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最精彩的瞬间

2016-04-21杨霄浙中新报浙江义乌322000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张磊摄影记者细节

□杨霄(浙中新报,浙江 义乌 322000)



留住最精彩的瞬间

□杨霄
(浙中新报,浙江义乌322000)

近期,阅读了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瞬间精华》一书,书中展示了1988~2008年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的获奖作品。虽然距离现在有些年数,但是重新翻看起来,还是很有学习之处。书中每一页都清晰地记录下各大地市报摄影记者对新闻摄影的执着追求,能看到,他们为了心爱的事业,在别人家庭团圆时,他们却奔波在一线的采访中;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敬业爱岗的具体体现;也能看到,许许多多让人感兴趣的奇闻轶事。这些具体而又鲜活的新闻摄影背后的故事,令我更加觉得新闻摄影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将一件件新闻在第一时间展示给读者。

当我一页页认真地翻看时,觉得自己与他们相比是如此的渺小,从他们身上可以汲取到很多的摄影经验、摄影技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摄影不应有时间、地点、场合概念之分,有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可轻易放松警惕性,只要是别人想看而看不到的,自己看得到别人没有看见的都应该拍摄下来。这就需要随身携带相机,虽然随身携带及麻烦又操心,但这是一个摄影记者必须养成的职业习惯,宁愿自己白带,也不能在“可遇而不可求”的新闻事件发生时,自己却束手无策。

在很多新闻事件中,摄影记者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拍照,但是当自己受到生命危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保护相机,因为最珍贵的瞬间都需要相机来进行记录,失去了相机,等于失去了摄影记者的眼睛。例如书中《青岛早报》记者徐崇德拍摄的《“派比安”袭击岛城》,图片说明中这样写道:“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按下了这次快门之后,一个巨浪铺天盖地朝着我打来,我急忙丢掉雨伞转过身去,双手抱住相机迅速地弯下腰,用身体背部承受了海浪袭击”。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在采访前一定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并准备好摄影器材,这样才不会使精彩的瞬间从自己的眼前溜走。

在新闻摄影中,要想出优秀的图片,通俗一点讲,就是要用脑子来拍照片,并不是随随便便“咔嚓”一下就算了事,也不只是仅仅将新闻现场用相机简单地记录下来就算是完成任务。

新闻摄影要讲究独家性、准确性、瞬间性、及时性、冲击性、趣味性、易读性、简洁性。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生动、生动再生动,细节、细节再细节,表情、表情再表情。这也是我在新闻摄影的学习中,感觉最为困难的部分。

摄影前辈曾和我说,咱们现在用的数码相机,不是以前那种用胶卷的。现在拍照片,就是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琢磨,直到拍出自己觉得满意的照片为止。

书中《东南早报》记者陈英杰在拍摄一场车祸新闻时,说:“当时,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翻车的一个镜头,我便拍摄近百张照片,俯拍、仰拍、上下左右各个角度全都拍,被困者在车内猫着腰打电话的瞬间就有二十几张。这二十张,我用不同的光圈,不同的感光度,不同的速度进行连续拍摄,最后选中了这张。”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由无数个瞬间构成,这个瞬间正是其中的最精彩瞬间,无数个偶然瞬间凝固成决定性的一瞬间,要么让你抓住不放,要么让你失之交臂。事件是偶然的,但表现是必然的,是平时功底和用心观察生活的集合。

作为一名地市报的摄影记者,我们不可能天天有重大事件,也不可能时常有这么好的运气。但也不能认为没有了重大和突发的新闻事件,我们就无所适从。我们要练就自己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用我们手中的相机为身边的百姓留住喜怒哀乐,留住油盐酱醋。

唯有充满真情的照片才是最感人的,书中《生命不能承重之重》的一组图片,画面中,作者拍摄下一个稚气未脱、穿着拖鞋的15岁小男孩,开着电动绞车,用钢丝绳把一辆装着一吨多重的煤炭及矿工连人带车从45度斜坡的山下拉至近30米高的山上,陡坡旁边则有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子在玩耍,这样一组照片不禁令人感叹,一个成年人的生命竟维系在一个未成年人身上,而且维系生命的是一根透过矿工裤裆,挂在板车上的钢丝绳,无人照管的民工孩子和背后墙上“安全生产”4个大字更与整个现场形成鲜明的讽刺。

最近,2016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即荷赛)评审结果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摄影师张磊凭借《中国迷雾》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我看了一篇腾讯图片采访张磊的报道。报道中介绍《中国迷雾》这张照片是2015年12月10日在天津的第一高楼117大厦上拍摄的,当时张磊所在的位置大概有500多米高,能看到天津的全貌。画面最上面是蓝天,中间是雾霾,最底下是人们生活的建筑,层次很明显,很直观地呈现出被雾霾笼罩的情景。而且画面看上去比较空旷、干净。他从2012年开始拍摄雾霾,因为工作原因也一直在记录着。这座大厦是他去过很多次的地方,所以对画面里的这幅景象已经非常熟悉,也是有预期的。他所分享的经验就是,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一张照片的细节所在,就是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事情,雾霾的题材很多记者都在关注,但是要出一张好照片却并不容易,而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照片中的精彩瞬间——细节。

荷赛中,难民题材获年度图片沃伦·理查德森拍摄的《Hope for a New Life》,Vaughn Wallace说,“这是2015年难民危机中一张不可思议的图片,视觉上非常有力,也非常细致入微。我们看了成千上万张移民的照片,但这张吸引了我。它让你停下来端详男人的脸庞,还有孩子的。你看到了锐利的铁丝和黑暗中伸出的手,这不是旅途的终点,而是长远未来的一个阶段。所以对我来说,它必须是今年的年度照片。”通过这一个细节,表达了一位父亲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将婴儿交给了一个他渴望去到的世界。

平时我也一直感叹没有线索,这也是很多记者所困扰的,学习这么多前辈的摄影作品之后,我发现新时期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就是我们最应该去了解的,只要多到基层,就有许多值得报道的题材。老百姓的故事天天都有,他们风里雨里,为了生活而奔波着,无论题材大小,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和拍摄了,都会收获成功,都会从平凡生活中挖掘出令人感动的画面。

精彩瞬间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摄影记者的眼睛、大脑去仔细地琢磨推敲,对于同一个场景,为何前辈们可以这样拍摄,而去我却没有想到,那就是因为前辈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咔嚓”,而是每拍一张都在认真地思考,用相机拍下最精彩的瞬间。

猜你喜欢

张磊摄影记者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THE GLOBAL ATTRACTOR FOR A VISCOUS WEAKLY DISSIPATIVE GENERALIZED TWO-COMPONENT µ-HUNTER-SAXTON SYSTEM∗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细节取胜
爆破瞬间
张磊老师的大医情怀和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