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件区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

2016-04-21肖贵玉

关键词:预测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

肖贵玉

(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04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件区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

肖贵玉

(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天津300041)

摘要:目的探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件区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5 年6月在我院经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附件区恶性肿瘤患者90例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验证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卵巢恶性肿瘤虽然病理类型差别较大,但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特征性,诊断符合率高达8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附件区恶性肿瘤的检测诊断符合率较高,十分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附件区恶性肿瘤;预测价值

卵巢、输卵管及部分子宫的病变都是附件区肿瘤的主要来源,卵巢较小且位于盆腔深部,病理组织复杂,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卵巢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手段,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采用各种医学手段提前预测附件区恶性肿瘤,尤其是卵巢恶性肿瘤能把握治疗先机,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死存活,有利于提高病患生存率,意义重大。当前国内外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手段有多种,主要包括超声检查、血肿瘤标志物等,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无创伤、无辐射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卵巢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件区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0年1月~2015 年6月在我院经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为原发性肿瘤,未进行放、化疗,均行手术治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附件区恶性肿瘤患者90例研究对象,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39.2±5.3)岁,其中2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16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25例卵巢转移癌,18例卵巢透明细胞癌,21例输卵管癌。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所有患者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西门子Acuson Sequpia 512型,美国生产),将探头频率设置为2.5~5.0MHz,经腹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机械指数0.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经阴道(或)经腹部扫查。常规二维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包膜、囊性或实性、有无分隔、与周边关系、腹水情况, 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同一机器上由专人检查,观察肿瘤的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肿块血流来源与病灶内部及周边组织,对肿块内的血管进行多点采样, 获得清晰的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 测量其血流动力学指标, 以最低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 RI) 对应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代替肿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保存好图像。

2结果

2.1彩超检查特点从超声表现来看附件恶性种瘤的表现如下:附件区肿块以囊性为主的患者,在囊壁、乳头、光带等处可见点状、条状的彩色血流景象;附件区肿瘤以实性为主的患者能够在肿瘤或包块内能够看到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部分以囊性为主的附件肿瘤或包块内囊壁及囊内分隔、囊内孔头状实性区域的血流灌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为快速高增强,而囊壁及囊内进行灌注的时间也比宫体提前,囊内孔头状实性区域也早于宫体,但表现出可持续性特点,且快速高增强也具有可持续性;另外,囊笔记囊内分割的厚度不均匀、回声强弱参差不齐,而囊内孔头状实性区域的快速高增强也分布不均匀;与此同时,以实性为主的附件区肿瘤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发现肿瘤呈现快速高增强,比子宫肌层增强的时间较早,且能够看到数量众多、体积粗大、形状扭曲的血管进入肿瘤内部,并以紊乱的方向扩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体观察肿瘤内血管可见其灌注肿瘤时以不均匀增强进行,并以宫体及肌瘤良性病变的发生为界,灌注行为的发生早于良性病变的发生,病变后,便以持续性、低增强的状态继续发生灌注,但退出需要持续更长时间。本研究中的恶性肿瘤有67例伴发有盆壁增厚,且该增厚有恶性肿瘤灌注特点。本研究中实性为主的肿瘤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瘤体快速高增强,开始增强时间早于子宫肌层;可见粗大血管进入瘤体内,血管数量多、粗大、扭曲、走向紊乱,以血管为中心造影剂向瘤体灌注呈不均匀性增强;瘤体包膜不清,开始消退时间普遍早于宫体及肌瘤等良性病变,随后呈持续性低增强;完全退出时间长,可持续整个造影过程。本组卵巢恶性肿瘤伴盆壁增厚例,增厚腹膜呈同样于恶性肿瘤的灌注特点。

2.2彩超检查符合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后,附件区恶性肿瘤具体数据为:18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16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23例卵巢转移癌,1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19例输卵管癌、卵巢颗粒细胞瘤3例,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细胞癌、卵巢交界性囊腺瘤、乳腺转移癌各1例。其中79例恶性肿瘤检测结果与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合, 诊断符合率高达88% ,详见表1。

表1 彩超检查符合结果[n/%]

3讨论

女性生殖器的恶性肿瘤以卵巢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最高。目前检查卵巢癌的方法有影像学检查、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腹腔镜检查、以及联合卵巢癌相关的血肿瘤标志物等与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共同检查等方法,但由于卵巢组织病理来源复杂,其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进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是一种可以明确诊断的检查方法,但因属于有创性检查,不能作为筛查的手段。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等。可以提供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灶侵犯周围组织等信息,但缺乏对部分特征性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且有福射。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但费用较高,不适用于妇女的普查。超声检查凭借无创、无福射、价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部分特征性卵巢良性肿瘤(部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等)可直接明确诊断。但因卵巢肿瘤种类繁多,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二维超声表现同病异图、同图异病的情况较多,易发生误诊。彩色多普勒能够提供病灶内部分血流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缺陷在于对于位置较深、低速血流的检出较为困难。

附件恶性肿瘤组与其他恶性脾瘤一样,肿瘤血管趋向无节制的浸润性生长及转移,肿瘤内有大量的新生血管且排列紊乱,常有动、静脉瘘存在,且血管走形不规则,缺乏逐渐变细的特征,脾瘤血管的肌层也不完整,具体来说,这些肿瘤内血管只覆盖一层内皮细胞, 血管壁薄, 缺乏完整的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纤维, 因此血流丰富, 血流的阻力低,存在大量动—静短路,且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容易出现淤滞。这些都为附件恶性肺瘤病理业管的造影摸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超声造影在超声诊断学领域的进步,彩色多普勒因成像因而具有不受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影响、能探测到低速血流、无混叠现象、血流连续性好、信噪比高等优点,其敏感性为普通CDFI的3~5倍,因而对细小低速血流显示更清晰,可在妇科疾病特别是妇科肿瘤的应用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肿块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了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形态学方面的信息。子宫肌瘤的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的特征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层内血流稀少及子宫动脉阻力相对增高是二者鉴别诊断的要点。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流信息的观察,CDFI可见肿瘤内血供丰富,多为搏动性动脉频谱,RI常小于0.4,同时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也降低,结合血、尿HCG检查更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子宫内膜癌按其病灶大小、范围、浸润深度不等,病灶内可出现高速低阻血流。卵巢恶性肿瘤,其实质部分血流丰富,可见搏动性血流,RI常小于0.4。Kurjak等应用TVS-CDFI对卵巢肿瘤根据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流出现的部位(周边、中心、间隔)与分布(无血管型,规则分散型、随机分散型)等提出新的评分系统。其研究认为,位于肿瘤周边呈规则分布、RI>0.4的血流与良性肿瘤相关。位于中心、间隔和乳头状突起呈弥散分布、RI<0.4的血流与恶性肿瘤高度相关。一般认为低阻力血流(RI<0.4,PI<1.0)提示为恶性损害,诊断敏感性97.3%,特异性100%。肿瘤良恶性鉴别率99.4%,较单用灰阶超声诊断率高。恶性肿块无限制生长主要依赖内部各种病理状态的血管生成,包括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微血管密度增加、动静脉瘘、迂曲的血管袢等。这种改变使造影剂大量迅速进入肿块内部。这样彩色多普勒能够提供病灶内部分血流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

卵巢恶性肿瘤虽然病理类型差别较大,但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特征性, 本研究发现,附件区肿块以囊性为主的患者,在囊壁、乳头、光带等处可见点状、条状的彩色血流景象;附件区肿瘤以实性为主的患者能够在肿瘤或包块内能够看到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部分以囊性为主的附件肿瘤或包块内囊壁及囊内分隔、囊内孔头状实性区域的血流灌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为快速高增强,而囊壁及囊内进行灌注的时间也比宫体提前,囊内孔头状实性区域也早于宫体,但表现出可持续性特点,且快速高增强也具有可持续性;另外,囊笔记囊内分割的厚度不均匀、回声强弱参差不齐,而囊内孔头状实性区域的快速高增强也分布不均匀;与此同时,以实性为主的附件区肿瘤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发现肿瘤呈现快速高增强,比子宫肌层增强的时间较早,且能够看到数量众多、体积粗大、形状扭曲的血管进入肿瘤内部,并以紊乱的方向扩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体观察肿瘤内血管可见其灌注肿瘤时以不均匀增强进行,并以宫体及肌瘤良性病变的发生为界,灌注行为的发生早于良性病变的发生,病变后,便以持续性、低增强的状态继续发生灌注,但退出需要持续更长时间。且90例附件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高达88%。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附件区恶性肿瘤的检测诊断符合率较高,十分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媛艺,岑光力.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04-107.

[2]李忠举.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46-47.

[3]张瑛苹,白梅.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6(04):224-226.

[4]蒋红英.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输卵管结核与附件恶性肿瘤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32.

[5]丁晶晶. 超声造影在鉴别附件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D].青岛大学,2014:45.

(收稿日期2015-11-20)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2.024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2-0176-03

*作者简介:肖贵玉(1976—),女,四川蒲江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影像工作。

猜你喜欢

预测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
V5对胸部肿瘤放化疗急性肺损伤的预测价值探讨
血清HBsAg的研究概述
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椎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研究
探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预测价值
脑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前脑钠肽对房颤消融术效果的预测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