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2016-04-25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变化趋势消费结构农村居民

马 会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沈阳 11012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马会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沈阳11012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各种食品人均消费支出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不同消费支出的增速并不一样。并且,总体来看,与城镇居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衣着支出、其他支出差距超过4倍,交通通信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差距超过3倍,食品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居住支出差距相对较小。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各种食品人均消费支出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不同阶段增速不同,不同消费支出的增速并不一样。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食品消费支出

1978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由1978年的78.6元增加到2013年的2495.5元,35年间增长了31.75倍,年均增长率为10.67%,多数年份的波动区间基本上在10%—20%区间内。详见图1。可以看出,1994年和1995年这两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

图1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

消费支出受高通货膨胀率影响上升最快,1998年—2000年这三年是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2004年以来相对较为平稳。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水平明显偏低,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为6311.9元,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2.5倍,1990二者相差是2倍,可见,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是较低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在这35年里经历了由“绝对贫困状态——温饱状态——小康水平——富裕”的变化,相应的食品消费支出也经历了由以粗粮为主到以细粮为主,由以粮食为主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以1978年为例,粮食人均消费247.8千克,其中粗粮(125.3千克)消费超过细粮(122.5千克);蔬菜消费141.5千克;食用油2.0千克,其中植物油1.3千克,动物油0.7千克;猪牛羊肉合计5.8千克,其中猪肉5.2千克,牛羊肉0.6千克;禽类0.3千克;禽蛋及制品0.8千克;水产品0.8千克;食糖0.7千克;酒1.2千克。下表选择了1985年、1994年、2003年和2012年四个时间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粮食消费呈现下降趋势,精粮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蔬菜消费一直呈现下降趋势;食用油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且以植物油消费增长为主;猪牛羊肉消费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牛羊肉消费增长了3倍多;禽类消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增长了15倍;禽蛋及制品和水产品也一直呈现出较快消费增长态势,增长了7倍;食糖消费增长有限,酒消费增长较大。总体来看,中国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明显得到了改善,由吃“饱”向吃“好”转变,高蛋白、高价值、高营养食品消费日益成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主体。

表1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统计表

单位:千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69-270页,11-3农村居民主要食品消费量。

二、衣着消费支出

1978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由1978年的14.7元增加到2013年的438.3元,35年间增长了29.82倍,年均增长率为10.58%,基本与食品消费支出持平,但波动区间与食品消费支出相比,明显幅度更大,多数年份的波动在0—20%区间。详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35年中,超过20%的有5年,10%—20%的有11年,0—10%的有16年,负值的有3年。2004年以来多数年份较为平稳。

图2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水平更是明显偏低,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为1902元,是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的4.3倍。可见,与食品消费支出相比,中国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更大。

三、居住消费支出

1978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由1978年的12元增加到2013年的1233.6元,35年间增长了102.80倍,年均增长率为14.69%。可见,居住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较食品消费支出和衣着消费支出增长更快、更大。详见图3。

图3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

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略低,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1745.1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的1.4倍,近些年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还是很明显的。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8.1平方米,到2012年提高到37.1平方米,34年间增长了4.58倍。详见下表。如果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和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两个变量,我们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相关系数高达90.30%,说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的增加直接决定着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同样,可以看出,1980年和198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上升最快,超过了40%,这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长期受到抑制集中暴发的结果。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在这两年增加值也较大,1980年和1981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1平方米和0.8平方米。

表2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变化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58页,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住房情况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1980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很快,由1980年的4.1元增加到2013年的387.1元,33年间增长了94.41倍,年均增长率为16.43%,详见图4。同时可以看出,2004年以前,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很不稳定,如1982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较前一年增长了5.2元,增长率高达123.81%。2004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率比较平稳。

下表列出了部分年份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抽油烟机、吸尘器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日益提高,且升级换代明显,洗衣机、电冰箱等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日渐普及。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对家用电器消费更注重品牌化、功能化和节能环保;二是家庭设备的舒适度越来越受到追捧,农村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日用品消费更加追求方便实用;三是家庭服务正逐步走进农村居民家庭。

图4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变化

表3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82页,11-13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61页,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

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还是很低的。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15.1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3.1倍。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空调每百户平均拥有67.2台,而城镇居民家庭空调每百户平均拥有98台;农村居民家庭电冰箱每百户平均拥有67.3台,而城镇居民家庭电冰箱每百户平均拥有98.5台;农村居民家庭洗衣机每百户平均拥有25.4台,而城镇居民家庭洗衣机每百户平均拥有25.4台。

五、交通通信消费支出

1980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持续增长,由1978年的0.6元增加到2013年的796元,33年间增长了1326.67倍,年均增长率为33.85%,详见图5。可以看出,1991年之前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长不稳定,如1983年以前一直停滞不前,为0.6元,1983年迅速增加到3.6元,导致当前增长率高达500%,1984年、1989年、1990年这三年增长率为负。但1991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持续增长较为平稳。

图5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的变化

下表列出了部分年份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交通通信工具拥有量。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摩托车、移动电话等主要交通通信工具拥有量日益提高,且升级换代明显,如自行车逐渐被摩托车取代,摩托车平均每百个农村居民家庭拥有量达到62.2辆,且富裕家庭已升级换代了家用汽车;固定电话也有逐渐被移动电话取代的趋势,移动电话平均每百个农村居民家庭拥有量达到197.8部。

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也是差距较大。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736.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的3.4倍。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摩托车已经在被家用汽车取代,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拥有家用汽车21.5台;城镇居民家庭移动电话略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为212.6部,而且城镇居民使用的手机的平均质量和价格也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表4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交通通信工具拥有量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82页,11-13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61页,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

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1980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13年的486元,33年间增长了58.55倍,年均增长率为14.33%,详见图6。可以看出,1997年以前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波动很大,如1982年、1983年下降幅度接近1/4,1984年、1985年增速在1/2左右。但1997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趋于平稳,多数年份在10%左右。

图6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变化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工具也呈现出升级趋势,如黑白电视机逐渐被彩色电视机取代,2012年彩色电视机平均每百个农村居民家庭拥有量达到117台,已经接近城镇居民家庭拥有量;农村居民家庭计算机每百户平均拥有21.4台;照相机数量也有增长,但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手机对照相机功能替代所致。

与城镇居民相比,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差距是最大的。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294元,是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的4.7倍。从表2.8中可以看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品拥有量相比,中国农村居民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每百户平均拥有87台,照相机为46.4部,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家庭。

表5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82页,11-13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61页,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

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1980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由1980年的3.4元增加到2013年的614.2元,33年间增长了180.65倍,年均增长率为17.55%,详见图7。同样可以看出,1997年以前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波动很大,如1983年下降了6.38%,1985年增速高达54%,这是历史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但是,1997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除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外,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图7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变化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时下,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改变,加之农民的身体素质与农民的生产能力紧密相连,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关注身体健康,无病防病、有病及时就医。保健用器具及药品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定期健康检查、看病就医等健康投资迅速增加。此外,新农合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使得农村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到医院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加。同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设备趋于高档化,在就医过程中,部分居民存在趋好心理,甘愿选择专家名医和购买收费高、见效快的药物,致使家庭医疗保健费用攀升。

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是明显不足的。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118.3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1.8倍。

八、其他消费支出

其他消费支出包括化妆品、金银珠宝饰品等商品

支出及旅店住宿费、洗澡费、照相费、殡硷费等服务支出。1980年—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其他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由1980年的3.2元增加到2013年的174.9元,33年间增长了54.66倍,年均增长率为16.22%,详见图8。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该项支出增长较为平稳。

图8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其他消费支出的变化

与城镇居民相比,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其他消费支出差距也是较大的。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其他消费支出699.4元,正好是农村居民人均其他消费支出的4倍。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差距由大到小依次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4.7倍)、衣着支出(4.3倍)、其他支出(4倍)、交通通信支出(3.4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1倍)、食品支出(2.5倍)、医疗保健支出(1.8倍)、居住支出(1.4倍)。同时可以看出,相对来说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差距较小,如吃、住、医,而比较注意质量的奢侈品差距较大,如娱乐、服装、化装品、金银珠宝饰品、交通等。

参考文献:

[1]刘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基于西方消费理论的实证检验[J].中国发展,2011,(3).

[2]吴云勇.“十二五”期间中国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选择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黄泰岩,崔万田.经济增长转型中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J].求是,2006,(7).

[4]崔海燕.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责任编辑:支建强]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2-0135-05

[作者简介]马会(1976—),女,辽宁锦州人,博士,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十三五’期间农民农地权利配置的机理、路径及对策研究”(15BJY081)、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府视角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L14AJY004)和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区域经济学”(WT20140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12-20

猜你喜欢

变化趋势消费结构农村居民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昆明地区降水、气温及极端天气的
南京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