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生态敏感区环保措施体系研究——以玉磨铁路穿越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16-04-22吴展波郑光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2期
关键词:环保措施铁路

吴展波 郑光玉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



铁路生态敏感区环保措施体系研究
——以玉磨铁路穿越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吴展波郑光玉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摘要】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经过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由线路方案比选、工程优化设计、工程防护措施及管理要求等环境保护措施体系。

【关键词】生态敏感区;铁路;环保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划定了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等国家和省级层面禁止开发区域[1]。截止2014年,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已达到428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4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国家地质公园240处,国家森林公园460处。

我国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3万余公里,投资累计达到3.47万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建设新线2.3万公里,投资约2.8万亿元。铁路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受地质条件、技术标准、经济发展要求、功能定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完全绕避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在铁路穿越生态敏感区时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尤为重要,本文以玉磨铁路穿越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从线路方案比选、工程优化设计、工程防护措施及环境管理要求方面提出了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体系。

1概况

西双版纳国家级保护区地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由地域上相近而又不相连的勐养、曼稿、勐仑、勐腊、尚勇五个子保护区组成。保护区总面积为242510hm2,占全州总面积的12.68%,是保护具有东南亚北缘特色的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望天树、亚洲象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为目的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超大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其主要保护对象亚洲象主要分布在该自然保护区勐养、勐腊及尚勇三个子保护区内,其中勐养子保护区100~120头、勐腊子保护区30~36头、尚勇子保护区60~80头[3]。亚洲象主要栖息于海拔1300m以下气温较高、空气湿润、靠近水源、植被生长茂密的热带森林,尤其是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缓坡、竹林地带[4],亚洲象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行为[5]。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区,途经玉溪市、普洱市及西双版纳州,经磨憨口岸至中(国)老(挝)边境,是泛亚铁路中通道(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组成部分,新建线路516km,速度目标值为160km/h,建设工期6年。工程对沿线经济发展,加强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6]。工程穿越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观测资料,经常会在铁路经过附近区域活动的象群有3群,加上4头独象,种群数量在32~34头之间,共有迁移通道12条。

工程对亚洲象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地面出露段占地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面积减少;施工过程中爆破和大型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震动,列车运行产生噪声、振动及机车灯光照射等可能对附近的亚洲象产生惊吓、干扰。另外若大象误入铁路区域,对其产生伤害及影响行车安全;铁路出路地表段若涉及亚洲象迁移通道,将对亚洲象产生一定的阻隔影响,以思小高速公路为例,该高速公路2006年4月通车,双向4车道全线封闭,南北贯穿勐养子保护区,有18km穿过保护区试验区,即从亚洲象东西迁移的路线上穿过。2006-2012年,思小高速公路及其附近活动的事件共有5起,包括3起横穿高速公路和2起在野象谷隧道附近活动,思小高速公路对亚洲象迁移有阻碍作用,导致附近村寨的亚洲象越来越多,破坏村民的农作物和损坏建筑物,人象冲突加剧。思小高速共修建了 28条连接东西两侧生境的亚洲象通道,但亚洲象多集中使用原有的迁移通道,对预留的其他通道利用率极低[7]。

玉磨铁路设计过程中,按照环保要求,提出了线路方案比选、工程优化设计、工程防护措施及环境管理要求。

2线路方案比选

铁路设计过程中,重视环保选线和优化工程形式,是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及其迁移通道的主要策略[8]。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片区区位于普洱市至景洪市之间,保护区东西宽120km,南北长20km,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范围进行绕避,分布研究了从东侧和西侧绕避自然保护区的线路方案。

东侧绕避方案经普文、石墨、孟仑至关累,线路长约143km。该方案站位距离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城区的公路距离约80km,不方便运输,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有限,不符合本工程功能要求。

西侧绕避方案经勐海至西双版纳景洪市、橄榄坝至关累,线路长度204km,西侧绕避方案通过了澜沧~勐海高温水热活动带,线路两侧温泉、热泉出露众多,泉口温度37~70℃,深埋长大隧道受地热危害极大,地质条件不可行。

东侧及西侧绕避方案均存在重大的制约因素,工程需从自然保护区内穿越。穿越保护区方案沿思小高速公路G8511和国道213,利用既有的交通走廊带,穿越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子片区实验区14km后至西双版纳景洪市、橄榄坝至关累,线路长度173km。

图1 玉磨铁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段方案比选示意图

3优化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应满足自然保护区法律要求,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尽量以隧道形式穿越保护区实验区,减少地面出露;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对象的影响。

线路方案穿越勐养子保护区实验区,设计最初在保护区实验区地表出露段有空格中桥(长40m)和勐养隧道进口,地表为地表植被热带雨林,分布有野生保护植物千果榄仁和大叶木兰,另外,空格六队中桥位置不是亚洲象通道所在地,但需要新修建的施工便道施与亚洲象通道有交叉,对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较大。工优化设计按照环保要求取消了地表出露段,将勐养隧道标高降低,由原来的11km延长至13km,以全隧道形式穿越保护区,取消了穿越迁移通道的施工便道。

勐养隧道2号斜井及施工便道位于保护区内实验区且距离亚洲象通道分布密集区域野象谷只有60m。优化设计按照环保要求取消了勐养隧道2号斜井,改为由出口段设置平导。

图2 玉磨铁路与勐养子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

4工程防护措施

铁路工程出露地表段采用乡土植物物种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区附近区域的铁路工程出露地表段设置遮光声屏障,降低列车噪声和减少灯光对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影响,共设置声屏障610m;针对大象可能误入铁路区域,对其产生伤害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风险,环保要求设计对保护区附近的路隧道进出口、路桥连接处、桥墩设置防护栅栏,达到将亚洲象与铁路隔离的目的,共设置亚洲象通道防护栅栏1718m。

表1 工程防护措施

5施工组织及管理

优化临时工程设置,不在保护区内设置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规范施工队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野生动物、破坏植被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恶意驱赶行为。控制隧道爆破,严格划定施工界限,在施工线路设施醒目提示标志,文明行车,禁止喧哗、禁止鸣笛。

施工避开亚洲象活动时间,为避免施工期人象遭遇,确定最佳施工时间、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加强监测,施工期与林业部门及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亚洲象活动的监测,编制应急预案。

6结论与讨论

玉磨铁路设计中,环保要求设计进行方案比选,在线路难以绕避亚洲象分布区的情况下,优化线路方案,避开亚洲象主要栖息活动区域,地表出露段不涉及亚洲象既有迁移通道,采取延长隧道减少地表出露,调整隧道斜井位置,以桥代路等优化工程形式,从源头上控制了对亚洲象及其迁移通道的影响,同时采取声屏障、钢筋围栏等工程防护措施,优化施工组织,不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临时工程,施工期加强管理等,进一步减少工程建设及运营对亚洲象的影响,形成了包括进行线路方案比选,开展工程设计优化,采取工程防护措施,提出管理要求等全过程的生态敏感区内的铁路环保措施体系。

铁路工程经过生态敏感区,应进行方案比选,首先考虑避让,结合地形地质、工程技术、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比选,最终选择技术可行,满足功能定位要求,环境影响小的线路方案。穿越生态敏感区,优先考虑采用隧道通过,尽量减少生态敏感区内的地表出露,出露地表段应尽量采用桥梁形式,从源头上控制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除了桥梁、隧道和路基等主体工程外,隧道斜井横洞、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也要重点考虑。生态敏感区内的工程防护措施要根据生态敏感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习性,分布范围,保护要求等有针对性的采取工程保护措施和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在铁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开展监控,采取应对措施,将工程建设对生态敏感区及其保护对象的影响减小至最低,确保建设成绿色环保的“生态铁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杨宇明,唐芳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陈明勇,吴兆录,董永华等.中国亚洲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林柳,金延飞,陈德坤等.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子保护区亚洲象种群和栖息地评价,生态学报[J].2014,34(7):1725-1735.

[5]陈明勇.中国亚洲象保护廊道研究[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4.

[7]何馨成.近50年西双版纳亚洲人象关系演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8]韩鹏,吴展波,郑光玉等.成兰铁路对大熊猫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1):12-16.

Stud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ailway 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YuMo Railway Environment Countermeasures of Xishuangbanna Nature Reserve

WU ZhanboZHENG Guangyu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Chengdu 610031)

Abstract:YuMo railway pass through the Xishuangbanna nature reserve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impacts,countermeasures such as design optimization,protection structures,and management instrument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ffects on it.

Keywords: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railwa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6)02-0074-03

作者简介:吴展波,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铁路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设计工作

引用文献格式:吴展波等.铁路生态敏感区环保措施体系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2):74-76.

猜你喜欢

环保措施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
高速公路建设环保措施研究
97环保法对巴基斯坦管道项目实施的影响分析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土木工程施工的环保措施探析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