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声的文字 无声的母爱

2016-04-20俞慧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报酬账单彼得

俞慧琴

【教材理解】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母爱是亲情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的孩子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太多的爱,尤其是母爱,在很多孩子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的点滴付出却成了向父母索要报酬的“正当”理由。文中的彼得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给妈妈写了一份账单来索要自己每天帮大人做事的报酬,而妈妈却用一份写满0芬尼的特殊账单无声地教育了彼得,最后彼得知错就改。

本文的思想性、人文性比较突出,教学容易向道德说教倾斜,因此,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读懂文本,通过对比、朗读、练笔等语文学习的方式去感悟文本包含的深刻内涵。

此外,本篇课文出现的两份账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非连续性文本,在课标第二学段没有学习的具体要求,但它既然出现在课文中,作为教师就不能回避。我将目标定位为读懂账单,学会从中获取各类信息。这也为最后学生理解文本的情感价值做好了铺垫。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先学”是课堂中一切教学行为的起点。本课努力践行“以生为本”的角色定位、“以学定教”的弹性设计、“先学后教”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自主学、充分学,以此对“翻转课堂”作一次探索性尝试。

【教学目标】

1.学会阅读“账单”这一非连续性文本。

2.学会用文本主要信息和

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挖掘两份账单背后隐藏的信息,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无声。

【过程预设】

一、聊——生活中的账单

1.初步感知账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知道这是什么吗?是的,这是前两天我去超市买东西的购物小票。其实它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叫账单。(板书:账单)看老师板书这个词,“账”左边是什么偏旁?猜猜看和什么有关?像这样记录钱和物支出与收入的单子,我们就把它叫作账单。

2.获取账单信息。

仔细读这份账单,你从账单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预测A:商品、单价、合计金额等表层信息,随机理解货币单位、款项等。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信息,有些信息需要你想一想、猜一猜才能知道。你还知道什么?

预测B:商品种类、用途等隐含信息。

【设计意图:引入生活中的超市购物小票,让学生对账单这一专有名词有形象的感知。账单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获取账单中表面的,甚至隐含的更多信息。】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和账单有关的课文。(补充课题)一起读。

二、说——课文主要内容

1.扫清字词障碍:自主读文——同桌互学——全班交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会读或不懂的字词在旁边打上问号,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了。

同桌两人互当小老师,你教我,我教你,把打上问号的词语弄明白了。

教师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共同难点字词呈现在黑板上,生生互学,教师点拨。预测:索取、报酬、芬尼等词语,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设计意图: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要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自读能力,通过自学质疑、同桌互学、全班交流的方式,使识字学词、读通课文这件事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在学生困惑处点拨引导而已,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2.梳理文本信息。

课文主要在写谁和谁?他们都做了哪件同样的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出文本人物、事件信息)

3.借助板书概括主要内容。

谁能借助板书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清写账单的原因、事情的结果)

【设计意图:能快速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阅读的一种重要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概括主要内容无疑还是有难度的。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教给学生有效的概括方法,如本文可采用先提炼主要信息,再串联要素的方法。这样一来,遇到类似的文章,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便有章可循了。】

三、比——两份账单的不同

导学:妈妈和彼得都给对方写了一份账单,为什么小彼得一看到妈妈的账单就羞愧万分?这份账单究竟藏着怎样的隐情?这节课我们好好来研究研究。

1.初读账单,获取信息。

这是彼得和妈妈的两份账单。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自己读自己的,也可以同桌合作着读,把这两份账单读明白了。

2.对比账单,发现不同。

同样是账单,妈妈的账单与彼得的有什么不一样,使小彼得看了就羞愧万分?四人小组讨论,看看谁发现得多,发现得和别人不一样。

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预测A:报酬不同

点拨:这是我们一看就能发现的。60芬尼是彼得向妈妈索取的报酬,0芬尼表示妈妈不要彼得的报酬。

总结:一个要,一个不要,他们所要的报酬不同。

预测B:事情大小不同

点拨:彼得为妈妈做了什么?妈妈又为彼得做了什么?对比他们俩做的事,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事情大小一样吗?

总结:一个做的是小事,一个却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做的是大事。

预测C:做事目的不同

点拨:在彼得看来他做这些事是为了什么?妈妈又是为了什么?你发现什么不同?

总结:一个为报酬,一个为孩子,做事的目的不同。

预测D:时间长短不同(事情多少不同)

点拨:这样的小事,彼得可能只做了一次、两次,而妈妈辛辛苦苦做了十年,如果我们把妈妈的账单也像彼得一样把具体的事一件一件列出来,你会写什么? 写的完吗?为什么?(十年里妈妈为小彼得所做的事实在太多了,数也数不清。)

总结:一个付出的是一次,一个付出的是十年。

……

4.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现在你知道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吗?0芬尼包含着什么?(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付出……)妈妈用这张写满0芬尼的账单告诉小彼得——

5.再读账单,升华情感。

让我们再读妈妈的账单,体会账单里的爱。

【设计意图:两份账单无疑是本课研读的聚焦点,通过第一板块的教学,学生从账单这种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已经具备,通过小组交流、教师点拨,不难发现两份账单中的种种不同,从表面的报酬不同到妈妈和彼得为彼此付出的不同,学生的发现和理解越来越深刻,这为最后感悟文本所要传达的人文内涵做好了铺垫。】

四、写——内心真实感受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课文结尾是这样写的——(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体会语言:细细地读,你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到了小彼得羞愧万分?用笔圈起来。

预测:怦怦直跳、蹑手蹑脚、藏、小心翼翼、塞

2.指导朗读:有时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能让我们产生很丰富的感受。抓住描写彼得动作、心理的词语,用心体会,读出羞愧。

3.训练写话:此时此刻,彼得依偎在妈妈怀里,他有好多心里话想对妈妈说。请你当一回小彼得,拿起笔,在课文的插图旁写一写。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如果说前三个板块是对账单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理性解读,那么这一板块则是情感的升华。至此,文本的学习由表及里,水到渠成,有声的文字传达出了无声的母爱。没有教师过多的道德宣讲,让学生用真实的感悟给课堂画上意味深长的句号。】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报酬账单彼得
彼得,彼得,吃南瓜
职场不公平,所有人都变懒
彼得潘
彼得潘
账单式小康
年度报告、账单之风
狼的报酬
北京:获取社保对账单方式可自选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北京社保对账单明年主推“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