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6-04-27梁静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上篮创新能力体育

梁静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具有创造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勇于创新,发现创新闪光点,激发创新欲望,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方向。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发表独创见解,形成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篮球》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检测内容:利用篮球场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做往返运球、转身、上篮的测试。其中,在往的过程中,做2次转身——上篮;在返的过程中,再做2次转身——上篮。标准计分为:每次转身计10分(共40分);每次上篮投中计30分(共60分)。在宣布完标准计分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都积极地分组准备练习。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可以不做第二个转身,直接运球上篮吗?”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我一愣,没有及时表态,而是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运球上篮,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从而争取高分。我当场支持了那位学生的想法。这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表现,教师应该予以支持。

二、内容求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目前,体育活动多采用“准备活动——基本训练——结束”的结构,这种结构对体育教学也是比较适用的,但是不能把它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创新教育内容的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教材内容,而是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改变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难度要适当,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如在“练习平衡”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高度不同的平衡木摆放在同一条平行线上,让孩子尝试着从上面往下跳,体会不同高度的平衡感。

三、形式灵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利用尝试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打转,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滚动自如。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说说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我适时、适当地加以指导,再让学生去实践,结果90%的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尝试、实践的结果。

教师还可以把发现法应用于体育教学,即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的技能和动作要领。通过发现法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在“助跑跨跳”的教学中就采用了发现法教学。教师预先不告诉学生正确的技能概念,而向学生提问:“原地起跳跳得远?还是助跑跳跳得远?”学生通过练习发现:助跑起跳比原地起跳跳得远。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助跑的快慢与跳的远近有关系吗?”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

此外,还有情境教学法,即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活动环境中,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如“织鱼网”游戏,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中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有学生说用鱼网捕捉,于是我就说:“我们一起来‘织个鱼网’捕鱼。”学生们跃跃欲试。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我预先拿两根标枪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最先把布条系完又结实的那一组为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织好的鱼网捕鱼,最后庆祝,分享收获的快乐。情境教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培养了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四、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激情,如果没有适当的机会表现出来,一切也会等于零。而创新总是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敢于放手,给学生适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自我锻炼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和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如:在游戏教学中,我分给每个小组一个小胶球,定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出大家喜欢的、具有新意的、有利于锻炼身体的体育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和选择,同学们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跑”、“叫号接球”“打活动目标”“接球击人”等多种游戏方法。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总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从各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出发,切实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上篮创新能力体育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篮球
篮球突破上篮的技术、配合及训练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如何教“三步上篮”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