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台门

2016-04-27黄津汝

文学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腊肠水乡门槛

黄津汝

老台门

黄津汝

今日听上了一曲悠扬婉转的《水乡吟》,竟觉异常动听,或许是因为有关乡音,就自然而然地会觉得什么都好。要说发现这《水乡吟》的缘由,说来也惭愧,却是因阎肃老先生谢世的消息,感念他老人家生前的各类作品来,这一曲《水乡吟》,便是由他老人家作的词。

看着画面中幽曲小巷、羊肠小道、青石板路,仿佛弯弯曲曲的弄深十里处真能嗅到黄酒的清香,仿佛顺着这漫着青苔、洒着细雨的弄堂走就能走到一个老台门。

台门台门,跨上几级石阶才能入了大门,而大门常常大敞而开。其实门不算大,只不过是两扇普通大小的门往两边敞开了,里面住了一户户人家,如四合院一般,都是一个姓,远远近近的亲戚。记得小时候,所上的小学隔了一面墙便是一座叫谢家台门的,班级中就有一个姓谢的女同学出自这个台门。放学后出了校门没几步就可以跨进家门,是那时不爱准时起床,起床如赶老牛耕地般吃力、而又每天绞尽脑汁挤出时间发疯顽劣的梦想。

在那个时代,台门中的住户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应当算是没落的贵族,古旧时候都是有门第的才能建台门。犹记那个小女孩总是打扮得非常朴素,但却整洁可爱,还常常穿一双搭扣布鞋,并不是那种老太太穿的黑布鞋,还算时髦的款式。她总是非常爱惜自己脚上穿的那双鞋,若是不小心被人踩了,她定会抬起被踩的那只脚来,一手把着抬起来的脚,而另一只脚金鸡独立,“啪啪啪”几下掸掉鞋面上的灰尘鞋印。那时很佩服她的平衡力,不扶任何东西也能一点不晃。但唯一讨人厌的是,她总会对踩了她鞋子的人白上一眼,不管小心故意,总是带了十分的敌意,用绍兴话来讲,叫汪别人一眼。有一回,别人踢个毽子撞到教室门框上,转而又恰好弹到经过走廊的她的脑袋上,她就忙捂着自己的太阳穴说头疼,还因此在当天下午就立刻到医院检查了一番,班主任也因此事好好责罚了那帮顽皮的同学。那时总觉得她太过小心眼少些大气,然而现在却也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懂得保护自己才算是成熟。

大门里面或外面会坐几个老太太,以台门的门槛为界,夏天的时候坐在门槛内的阴影里,而冬天的时候坐在门槛外的阳光下,黑白分明,一个脚尖也不会越界。坐的人少的时候会乐呵呵地看着过往的学生嬉笑打闹地从台门口经过,坐的人多的时候会围坐起来聊得热火朝天,有的时候扯的破锣嗓子甚至比小孩子还尖利响亮。常常想跑到台门上凑上去听一听她们讲的什么有趣的故事,然而这常常的好奇与兴致又常常会被鼓不起的勇气打败。直到现在依旧遗憾地安慰自己,或许是这台门里东家的事,或许是那西家的事,总之都是一家的事。

当时羡慕了好一阵子,总觉得住在这样一个古老而热闹的地方,是一件诗意而有有趣的事,绝非现在的钢筋水泥高层公寓可比。小小的门口,大大的院子,却是我整个童年最大的好奇所在,台门里还住了别的人么?他们是穿褂子还是T恤?他们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台门两边都开了小店,被挤得只剩一点狭窄的门面,那么这么小的门里面又是怎么容纳那么多人的呢?容得下天井吗?天井里有没有栽一两棵水杉或松柏呢?里面的房屋建筑是否也是古朴低矮的瓦房,而洁白的墙面上总是有一道道被雨水腐蚀过后留下的黑霉痕迹,与房上黑瓦铺就的人字形屋顶一起,远远看去便如水墨画一般呢?这样看起来破旧古老、隐没在现代都市氛围中的房屋会不会像许多现在的老房子一样落个悲凉被拆的结局呢?很多很多,潘多拉的宝盒,吱呀一声,总是有太多的秘密藏在里面。

而今不管从马路对面或是正儿八经地自大门口路过谢家台门,仍会忍不住想往里面望上一眼,门口依旧是那么狭小,依旧有那些“守门人”坐在门口扯着家长里短。上回从台门前经过,门口还挂起了一串串火红的腊肠,缀着点点雪白的肥肉,一串串的有竖着挂着的,也有横着像彩带那样一弧一弧挂着的,门上挂不下了有在门槛外石阶顶端的平地上支起了几个竹架子继续挂,好看的像是冬天的厚实有鲜艳的窗帘,特地挂在台门口抵风迎喜庆的。门口有一老太太在那里灌肠,老太太面带红光道是自家做的,抬头一看,果然林立的腊肠丛中还有几只吊长了脖子仰天看着房檐的酱鸭,那边门框上还系了几条像毕加索的立体抽象画般,整条鱼被解剖成正反两面那么平展展地挂着半人多高的熏鱼,以及颜色不红不白、恰到好处的腊肉。

虽然我也曾想过,台门里的人是终于熬不住要出来挣些外快了么?然而,这么点胡思乱想并不能阻碍我对这台门的羡慕又多了一层。或许,终有一天,会与那隔了一条小弄的沈园一起,只能在世人永远无法懂得和介入的孤独中被人欣赏称道吧。

(作者介绍:黄津汝,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1281班学生)

猜你喜欢

腊肠水乡门槛
新年的腊肠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有趣的腊肠树
水乡哪里美
腊肠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有趣的腊肠树
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