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中长期我国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2016-04-25车利明

中国煤炭 2016年3期
关键词:供应预测产量

车利明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6)



未来中长期我国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车利明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6)

摘 要以大量详实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当前煤矿数量及产能状况,研究了当前煤炭生产现状及进口煤炭的供应特点,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面临的供给形势,在判断未来中长期国内煤炭产能产量及进口煤供应的基础上,对中长期全国煤炭供应能力给出了详细的预测,并给出了相关预测结果。

关键词煤炭产能 产量 供应 预测

Prediction of Chinese coal supply ability in mid-long term in the future

Che Liming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Group Co.,Ltd.,Taiyuan,Shanxi 030006,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detailed data,analyzes the current coal quantity and capacity,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coal production and import of coal supply characteristics,analysis the situation of coal supply in China in-depth,judges the domestic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import coal supply in mid-long term in the future,on the basis of which,gives detailed projections,and gives the relevant forecast results.

Key words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production,supply,prediction

1 我国煤矿数量及产能分析

截至2015年底,全国当前共有煤矿10764座,其中,601座新建矿井,3002个技改矿井,另外尚有2015个许可证待注销煤矿,分别占全国煤矿总数的64.6%、5.6%、27.9%.全国矿井总设计产能和单井产能分别为53.59亿t/a和49.78万t/a.总体来看,我国煤矿数量在持续下降,以高产高效为特征的特大型先进现代化煤矿数量比重在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底我国煤矿数量及产能情况表1.

1.1按区域分

全国1万多座煤矿中,京津冀地区202座,占总数的1.9%,设计产能及平均单井产能为1.1亿 t/a、56.7万t/a;晋陕蒙地区2183座,占总数的20.28%,设计产能及平均单井产能分别为30.2亿t/a、138.5万t/a;东北地区1300座,占总数的12.08%,设计产能及平均单井产能分别为2.65亿t/a、20.4万t/a;华东地区1083座,占总数的10.06%,设计产能及平均单井产能分别为4.18亿t/a、38.6万t/a;中南地区1573座,占总数的14.61%,设计产能及平均单井产能分别为3.15亿t/a、20万t/a;西南地区3690座,占总数的34.28%,设计产能及平均单井产能分别为5.97亿t/a、16.2万t/a;新甘宁青地区733座,占总数的6.8%,设计产能及平均单井产能分别为6.26 亿t/a、85.4万t/a.图1为截至2015年底全国分区域产能及煤矿数量.

总体来看,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地区,该区域煤炭总产能高达30亿t/a,其中山西及蒙西产能分别为14.17亿t/a、9.53亿t/a,陕西相对较少,为6.52亿t/a.

1.2按井型分

大型煤矿主要分布于“三西”及新疆地区,总设计产能32.77亿t/a,煤矿数量1070座,平均单井产能306.28万t/a.

中型煤矿主要分布于山西、内蒙古及河南等地区,总计产能12.18亿t/a,煤矿数量1789座,平均单井产能68.06万t/a.

小型煤矿主要分布于东北、湖南、湖北、云、贵、川等地区,总设计产能8.64亿t/a,煤矿数量7905座,平均单井产能10.93万t/a.

近年10年来,我国煤矿在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大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力度,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全国煤矿数量由2001年的3万多处,大幅减少到2015年的1万处,其中,已投产千万吨及特大型矿井数量50处、产量6.3亿t,在建千万吨级煤矿18处、设计产能3.1亿t.但总体来看,小型矿井的数量仍然占比过大,预计未来中长期会继续加大对落后产能及小型矿井的淘汰处理.

2 我国煤炭生产及进口供应

2.1煤炭生产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煤炭供需格局严重失衡,煤炭库存居高不下.截至2014年底,全国煤炭企业库存总量近1亿t;重点发电企业存煤及主要发运港口煤炭库存持续增长.主产省区中,2014年山西、陕西及内蒙古总产量23.96亿t,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8%左右,其中,山西省煤炭产量9.77亿t,同比增长1.47%;内蒙古产量9.08亿t,同比下降11.9%;陕西省产量5.11亿t,同比增长3.63%.另外,山东省煤炭产量1.48亿t,同比下降1.9%;河南省煤炭产量1.35亿t,同比下降11.8%.表2为2002年、2014年全国主要产煤省区煤炭产量变化统计.

表2 2002年、2014年全国煤炭生产主要省区产量变化 亿t

2.2进口煤炭供应形势

2.2.1近年来煤炭进口量趋于缓慢下降

2014年,全国煤炭进口量为2.91亿t,同比下降10.95%,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全行业亏损现象严重,伴随几轮煤价下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煤价差距缩小,国外进口煤炭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故而煤炭进口贸易量出现下降;二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对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费出现明显下滑.表3为2015年1-6月我国煤炭进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情况.

表3 2015年1-6月我国煤炭进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情况

2.2.2我国将有可能再次成为煤炭出口大国

短期内,受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价大幅下滑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量将出现持续下降.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内煤炭产能结构的调整及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煤炭生产成本趋于下降,国外煤炭价格优势将逐步消失,尤其是中国“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国际间煤炭等能源贸易将呈上升趋势,诸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会使印尼、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转向印度市场,甚至我国国内煤炭将由净进口国再次转为出口国.

3 我国煤炭供给形势分析

3.1供需关系将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生产供应积极性

从国内来看,“十三五”期间,煤炭企业减产停产的现象仍将持续,中长期看,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及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煤炭供需关系将逐步趋于平衡.

从国际市场来看,一方面,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一带一路”初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来说,离不开能源支撑.煤炭作为中国的基础能源,从价格和战略上来看,都是“一带一路”的能源首选.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国际间能源贸易往来将产生巨大空间.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15年内,印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占印度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持续上升,预计2020年将达到47%,2035年将进一步达到53%左右,但印度的煤炭生产及供应能力远不能支撑这一需求,从国外进口大量相对廉价的煤炭能源将成为印度的首选.由此预计,国外煤炭市场的缺口将可能刺激我国煤炭企业将目标市场转向国外.

3.2新一轮兼并重组将利于提升煤炭生产供应的市场适应性

当前煤炭行业发展严重低迷的形势将促成新一轮兼并重组浪潮,预计“十三五”及“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煤炭企业再次兼并重组的核心机遇期.煤炭生产大省已纷纷开始着手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如内蒙古自治区今年已率先出台了《关于支持煤炭转化企业与煤炭生产企业重组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57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要求,尤其是鼓励有能力的煤炭下游企业抓住机遇整合煤炭产业.通过二次兼并重组,煤炭产业集中度必将进一步得到大幅提升,既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也更将提高煤炭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煤炭市场供需格局趋于平衡稳定方向发展.

3.3节能环保与能源革命促进煤炭生产供应的转型升级

受煤炭消费控制、限制超能力生产的政策落实以及煤炭产业作为资源开发型行业所受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日趋明显的多种因素影响.从国家层面来看,环境生态脆弱区的煤炭项目将不再予以批准,已批复的煤炭项目,当生态环保开采成本高过高时会降低煤炭生产积极性,间接抑制煤炭产量.从煤炭企业自身来看,面对能源革命的浪潮,煤炭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重视清洁能源供应的力度会不断提升,具体将会体现在煤炭洗选比例大幅提升,符合环保要求的商品煤供应量加大,可以预见未来煤炭作为终端能源产品的比重会持续下降.

4 中长期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4.1国内煤炭产能预测

据行业统计数据分析,2014年末,全国煤矿总产能约53亿t,其中生产煤矿实际能力约43亿t,全国在建煤矿能力约10亿t.生产煤矿产能中除证载能力(登记能力)近33亿t,约10亿t能力属违规能力(未批先建、未核准的能力);在建煤矿产能已核准的能力近4亿t,约6亿t属违规能力(包括未批先建、批小建大的能力).

此外,存在大量落后产能.全国30万t/a及以下小型煤矿近7900处,产能近8.64亿t/a左右,规模在9万t/a以下的煤矿5000多处,产能近3亿t/a.多数小煤矿是落后产能,一方面,政策层面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另一方面,市场力量迫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随着西煤东运新通道的陆续投产,两湖一江、川渝、东北等省区的落后产能将进一步受到挤压,预计在2020年前,规模在9万t/a以下煤矿基本退出市场.2030年前,规模在30万t/a以下的煤矿基本退出市场.

基于前文对我国中长期煤炭供给形势的分析,结合当前煤炭产能现状,预测到2050年之前,大中型煤矿平均每年衰老报废2000万t/a产能,同时,2020年前每年平均淘汰落后产能5000万t/a,2020-2030年,每年平均淘汰落后产能5600万t/ a;新增产能方面,当前在建煤矿能力约10亿t/a,按照正常情况,3年后基本投产,但考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部分在建煤矿可能延期投产,预计2025年前在建煤矿年均新增产能1亿t/a.

综合考虑以上多种因素,预测2020年、2025年、2030年国内煤炭产能分别为44.8亿t/a、44.5亿t/a、40.7亿t/a.2040年国内煤炭产能下降为39.7亿t/a,到2050年进一步下降为37.7亿t/a.逐年预测结果详见表4.

表4 2015-2050年全国煤炭产能预测 亿t/a

4.2煤炭净进口量预测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20年前我国煤炭净进口量将维持在2亿t/a左右.一是国外主要进口国煤炭产能已形成,部分国家煤炭产能过剩已经凸显;二是国外煤炭成本优势较大,加之海运费相对便宜;三是国家宏观政策原因,我国对于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煤炭资源的基本政策并未改变.

2020年之后,预计煤炭进口量将开始大幅下降,到2025年下降到1亿t左右,2030年前后,我国最终将再次成为煤炭出口国.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稳步推进,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下降到62%以内,则2020年之后,国内煤炭需求将逐步放缓,同时随着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及煤炭运输通道、特高压煤电输送通道的建成,国外煤炭价格优势将彻底消失.另外,“一带一路”的战略举措将带来国际能源贸易机遇,印度等一批发展中国家对煤炭的强烈需求将刺激我国煤炭转向出口贸易.中长期煤炭进口量及供应量预测结果详见表5.

表5 2015-2050年全国煤炭进口量及供应量预测

4.3全国煤炭供应预测

根据以上分析及测算结果,引入煤炭产能利用系数,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2040年及2050年国内煤炭产量分别达到36.81亿t、44.8亿t、44.5亿t、40.7亿t、39.7亿t及37.7 亿t;按照原煤与商品煤折算系数0.95计算,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2040年及2050年国内商品煤产量分别达到34.96亿t、42.56亿t、42.28亿t、38.67亿t、37.72亿t及35.82亿t;考虑净进口煤炭量,则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2040年及2050年年全国商品煤供应量分别为36.96亿t、44.56亿t、43.28亿t、38.67亿t、37.72亿t及35.82亿t.

参考文献:

[1]周大地,韩文科主编.2003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郝鹏梅.中国煤炭产业中长期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煤炭,2012(8)

[3]孙忠林.煤矿安全生产预测模型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

[4]冯雨,李学刚,丁文芬.煤炭进口对沿海地区煤炭市场的影响[J].中国煤炭,2011(7)

[5]杨玉峰.2010年全球煤炭市场形势及2011年展望[J].中国能源,2010(10)

[6]李彤.中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责任编辑 张大鹏)

作者简介:车利明(1986-),男,山西吕梁人,工程师,现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软岩采掘装备分院,从事煤炭开采技术及煤机设备研发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D-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供应预测产量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