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接收发放站的设计

2016-04-28姚章堂刘小培

现代食品 2016年20期
关键词:筒仓构筑物设计规范

◎ 姚章堂,杜 琳,刘小培

(1.中粮工程科技(郑州)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3;2.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7)

汽车接收发放站是粮库建设中常见的一种粮食输送中转设施,配合卸粮坑、斗提机接收和发放粮食。该结构上部为矩形筒仓,下部为框架,上刚下柔,头重脚轻,结构极其不规则,基本无法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对刚度比、质量比、受剪承载力等的要求。考虑到该建筑上人极少,可将其视为构筑物,满足《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2]的要求。本文通过汽车接收发放站设计工程实例,阐述如何利用PKPM程序选取设计参数、控制指标,从而使结构满足构筑物抗震设计的具体要求。

1 工程概况

某粮食储备库一汽车接收发放站,结构形式为底部2层框架,层高6 m,上部18.7 m高的单排矩形筒仓,单仓仓容为450 t,共2仓,平面尺寸5.0 m×12.0 m,平面及剖面如图1所示。该构筑物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 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II类。

图1 卸粮坑的平面及剖面图

2 结构选型

根据《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1.2条规定,结构形式为设筒仓的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650,柱轴压比限值为0.7。一层、二层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截面为650 mm×750 mm,筒仓角部柱截面为500 mm×500 mm;一层框架梁截面300 mm×700 mm,二层框架梁截面400 mm×800 mm,仓壁厚为320 mm;一层板厚为120 mm,二层等效板厚为250 mm,仓顶板厚为120 mm。梁、板、柱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

3 荷载计算

(1)永久荷载。包括承重结构自重、填充墙自重(250 mm加气砼砌块)及楼面装饰材料自重。一层楼面装饰材料自重为1.5 kN/m2,二层楼面装饰材料自重为1.0 kN/m2,仓顶屋面装饰材料自重为3.5 kN/m2。

(2)可变荷载。一层楼面等效活荷载为4.0 kN/m2;二层楼面贮料(小麦)荷载按照《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3]4.2.2条中式4.2.2-2计算:

顶层屋面等效活荷载为5.0 kN/m2。

(3)地震作用。根据《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4.1.8条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2.5条,设有筒仓的框架结构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贮料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系数取0.9,重心取贮料总重的中心。根据《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2.2条5款要求,贮料荷载应分配给纵向和横向竖壁上,按《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4.2.2 条式 4.2.2-8 计算,pf=ρ[γs-γρ(1-e-μks/ρ)/μk]=122kN/m;因此,在PKPM模型中,将60 kN/m2贮料面荷载加载在二层楼面,122 kN/m贮料线荷载加载在仓顶墙壁上。

4 PKPM模型中设计参数选取

(1)周期折减系数。《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2.2条7款,计算的结构自振周期应乘以0.8~0.9的周期调整系数,考虑填充墙采用砌块砌筑,周期折减系数取为0.9。

(2)分项系数。《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4.1.5条及4.1.6条规定,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2,贮料荷载分项系数为1.3,标准值大于等于4 kN/m2的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此,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4.1.9条规定,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时,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3)组合系数。《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4.1.7.条规定,楼面活荷载的组合系数为0.7,贮料荷载组合系数为0.9,因此,在PKPM模型中进行整体计算时,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建议统一取为0.9。

(4)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比较《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2.6条、6.2.7条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2条、6.2.3条可知,两者增大系数一致,考虑该结构为转换结构,结构形式不规则,将底部两层框架柱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7条及6.3.9条规定的转换柱的构造要求进行配筋。《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2.12条规定,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组合弯矩及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6条仅规定角柱的组合弯矩、剪力设计值乘以1.1的增大系数,因此,在模型中应将底部两层柱全部定义为角柱以满足《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2.12条的要求。

5 控制参数

(1)轴压比。《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3.6条规定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抗震等级为二级时,其轴压比限制μN=0.7。PKPM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底层柱最大轴压比为0.64,满足规范要求。

图3 底层柱轴压比及长细比图

(2)周期比。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1条文说明,扭转周期比大于0.9的结构属于特别不规则,因此,应严格控制结构的扭转周期比不超0.9,以保证结构有足够的抗扭刚度。PKPM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扭转周期比为0.739,满足规范要求。

表1 各个振型周期及扭转系数表

(3)位移比。《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2.26条规定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结构,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制为1/650,相比一般框架结构较严。PKPM计算结果显示,X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比为1/1036,Y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比为1/1022,满足规范要求。

(4)剪重比、刚重比。根据《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3.5.3条规定,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5.2.5条规定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满足式5.2.5的要求。

(5)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根据《构筑抗震设计规范》3.4.6条及3.4.7条规定,当下部楼层与上部楼层刚度比小于0.7,下部楼层与上部楼层受剪承载力比小于1.0且大于0.65时,下部楼层地震剪力应放大1.25倍。因此,该结构下部两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25的放大系数。

6 构造要求

(1)箍筋要求。《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6.3.9条规定,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结构二层为转换层,建议将下部2层框架柱按照框支柱的构造要求进行箍筋设计。

(2)仓壁角部和仓壁顶部暗梁构造措施。《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9.1.3条规定,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应伸至仓顶,并应与仓壁整体连接,角部构造加强做法如图4所示。建议在仓壁顶部设置封闭暗梁,以方便仓顶梁、板的钢筋绑扎施工。

图4 角部加强图

7 结语

①与一般框架结构相比,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有所提高,相应的抗震计算及抗震构造措施应提高。②相同抗震等级的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相比普通框架柱内力放大1.1倍。③该结构上部矩形筒仓,下部框架,上刚下柔,头重脚轻,且二层为转换层,因此,底部2层柱应按框支柱的要求进行配筋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191-20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77-2003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筒仓构筑物设计规范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
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分析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构筑物中的应用
矮胖式筒仓集群爆破切口参数设计及预处理技术❋
强夯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和保护应用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四)支撑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三)——业务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二)——承载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 10006-2016解读(一)——总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