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问题研究

2016-04-25蔡玲玲

学习月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中国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蔡玲玲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上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同中国的本土信仰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民的政治观念和民主思想的变化都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进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因素进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育,在最大程度上规避新媒体传播的消极因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重要方面。

一、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问题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必要性研究

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在于实事求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活力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要想获得时代性的发展,就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以鲜活的形式加入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也只有在中国化的实践之中得到考验与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引导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新时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之中,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而马克思主义正是经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持。尤其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交融显得越来越重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信仰、西方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中国的民族信仰和民族身份认同,是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平台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一些机遇。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通过新媒体平台,马克思主义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巩固。新媒体的特点就是传播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群体广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更加坚定,对共产主义信仰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新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立体信息呈现的优势,使整个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增加了教育的可看性”。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会议、读本等方式,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发展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掌握最新动态,能够更全面和更立体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来说,借助新媒体的便捷和实效性,能够快速达到宣传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也面临不小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市场经济、西方的民主政治、人权、自由意识在世界广泛流行,价值多元论也借助新媒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进行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由此导致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怀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给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了“精神污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信仰作为精神之钙,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食粮。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各种思潮也飞速传播,人们的思想信念在网络之间游走,很容易接收到错误思潮,塑造错误的信仰。

二、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路径选择

(一)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成果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才能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说服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宝贵的理论财富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正确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告别上个世纪的屈辱史,迎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纪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功不可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任何情况下都要根据具体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订一套符合中国实情的方针政策。在具体工作中,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得以蓬勃发展,这些成果的宣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人们生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吸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精神,获取中国本土文化的精神养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应该借助新媒体的受众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同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可以说是共产主义信仰,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理想可以是远大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亦是如此,因此,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信仰的观点是不对的。事实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表现,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宣传。在这些宣传之中,关键是要抓住马克思主义与人们生活的契合点,把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实到具体生活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接收。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内核,也是蕴含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基因中的必要坚持。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软件应用,在微信公众号上推进“学‘习’教育”、“学马教育”,通过实实在在的读本解析和讲话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借助耳濡目染的教育,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努力克服新媒体中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多元价值观的发展与传播,网络媒体上到处可见关于信仰的文化传播,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包括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价值中立的论断也层出不穷,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极大的冲击。对于错误思潮还是应该有合理的判断,采取抵制的态度,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平时接触这方面的信息较多,缺乏信息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而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的态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封建落后的愚昧思想,加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对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广大农民来说,看书看报的可能性极小,接触电视、网络的机率较大,很多农民通过收音机、手机了解新闻资讯,这是新媒体的重要切入点。农民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很多时候,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在他们心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会把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现实动力。新媒体视阈下,就是要致力于加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认识,正确认识充斥在网络上的各种思潮,积极克服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

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就必须结合中国大众的信仰实际,了解人们对信仰的理解和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扎根发芽。新媒体环境下,对人们的信仰情况调查也不难完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广泛宣传也不难,其问题主要在于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要贴合民众的信仰需求。没有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难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信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若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培育民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扬长避短,必然利大于弊。

猜你喜欢

中国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