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016-04-27陈艳艳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初中语文

陈艳艳

【摘 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运用,但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效率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小组合作对于很多教师和学生而言还很新鲜,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操作实施。不少人对于小组合作的理解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任务给他们做,或者让他们讨论若干个问题。然而,大部分教师很快就发现,这样做存在太多的问题。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番思考和总结。

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教师要多要求、提醒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准备材料其实就像导演准备道具一样,没有必要的道具,影视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学中没有必要的材料,也会显得没有生气。借助材料进行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二、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编组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的内容不同,达标的要求不同,小组的配置也应不同,总的要求是差异互补、人尽其才。因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一般以4-6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都适当安排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安排的比例为1∶2∶1,即一个优秀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另外,小组成员的组成也应该是动态的,即各小组在合作一段时间后,要进行组间男女生或某些角色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教师要经常观察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动态,适时进行组际成员的调整,使学生保持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三、建立有序的合作机制

在确立了合作小组后,应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使合作学习过程中“人人有责”。如:小组长由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强的学生来担任,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操作、探究等活动;记录员由作文水平高、文采好的同学担任,负责对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文字描述;胆子大、语言组织能力强、表达条理清晰的同学则当汇报员,对小组学习结果向全班发布,并随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严于律己的同学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随时提醒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合作学习无关事情的学生;有绘画特长的同学负责小组美工工作,对展示本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美化加工。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职责的分工也不应是固定的,成员之间的分工可定期进行轮换,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四、教师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

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指导,不能任其发展,置之不理,否则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讨论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所以应尽力组织、引导好。而这对于一小部分低能学生来说,困难比较多。因此,教师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还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介入和观察,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小组活动进展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对合作任务不清楚的,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说明任务;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制止,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五、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的问题要精巧、适量,要突出重、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问题的设计要精练、巧妙,要突出重、难点,同时还应适量,不是多多益善。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既要切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切合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水平,又要把问题陈述得清楚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还要有一定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问题不要太大、太简单、有歧义、过于模糊等,以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因地、因时制宜,科学把握适度的交流讨论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困惑的就是时间问题。交流、讨论的时间多长为宜,没有定论,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讨论内容的难易、多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实际讨论的效果等,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慢”过程 “高”效率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