁汽船离家远行时,他登上轮船的第一时刻,便看到了一根很粗大而坚固的铁梁,他深有感触地说:“外国人既能制造这些坚实金属的大梁,并且又能把它装配好,这岂不是他们在别的地方优于中国的教训吗?”从此以后,孙中山开始重视观察和学习西方社会一切先进的事物。在开展革命事业时,孙中山将在火奴鲁鲁学来的兵式体操充分运用到训练军队当中,提高士兵的体魄和身体素质。在日本开展革命活动时,孙中山注意学习日本训练军队的方式、方法:研究日本人击剑、角力的技术要领和鼓励个人为国牺牲的原因。回国后,孙中山将学到的日本军事经验传授给敢死队,让他们学会运用短而锋利的刀,并鼓励士兵每次战斗都做好决死的信心。

善于向西方学习,并将西方军事理论与实践经验运用到革命军中,创办黄埔军校,提升了革命军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注重团结各方面力量

起初,大家公认孙中山是一位劳工领袖,外国资本主义者都以为孙中山和他们处于对立的阶级,对孙中山采取敌对态度。其实,孙中山的革命团队中包含着各个阶级的爱国者,既有富人、也有穷人,既有学者、也有劳工,等等。这些人都是孙中山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讲、聚集起来的,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坚力量。

孙中山不仅紧密团结人民群众,而且广泛联合苏俄和中国共产党。1921年前后,孙中山曾经与俄国代表鲍罗廷等人会面,决定联俄,使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联系在一起。在陈炳明背叛革命后,1923年,孙中山与李大钊会晤,决定联合共产党,接受共产党的帮助,并宣布“为集中中国革命势力,以实现打倒帝国主义,实现中国之自由平等起见,但凡属革命分子,均当在一条战线上进行,而无用其猜疑恐惧。”从而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开创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推行的联合政策,“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促使革命队伍逐步扩大,革命力量不断增强,将中国民主革命推向新的高潮。

(三)具有卓然而无畏的革命浩气

1899年,日本撤消了治外法权,当时,满清政府设在日本横滨的领事馆正在高价悬赏孙中山的头颅。孙中山为了使革命顺利进行,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将革命总部设在距满清驻横滨领事馆最近的一所房屋——山下盯121号。在敌人眼皮底下开展革命工作,时刻提醒着他自己:敌人就在眼前,革命十分迫切。

孙中山为了中国革命,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他提出“天命无常”的口号,为推翻满清政府成立敢死队,坚信自己为国捐躯后,必定有人继续他的革命事业。

二十世纪初,广州商团勾结国外势力,在广州欺行霸市,横行无忌,摧损工农,走私军火,目无政府,反对革命,孙中山不顾英国领事馆发出的若革命政府不满足商团要求就炮轰革命大本营的无端威胁,命令革命军队攻占商团总部,平定商团作乱,保护广州人民利益。

孙中山为了众人幸福,甘愿冒白刃,饮血弹,置个人生命于不顾,宁可断头而不悔,这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着实让人敬佩。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真理、民主革命的一生,是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的一生,是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一生。他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取得了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今天,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当下之中国已今非昔比,我们已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我们的发展还不平衡,贫困人口还有不少,国力还不十分强大,法治还不够健全,外部势力对我国的干预仍然存在。让我们永远记住孙中山先生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猜你喜欢

孙中山革命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新探》序言
孙中山的绰号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