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半岛上空的“核阴云”

2016-04-27台风

军事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氢弹核试验原子弹

台风

2016年新年大门开启不到一周。一向阴云密布的朝鲜半岛上空传来了不大不小的一声“惊雷”。据日韩欧美多家媒体引述其地质勘探部门报道,北京时间1月6日上午9时30分,朝鲜发生震级为里氏5级左右的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

当天中午,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公告宣称“根据朝鲜劳动党的战略决策,主体105(2016)年1月6日10时,主体朝鲜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举行。”并且表示,“此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靠朝鲜自身的智慧、技术和力量举行的,并完全确认了新研发试验用氢弹的技术数据都正确,科学地证明了小型化氢弹的威力。”

朝鲜新一轮核试验

此前,在2015年11月10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似乎就已透露出了有关朝鲜氢弹实验的消息。其在视察一处革命史迹时宣称,朝鲜已经研究了一枚氢弹,并准备好将该武器用于维护国家主权。不过在当时,国际社会对于朝鲜此类的“好战”言论早已司空见惯,认为金正恩此言不过是他一贯虚张声势的表现。俄联邦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朗茨·克林采维奇就认为,“金正恩宣布平壤有氢弹是假的,因为朝鲜实际上没有机会避开全世界,秘密的制造热核武器”。因此,朝鲜此次核试验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产生的“涟漪”波及整个东北亚和世界。

核裂变反应原理图

不过,2016年1月13日韩国媒体《中央日报》报道称,韩国政府通过对朝鲜核试验当时收集的地震波、声波强度与核试验地点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后认为此番试验失败。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池贤哲表示,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地方在咸境北道吉州郡丰溪里万塔山顶峰附近地下770米深处,比第二和第三次核试验更深。“挖这么深可能是为了防止氢弹爆炸时引发隧道崩塌,但这次试验引发的人工地震能量只有第三次的80%,规模也只有4.8级,低于第三次的4.9级,可视为失败的实验”。而在朝鲜宣布氢弹试验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的多家媒体也表示,从朝鲜实验的所谓“氢弹”的当量规模来看,是热核武器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朝鲜半岛北临中国、俄罗斯,东隔日本海与日本遥遥相望,南濒太平洋,西面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这种位于大陆边缘和几个大国之间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重要的边缘国、桥梁国、缓冲国的地缘战略意义。朝鲜的此次核试验不得不引起周边国家和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

原子弹和氢弹的区别

原子弹又称为裂变武器或裂变弹,其核装料选择易裂变的铀-235或钚-239等,利用铀、钚等原子核分裂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进行杀伤和破坏。爆炸时产生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和放射性污染。

氢弹又称聚变弹或热核弹,是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为原料,用特制的原子弹作为引爆装置,当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高温使氘和氚发生聚合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引起猛烈爆炸。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其威力小则几十万吨TNT当量,大至几千万吨TNT当量。

核聚变反应原理图

简言之,核裂变就相当于掰面包,当一块面包被掰成2块时会掉落很多碎渣。而在极短时间内上百万次掰面包掉落的碎渣积累起来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同样以面包为例子,核聚变却是将掰面包时释放出的能量作用在另一块面包上,因受巨大外力作用而被压缩的面包,掉落出来的碎渣能量更大。

所以,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完全熟练掌握原子弹制造能力的基础上,才具备氢弹的研制和制造能力。一般情况下,氢弹的爆炸当量远高于原子弹。例如,英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TNT当量是2万吨,第一颗氢弹是20~30万吨。法国第一颗原子弹是6~7万吨,第一颗氢弹是260万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2.2万吨,第一颗氢弹是330万吨。而美国和俄罗斯第一枚氢弹的当量分别达到了1040万吨和1600万吨。

朝鲜核危机的由来

朝鲜研制核武器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朝鲜的铀矿主要分布在兴南、平山、雄基等地。光是在平壤附近的顺川和博川矿山就拥有两处中型的铀矿,并且这两处铀矿位于朝鲜重兵把守的首都防御范围之内。朝鲜最早于1947年开始通过苏联的专业技术人员勘探地下铀矿,1964年基本确认境内可开采的铀矿储量达到400万吨,不过这一数字一直都存在巨大的争议。

美国通过1953年10月签订的《朝美共同防御条约》获得了在韩国无限期驻军权,并于1958 年开始在韩部署核武器。美国一度在韩国部署过1000多件不同类型的战术核武器,建有4个“长矛”地对地导弹发射场和144个“奈基”Ⅱ地对空导弹发射架。朝鲜在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核武器未果的情况下,加之为解决自身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朝鲜也开始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并逐步在宁边等地建立了核设施。1956年,朝鲜与前苏联缔结“核能研究合作计划”,每年派遣数十名科学家到莫斯科的“杜布纳核子研究中心”学习,并广泛地与东欧各国进行技术交流。1962年在距平壤北方90千米的宁边地区设立核能研究所,积极进行核能的研发工作和建造第一座反应堆。1974年,朝鲜宣布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于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80年代初,朝鲜开始在宁边建造第二座反应堆。这个5000万瓦的研究反应堆于1987年开始运转,每年可生产约700千克钚。美国自70年代起就关注朝鲜的核项目。在1988年下半年,美国正式对国际宣称朝鲜有可能正在开发核武器项目。

为缓和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1992年1月30日,朝鲜签署《核保障协议》,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国内的核设施进行核查。后由于美朝双方在核查过程中存在着难以化解的敌对和不信任,最终因对宁边附近两处存放核原料场所的核查问题争执不下,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爆发。同年3月12日,朝鲜单方面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个月后,朝鲜更是高调试射“劳动”-1号中程弹道导弹。美方则针锋相对的采取了在韩国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和2个航母战斗群等应对措施。由此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达到高潮。

朝鲜核设施分布图

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往平壤斡旋,与朝鲜政府达成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按照该框架协定的要求,朝鲜必须冻结各种核项目,并在所有核设施上加装监控系统,禁止一切关闭项目的重启。而美国则牵头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负责为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每年50万吨重油,以弥补朝鲜停止核能计划造成的电力损失。然而由于美国国会与政府间的政策分歧,框架协定执行得并不顺利。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利用其多数票优势对政府施压,导致克林顿政府在执行该协议时踌躇不前,承诺协助朝鲜拆卸石墨反应堆并帮助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和每年提供50万吨重油的履行一拖再拖。而朝鲜方面的不满情绪则日益增长,或明或暗的继续着自己核武器发展计划,为第二次朝鲜核危机埋下了伏笔。

2001年美国鹰派共和党领导小布什上台后,全面推行强硬的外交政策。2002年初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以及核打击对象之一。2002年10月,美国通过侦察掌握了朝鲜仍在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证据,从而对朝鲜核项目再次提出异议。朝鲜当局当即承认了美国的指控,并承认在巴基斯坦协助下秘密发展核武。朝鲜当局坚持以能源短缺为由,拒绝美国提出的先停核项目,再谈能源问题的提议。2003年1月,朝鲜宣布退出之前和美国签署的《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朝美关系再次陷入紧张局面,朝鲜第二次核危机爆发。

随后,中国方面积极进行调解,于2003年8月~2005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5次六方(中国、美国、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会谈,一度使得紧张的朝鲜核问题有缓和的迹象。不过,随着朝鲜2006年10月9日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以及2009年4月14日宣布退出六方会谈,由中国主导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名存实亡。朝鲜在追求拥有核武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国际社会对其拥核决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愈发削弱!

朝鲜核问题未来走向及应对策略

截至2016年1月,朝鲜已经进行了4次核试验和6次以上的运载火箭发射实验。2015年5月中旬,更是公布了金正恩莅临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现场的照片,虽然国际社会对于此次公布的照片中,潜射弹道导弹实验的真伪还有争论。但从以上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朝鲜在突破核武器技术之后,开始谋求核武器的实际作战能力。

截至2005年,朝鲜的武装力量总数108.2万人,陆军约95万人,主战坦克约3500辆,装甲输送车2500辆,牵引火炮3500门,自行火炮4400门,海军4.6万人,各型潜艇92艘,“罗津”级护卫舰2艘,空军6万人,苏-25对地攻击机35架,米格-29战斗机25架,轰5轻型轰炸机82架。准军事部队18.9万人,工农赤卫队约350万人。朝鲜的武装力量除了在某些方面的数量上有一定优势外,几乎很难在质量上对美韩联军构成真正威胁。并且,朝鲜大部分的军事技术装备都是二战后第一代或者第二代的苏式装备,其余绝大部分的朝鲜国产装备也是以此为基础自行仿制生产而来。虽然在冷战后期,得到了部分当时苏联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例如,米格-29和苏-25等,但是在经历国内长久的经济困难和国际封锁,装备的完好程度令人堪忧。在半岛发生大规模冲突时,很难对美韩联军形成常规武器优势。因此,研发核武器有利于朝鲜应对外部的军事威胁。

对于朝鲜新执政者来说,需要打破长期的经济发展颓势和外部世界的封锁,营造一个国内空前团结的气氛,将执政中心转入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上来,从而“打开强盛大国之门”。而核武器恰恰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两点要求。

然而,拥有核武器的半岛并不符合相关国家的利益。美国对于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强烈反应并不仅仅是担心朝鲜掌握了核武器,更是其在掌握了核武器之后的核扩散问题,这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同时,韩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对核技术的扩散也都抱有极大的忧虑。并且,朝鲜在掌握了核武器之后,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让朝鲜单方面放弃核武器实战化的进程是不可能的。而随着朝鲜在核武器小型化、运载火箭和潜射弹道导弹技术上的进步,拥有实战化的核武器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国基于自身安全的极度担忧,会以最强硬的态度和手段,打破朝鲜拥核的决心和能力。由于该地区是大国利益较为集中的区域,美国单方面采取强硬的军事手段可能性不大。但是通过其他一些如部署陆基和海基反导系统等手段,打破该地区军事和政治力量平衡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朝核问题的关键点是如何在保证朝鲜半岛稳定和不损害相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稳步的推进朝鲜去核化。否则,一旦出现朝鲜掌握了实战化的核武器,或者在朝鲜去核化过程中损害了相关国家的利益,势必会打破地区平衡,东北亚也将动荡不安,地区稳定和安全将不复存在。对朝鲜周边国家来说,这绝不是“谋发展”的好环境!

责任编辑:彭振忠

猜你喜欢

氢弹核试验原子弹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在中国引发原子图书出版热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两次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去世
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