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边大国如何看待“一带一路”

2016-04-19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8期
关键词:亚太倡议一带



周边大国如何看待“一带一路”

周边大国(美日俄印)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亚太国家如何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关系重新调整的背景下竞合博弈?现特摘编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近日出版发行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与安全风险》一书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学者们认为,由于不同国家的政府对华判断不一,因此各国制定的地缘经济战略或与“一带一路”构成对接,或成为遏制中国的工具。

美国:三大地缘经济战略与“一带一路”重合碰撞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曹筱阳认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国官方整体上对此反应比较冷淡,公开场合很少谈及或者故意淡化其积极意义。但是,美国媒体、学者和智库给予很多关注。总体上美国智库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抱有较大疑虑。担心中国“一带一路”的实施将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威胁美国的主导地位。

对于“一带一路”的意图,美国智库有三种看法:其一,他们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中国试图利用其经济力量实现大国崛起的对外政策目标;其二,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的“西进”战略,以此平衡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换言之,是对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对冲;其三,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安抚政策,目的在于稳定因海洋问题而恶化的周边安全环境,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的创设遭到了美国的疑虑和暗中阻挠。美国担心中国挑战其全球和地区主导地位,所以未来还将或明或暗地阻挠中国的战略实施。作为霸权国和崛起国,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稳定的中美关系。为此,中美应加强沟通和对话,做好危机管控,避免战略误判。

在英国加入亚投行后,美国加快了完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的步伐。未来中美在地区秩序、国际经济规则、亚太海上安全秩序构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而TPP谈判的达成,也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其中国有企业、环保和劳工条款的引入,服务贸易的开放等规则对于中国是风险大于机遇。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加入TPP的条件。除了在亚太地区推进TPP外,美国2013年在欧洲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2011年在中亚地区推出“新丝绸之路计划”,巩固其在全球的经济和安全领导地位。美国的三大地缘经济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不可避免地存在战略利益的重合与碰撞。

2015年,习近平共出访了14个国家,无论到哪里,“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始终是重要议题。正如习近平早前所言:“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俄罗斯:以上合为纽带对接“一带”“一盟”

2015年5月8日,中俄签署并发表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方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将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谈判。双方将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特别是合作组织平台开展合作。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庞大鹏认为,“一带”“一盟”的对接声明,至少传递了两个重要的信号:第一,声明表明中俄双方都对各自的发展战略予以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中方对“欧亚经济联盟”的支持打消了俄方的疑虑。实际上,对接合作的前提是较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声明强调了在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开展合作,因此关注上海合作组织在对接合作中的作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俄专家认为,欧亚联盟与“一带一路”实现战略对接是俄中关系的新起点。俄中扩展区域合作的趋势不可阻挡,那种对俄中在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进行竞争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俄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法律基础、技术标准和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水平等方面相互配合,俄中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蓝图必将实现。

“一带”“一盟”战略对接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与三股势力的斗争;第二,国家间的分歧与潜在冲突;第三,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地缘政治不稳定;第四,阿富汗的稳定问题。

日本:“中国去哪,日本就去哪”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李成日表示,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日本的媒体已经做出了大量的报道,而且日本多所智库深入关注,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日本一项研究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是在政治上为对抗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积极外交而扩大自己的影响,而在经济上为解决产能过剩等国内经济问题。从此可以看出,日本的舆论和智库虽然普遍关注,但对具体进展和行动仍然持有疑虑心态。

安倍政权提出“重振日本”口号,处处对抗中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加强战略渗透,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太平洋岛国等地区全方位地开展对华牵制外交,奉行“中国去哪,日本就去哪”、中国海外“搭桥”、日本前去“拆台”的政策,试图尽力遏制或延迟中国的和平崛起,从而导致了中日战略博弈的“地区化”。最近在印度、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中日之间的海外高铁竞争越来越激烈。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有所进展,日美军事同盟对中国崛起的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4月,安倍政权通过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同盟体系,促使日本自卫队能够在海外行使集体自卫权,实现了日美同盟的“全方位化”和“无缝联系”。9月,日本参议院在反对党和多数国民的强烈反对呼声中,安倍政权强行通过了一系列“安保相关法”,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打下了法律和制度上的基础。日本已经公开支持美国在南海上的所谓“航海自由”行动。日美军事同盟日益得到加强,给亚太地区造成不稳定,也给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压力。

印度:以“东向行动政策”应对“一带一路”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兆礼表示,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将亚太地区作为其重要支撑。印度外长提出印度不仅要“向东看”更要“向东干”,表示莫迪政府将奉行“东向行动政策”。莫迪在2014年11月举行的第十二届东盟-印度峰会上明确表示“东向政策”已经变为“东向行动政策”。“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亚太战略最为显著的新发展。

“东向行动政策”成为印度应对中国倡议的战略设计之一。中国的倡议从东南亚经南亚向印度洋沿岸延伸,而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则以南亚的孟加拉国为起点向东呈扇形扩展。深化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安全联系,可以最直接地影响中国的对外行为,影响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行为等。

与美日澳和东盟各方的战略利益汇合度上升,是驱动“东向行动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向行动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是印度版本的“重返亚太”,从战略需求上看,美日澳支持印度实施“东向行动政策”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东盟国家因在经济与安全上分别侧重中国和美国,欢迎印度强化“东向行动政策”,希望为地区经济与安全范式带来新鲜力量。

印度对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充满了矛盾看法并感到担忧,认为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建立“珍珠链”以遏制印度的途径,对该倡议可能隐藏的军事与战略意图表示疑虑,尤其顾忌中国对其南亚近邻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侵蚀其传统势力范围并削弱其传统影响力的行为。在此背景下,印度对外政策和战略思维出现微妙转向,对中国的倡议奉行模糊政策而不是开放态度,并开始考虑在美国推动的旨在针对中国的战略中发挥一定新作用。

(《国际先驱导报》2016.2.16邓媛/文)

猜你喜欢

亚太倡议一带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亚太九号卫星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