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感知训练突破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

2016-04-25汤继良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记叙文荷花文章

汤继良

众所周知,记叙文写作教学是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重点。事实上,目前的现状是不少学生到了初三还写不好作文,一遇到作文就头疼,勉强写出来也是记流水账,平铺直叙,一件事总是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之后便是空发议论,无病呻吟,读之味同嚼蜡。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好记叙文的根本。

其实,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议论和抒情,且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类文体。其中,叙述是记叙文的骨架,描写是血肉,二者不可偏废。然而,实际教学中常常关注的是记叙的要素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中心是否突出,语言是否优美,少有关注描写是否生动细腻。可以说一味地追求叙事的完整性而不考虑描写的生动性的文章只是没有血肉的皮包骨头,瘦弱干瘪。唯有描写生动细腻才能让文字轻舞飞扬,曼妙多姿。因此,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应加强描写训练。如何实现呢?感知是一把帮助我们打开描写之门的钥匙。

这里需要先明确两个概念:感知和感知训练。所谓感知就是人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世界,因为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口鼻手五种,所以感知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用鼻子闻、用皮肤触,也可以是这几种感官共同觉察到的。感知训练就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干预,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更加敏锐,形成运用眼、耳、口、鼻、手五官感知世界的习惯。因此,感知训练,不仅可以拓宽描写的角度,而且能丰富描写的内容。

一、感知训练,让细节更加细腻

叙述一件事会考虑起因、经过和结果,一段故事的展开会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叙述的过程总会有点有面,犹如观景,走马观花看的是轮廓,如果哪处景物特别有吸引力,便会停下来细细观赏,就叫定点观察。这个点在文章中就是细节,它可以是文章中的一个重要的情节,也可以是情节发展的铺垫,或者是人物独特的身体心理感受,等等。抓住一个关键点进行细致描绘,会让文章更有吸引力。而感知是从五个角度训练我们对事物发微的能力,不仅能够拓宽我们观察的角度,而且能够让我们观察得更加细致,让我们的眼光更加敏锐,因此感知练就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望父买橘”的这一处细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抓住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外貌和动作,对其进行细致的描绘:外貌是“黑布小帽” “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黑色的着装与上文家中丧事相照应,又暗示家境的惨淡和父亲的颓唐;动作是“蹒跚” “探身” “穿” “爬” “攀” “缩” “倾”等,极力突出父亲爬月台动作的艰难。可是父亲还是甘愿去做,似乎从没考虑自己,惟其如此,才能突出离别时父亲再一次尽到他做父亲的责任,才能深刻表现父亲的爱子情深,才能让人感动。正是因为作者对父亲外貌、动作的细腻描述,也才有了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一段文字也显示了朱自清先生敏锐独到的观察能力。

再如学生作文《人生的滋味》中写“苦”的一处细节:

在烈日下站军姿是最让人难忘的,只感觉汗水像趵突泉的泉水一样不断向外涌出。一滴滴小水珠在脸上聚集,密密的,形成一颗颗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过脸庞,痒痒的,但也不能去挠;又从鼻尖滑落到唇边,一滴、两滴,钻进嘴里,咸咸的,也只能偷偷地抿抿嘴。身上的汗水也在排队,有几滴从胸前滑过,所经之地奇痒难耐,犹如一只只小虫子先后爬过一样。我顺手挠了一下,谁知立刻就被教官抓了出来,罚我跑三圈。

这段文字写作者进入初中参加军训时的苦,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苦,而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汗水不断向外涌的触觉、汗珠滚过脸颊痒痒的触觉、汗珠滑过胸前犹如小虫子爬过的奇痒难耐的触觉,还有汗珠钻进嘴里咸咸的味觉等,形象而又细腻地表现出军训时天气的酷热难耐和内心的痛苦难熬,读之令人产生如入蒸笼的感觉。感知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个点,这样的描写都停留在叙事的一个点上,浓墨重彩,响鼓重锤,让文章极富感染力,犹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定格在某一个位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是文章中的一个点,点的深刻大于面的广博,文章中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玩味的亮点,便难以吸引读者的兴趣。俗话说,文学止于质微,能够把最细微、独特的感受表现出来,文字就有了感染力。最好的表达方法便是描写,而感知便为描写提供了多种角度,让描写有了着落。

二、感知训练,让场景更加真实

场景不同于环境,环境多是人物活动的客观的静态的画面,场景是人、事、物、景在特定情境下的活动画面。因此场景既需要叙述,更离不开描写。唯有描写细致入微,方能显得真实感人。例如鲁迅先生笔下脍炙人口的文字: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两句话是深深印在作者脑海里的一个记忆中的画面:月夜刺猹。第一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海边乡村月夜图,是静态的环境描写;第二句描述了少年刺猹的过程,两句话共同描绘了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的动态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对比鲜明的色彩:天空是深蓝的,圆月是金黄的,西瓜是碧绿的,项圈是银色的,由此勾勒出一幅优美的令人向往的乡村景色,这是视觉感知的敏锐带来的效果;还有矫捷灵活的动作:“捏”“刺”两个动词写闰土刺猹时的迅捷有力,“扭”“逃”又写出猹的狡猾灵活,人与物的动作的相对相依突出了少年闰土活泼矫健、勇敢机智的形象。正是缘于感知的准确才能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而这又让想象中的画面惟妙惟肖。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眼睛观察世界,写出来的作文是“视觉作文”,而感知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眼光更加敏锐,还可以让我们自觉地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世界,这样的世界在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如学生作文《我们一起品味过的荷香》一文,作者主要描述了三个场面:品尝奶奶做的荷花糕,品玩奶奶缝制的荷花香包,品味奶奶酿制的荷花酒。通过这三个场景来点明“我们一起品味过的荷香”这一题目,表达对奶奶的怀念之情。其中第一个场景如下:

夏天,荷花刚刚开放,奶奶便摘下几朵最香的,顺带掐过两片刚出水的嫩绿的荷叶,放在家里唯一的一个青花瓷碗中,粉的,白的,绿的,渗透着诱人的气息。然后用刀切成细丝,再用杵把它们一一碾碎,还未成泥,荷花荷叶特有的清香早已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里弥漫开来。之后奶奶便用各种杂粮和面,调味,加入荷花泥,撒上青丝红丝,最后放入蒸笼里蒸熟。这便是奶奶的手艺一绝——荷花糕。

荷花糕出锅了!我总是迫不及待,拿着烫手的荷花糕从左手换到右手,再从右手换到左手,不停地用嘴吹气,没等热气散尽便已经滚到肚里了,唯有荷花的清香萦绕在舌尖齿边。奶奶让我端着几块去让邻居家的几个小伙伴尝尝。几个小孩子总是小心翼翼地捧着荷花糕小口小口地细细品味,生怕吃得太快就尝不出其中的滋味了。这时,我们总是比谁吃得慢。吃到最后,谁手中还有一小块,便会令人羡慕不已。也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尝到了荷花糕的松软滑过舌尖的甜爽,比之囫囵吞枣更能拨动我的味蕾。

在这个场景中,又有三个连贯的画面:我看奶奶做荷花糕,品味荷香;我迫不及待囫囵吞糕,回味荷香;我和小伙伴小口细尝,品味荷香。其中,作者描述了看到的色彩的明丽:青花瓷碗,嫩绿的荷叶,还有粉色白色的荷花,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意境;也描写了闻到的荷花的特有的清香和尝到的荷花糕的甘甜;还有制作荷花糕的过程和我迫不及待吞吃以及小伙伴们细细品味的情形。多角度的感知和场景的描述,让文章富有生活的情趣,满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感知训练,让语言更加生动

感知训练遵循事物认知的规律,生活中我们认识事物常常先问是什么,再讲像什么。例如,五岁儿子问,爸爸,小苏打是什么?爸爸回答,小苏打是做馒头时常用的一种添加剂,能够让满头更松软。儿子不明白,爸爸接着说,就像我们吃的盐一样。一个“像吃的盐一样”便给了儿子一个清楚的形象。否则他对小苏打还是没有印象。其实作文就是用文字来反映生活。当我们表述是什么还不能说明清楚时,常常用更加形象的表述方法“像什么”来形容,这也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由来。而感知训练最常见的追问形式“是什么”“像什么”就是为了探寻表达的奥秘。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的文字: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一段围绕“妙”字,突出一个“小”字,雪是小雪,松是“矮”松,因为是小雪,才只在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所以一个“顶”字贴切地表现了那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又引出下文的比喻:“好像日本看护妇。”日本护士头上总是戴着—顶精致的白色护士帽。帽子突出在头顶,像“顶”在头上一样,两者的相似点就在“顶”着白帽子上。所以这个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而山坡上写的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正因为下的是小雪,才会出现“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看上去便是“—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色彩。这样的语言如果说还只是描述雪后山坡是什么样的形态的话,那么“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则生动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逼真的生活实感。

又如学生作文《橘子》中的片段:

它的顶端还连着一枝粗壮的橘柄,橘柄分两节,两节都十分的笔直,只是在节点有一些弯曲,像是汉字笔画中的撇折,写得那么自然流畅。在弯曲而又笔直的橘柄上还挂着一片墨绿色的叶子,这叶不如柳叶那样细长,也不似梧桐叶那样厚大,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与那一撇一折相映衬,岂不就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字)?还穿着绿色的衣服呢!

这段文字准确地描绘了一个带着一片叶子的橘柄的形象。作者先描绘了两节只在节点处有一些弯曲的挺直的柄,再用一个比喻“像是汉字笔画中的撇折,写得那么自然流畅”,在橘柄的形状与汉字笔画中的撇折的形象中找到了相似点,生动地描绘了这两节相连的弯曲又笔直的橘柄的形象,语言鲜活,富有表现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把橘柄上挂着的一片叶子与一撇一折相映衬的形象比作“一个美丽的女子(字),还穿着绿色的衣服”,既有比喻又有谐音,还有拟人,真是一箭三雕,让语言显得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总之,感知开拓了描写的角度,丰富了描写的内容。它能够让细节更加细腻,让场景更显真实,让语言更有魅力。只有描写细腻、真实、生动了,才能让文章语言更加鲜活,惟妙惟肖,才能让笔下的内容更加真实,活灵活现;才能让文章的情感更加真挚,富有感染力。这样,读者读起来便会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

猜你喜欢

记叙文荷花文章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