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字理,快乐识字

2016-04-27李文香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会意字字义字理

李文香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一种集音、形、义为一体的方块字,其形、音、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有其独特的构造方式,具有图画性、表意性的特点,妙趣无穷。“字理教学”就挖掘了汉字这些固有的趣味因素,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抓住了字形这个识字教学的重点,以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不仅知道汉字怎么写,而且懂得为什么这么写,从而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律。充分利用识字教学法的原理进行轻松、愉快地教学,进行生动、形象地启发诱导,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识字写字。我常用的字理教学方法有:

一、表情达意演示法

对于会意字,我主要通过用动作、实物、游戏等表示字理。如教“跳”字,我自己做两脚起跳的动作演示,并且让学生也跟着做,这样他们就理解了“跳”的意思;教“坐”字,我让两位学生席地而坐,启发学生通过这一姿态来理解字理。此外,我还鼓励学生用动作演示来复习相关的汉字,并以竞赛的方式进行,看谁举的例子最多。运用表情达意演示法,既能巩固生字,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二、形象生动图示法

每一个汉字仿佛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特别是对于象形、指示和会意字,我主要通过用图画(如挂图、卡片、投影、简笔画、光盘等)来追溯汉字的本源,让学生明白字理。如教“鸟”字,就展示一幅鸟类图;教“林”字,就展示树林图;教“休”字,就展示一个人在树木旁小憩图。通过观察形象生动的图像,学生兴趣盎然,对汉字的构形规律感叹不已。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让学生学得满怀信心。

三、富于变化迁移法

即将学过的字理用于学习与之相关的字,主要用于会意字和形声字。如学了“人”字后,在会意字和形声字中再遇到部件“人”就可以想到它与人有关。如“从”是与人的行动有关,表示前面有一个人在走路,后面有一个人跟从;当出示“众”字时,学生自然就领悟到有三个人,稍加点拨,告诉他们“众”字的意思是很多人,也有众多的意思。又如学了“火”字后,出示“炎”字,指导学生运用迁移法,并展开奇特的想象,从中体会到“炎”字由两个“火”字叠加而成,使学生知道两把火在一起就是很热的意思;当出现“灾”字时,学生就会想到房子里面着火了,意思就是发生灾难了。这种方法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了,对字音、字形、字义的认识也深刻了。

四、展开想象联想法

即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进行字理联想,以加深对汉字音、形、义关系的理解。主要用于象形字、会意字。如教“羽”字,就引导学生联想鸟翅膀上长而扁的毛;如教“爪”字,引导学生联想鹰爪的形状;教“男”字,引导学生想象古时候男子下田劳动的情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有趣味,孩子们都很乐意动一番脑筋去参与联想。

五、举一反三比较法

即把字形大体相同,但有一两笔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比较。怎样比较才能有效呢?比较要有条件,它依赖于学生对比较的两个字中其中一个一定要掌握,在比较中特别要强调不同点。如当学生巩固了“鸟”字后,再与“乌”字比较时,可告诉学生:“如果飞鸟没有眼睛,就一片乌黑看不见。”还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小鸟和乌鸦都是鸟类,可是乌鸦全身都是乌黑一片,眼睛就不明显了。一眼看去,好像没有眼睛一样。”又如认识“漂”和“飘”两字时,可根据这两个字的字形、字义的不同编一句话进行比较:“有风树叶就飘落下来的,有水树叶就漂走了。”通过这样比较,学生们就能举一反三地认会许多常用字。

六、浅显易懂歌诀法

即用浅显、朗朗上口的歌诀认识字形。如教“羊”字,用儿歌“山羊头上两只角,长长胡须真可笑”来认识字形和字义;教“朋”字,用顺口溜“两个月亮在一起,做个朋友不分离”来识记;教“雷”字,用顺口溜“雷声隆隆响连天,大雨落到田里边”来识记。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方法尤其喜爱,他们还能自编歌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汉字教学中,我还经常运用猜谜法、点拨法、故事法等,让学生轻松快乐识字。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允许他们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尽情交流,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为以后阅读铺平道路。同时,也让学生与生俱来的独立性、怀疑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会意字字义字理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画说汉字——摆(bai)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有趣的会意字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有趣和会意字
绝和决
燥、躁、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