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2016-04-27梁舒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化学高中化学创设

梁舒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无穷的渴望和热情,促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探究氛围中,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

一、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也因实验而更加精彩。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和重要方式,实验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情境素材,而且能够强化和凸现各种化学现象,富有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应将实验情境的创设贯穿教学始终,对实验进行创造性设计,设置许多生动而有趣的情境,注重启发与发现相结合,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这一知识点时,为了便于教和学,我们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采用实验“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以往“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留有“空白”“开发区”,目的是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动手完成4组实验后(实验1、2,铜、锌分别插入硫酸中;实验3,将铜和锌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实验4, 将铜和锌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原电池形成的三个条件。而后,我们又可以设置“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如,在实验中想验证是否有电流产生等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用电流表、音乐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领略创新成功的喜悦。

二、运用电教手段来创设情境

目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形声性、展现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烷烃的取代反应时,学生对烷烃分子结构及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很难理解,我们利用多媒体播放甲烷分子与氯气分子发生反应的动画,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微观粒子的反应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逐步取代反应的真正含义。再如,在《原电池》这节课中,学生对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形成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是由于带电荷的离子的定向移动才行成了电流,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导线中是电子在移动而溶液中是离子在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三、利用讲故事创设情境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更是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吸引人的故事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如,在讲离子反应时,我给同学们讲“诸葛亮七擒孟获”,途中将士误饮“哑泉”水,生命危在旦夕,在一老叟的指点又饮“安乐泉”水而转为为安的故事,在这里设疑:“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等我们学了这节课就自然明白了。”同学们这时激情高涨,很想知道答案,所以接下来的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大大提高。

再比如学习氯气性质时,由于这种有毒气体难以进行实验演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家庭主妇为清洁马桶先后使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而中毒”的故事,听完故事后,同学们都在思考为什么会中毒?毒从何来?这种物质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性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接下来的学习同学们非常认真,课后对本节课的内容也掌握得非常好。还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氯气既然有毒,那么能不能以毒攻毒,用少量的氯气来治病呢?” 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培养了他们喜爱化学的情感。

四、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一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等休戚相关的化学知识,使所学的知识可运用于实际,使学生关心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激情。

例如,在讲氢氧化铝的性质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我们有时胃酸太多就会吐酸水,你知道这个病怎样治疗吗?”学生都说吃胃药。“那么胃药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胃药又为什么能治疗胃酸过多呢?”等我们学完本节的内容就会得到答案。又例如,在讲胶体性质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体育课上有同学不小心刮伤,伤口血流不止,到医院后医生为什么用一种黄色的药水就能止血呢?这种药水的成分是什么?止血的原理你清楚吗?”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提出问题来创设情境

人的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在新课改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在讲金属钠的性质时,给学生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钠的试剂瓶,然后让学生来猜测: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取出来会怎么样?再让他们带着问题探究新知。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了课堂的开放性,又给予了学生解疑的空间,体现了教学中的创新。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能更好地利用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思考、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猜你喜欢

化学高中化学创设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创设未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