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比较

2016-04-26赵杨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时机个体化盆底

赵杨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后保健科 江苏淮安 223002

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比较

赵杨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后保健科 江苏淮安 223002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机接受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和对比,分析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产后6周以上来我院复诊的患者98例,随机进行分组,共分为四组,每组17例,给予第一、二、三组患者分别于产后45d、60d、90d作盆底康复治疗,第四组患者不接受治疗。分析四组患者产后半年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以及盆底功能受损状况。结果:实验发现,与第四组患者相比,前三组产后半年盆底肌肉肌力恢复正常患者占比明显较高,P<0.05,且第一组较之第二、三组有更为明显优势。此外,前三组患者在各种盆底功能受损情况发生率上表现远低于第四组,P<0.05。结论:产后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盆底肌力,减少盆底功能受损发生有较为突出的效果。

不同时机;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由盆底肌肉松弛、损伤或相关功能减退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例如性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1]。该种疾病病因复杂,而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因是妊娠。因此,为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应充分利用时机,对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本文就产后6周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通过不同时机的效果对比,分析得出最佳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以提升治疗效果。具体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半年我院接诊的产后 6 周复诊病例98例,开展本次实验。所选产妇身体各项指征指标正常,无其它潜在病症。将所选98例产妇分为四组,每组17例。其中第一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18 ± 3.52)岁;第二组产妇年龄20 ~ 38 岁,平均年龄(27.22 ± 2.97)岁 ;第三组产妇年龄21 ~ 39 岁,平均年龄(28.32±2.83)岁;第四组产妇年龄20 ~38岁,平均年龄(27.18 ± 3.25)岁。 以上四组产妇在常规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给予前三组产妇于产后45d、60d、90d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采用深圳科瑞康 AM1000B 型盆底肌肉刺激治疗仪[2],刺激电流强度一般为10~ 25 m A,时长20min,并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在盆底康复治疗结束后,叮嘱患者家属进行盆底康复维持治疗。

针对第四组患者,不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在治疗半年后,对患者进行复诊检查。

1.3 观察指标

采取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各组治疗前及产后 6 个月进行盆底肌力检测[3],将其分为0 ~ 5级共6个层级,其中≥3级表示正常。产后 6 个月后,对四组产妇盆底功能受损情况作相关比较,主要包括阴道干涩、阴道松弛、尿频尿急。

1.4 统计学方法

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9.0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前三组产妇产后半年盆底肌力恢复正常例数占比远高出第四组产妇(P<0.05),同时,第一组较之第二、三组,优势突出,P<0.05。详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比较[n(%)]

?

2.2 盆底功能受损症状上,前三组产妇产后半年阴道干涩、阴道松弛、尿频尿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四组(P<0.01),见表2。

表2 四组产妇产后半年盆底功能受损症状比较[n(%)]

3.结论

妊娠期间,孕激素、雌激素以及松弛素水平发生明显上升,影响了盆腔胶原代谢[4-5],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胎儿体重增加,致使子宫的压力增大,对盆底直接造成影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此外,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道自然得到扩张,引起子宫下盆底肌肉松弛,导致肌肉肌力下降,并随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阴道分娩,会导致骨盆底神经肌肉发生严重变形,使耻骨宫颈筋膜发生撕裂伤,难以恢复。本次研究通过对产妇进行有效的盆底康复训练,帮助产妇提高盆底肌肉肌力,避免各种术后并发症和肌力损伤的发生几率,有效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不同时机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盆底肌力,且产后接受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显著。

[1]王丽红.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183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6):69-71.

[2]吴晓燕,何名梅,黄清,等.广西北流市育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5,37(4):535-537.

[3]冼海燕,袁瑷芹,陈丽琼,等.产后妇女500例盆底肌力情况统计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5,32(21):2810-2812.

[4]折瑞莲,魏晓萍,汪杨,等.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3(12):1803-1804.

[5]张珂,王澜静,焦玲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0):757-759.

[6]刘春旺,陈林香,洪莉,等.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5):794-797.

R714.6

A

1672-5018(2016)10-353-01

猜你喜欢

时机个体化盆底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