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舌”汲黯

2016-04-19

幸福 2016年5期
关键词:毒舌武帝天子



“毒舌”汲黯

帝王屠人,有一个借口就行,或吏或民,概莫如此。即使皇亲国戚,宾朋师友,照样也难逃顶层权威者的这一魔咒。汉景帝与晁错有师生之谊,他不也被腰斩于东市了么?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来者为生命计,本应收敛、不得妄为才是,但仍有人难得“借鉴”,前赴后继,其情实为悲壮。

西汉汲黯,可谓典型案例。此公与晁错曾同朝为官,晁错如何悲情谢幕,他应是了然于心。而且,两人的经历也极为相似。晁错做过景帝的太傅,汲黯做过武帝的洗马,称谓有别,但都是辅佐太子、教授政事文理的官员。景帝继位,晁错任内史;武帝继位,汲黯任谒者,职位有大小,但都是皇帝倚重的近臣。晁错冤杀,是前车之鉴;汲黯后学,该望而止步。但此公却是视而不见,终其一生,顽性不移,每每折腾得皇帝老儿血脉喷张。

汲黯任谒者之初,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武帝令他前往视察,行止半途,他却折返而归。回禀理由是:东越人好斗,不过民俗而己,不值得天子过问。其隐语则是:皇上管理国政要务,不必纠缠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此,多少隐含了责训天子之意。又及,河内失火,皇帝再令他前住视察。此次,他的行为更是出格,关于火灾之因,仅以一句“普通人家不慎失火”做了结论,但他途经河南,见百姓正饱受天灾之苦,饥民塞路,父子相食,竟以皇帝使者的名义,持节开仓放粮。此事非同小可,其罪有二:一是假传圣旨,二是私放战备粮。哪一桩都是死罪。好在武帝念他有贤良之德,京官不能再做,就贬他去当县令。

汲黯出生贵族,祖宗七代不曾做过七品。他以此为辱,竟托病辞官还乡。皇上闻讯,只得召他回朝,权且任职中大夫。但此后不久,他还是外放做了东海郡太守。只是此公处理郡政,确有手段,治下一派清明太平,武帝欣赏之下,又召他进京,做了主爵都尉。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人生经过如此曲折之后,理应学得乖巧一些,但汲黯一如模板,定型难变。犯上之事还是屡屡发生。有一天,武帝高兴,和群臣谈心,说要招览一批儒生和文学之士,且激情满满,将宏大的愿景描绘得一片璀璨。听者无不随帝王眉飞色舞,而汲黯却难得识趣,当头就泼下一瓢冷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意思是说,你皇帝心里欲望太多,只是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效仿唐尧虞舜的政绩?如此对答,武帝岂能不怒?只见龙颜阴沉,罢朝而去。如果仅此一回,算是特例,也就罢了,但此公却总在节点上口沫狂泄,每每令天子尴尬。再譬如,匈奴浑邪王来降,武帝为彰显大汉威武,令朝廷征发两万车辆前去接运。见此,汲黯又吐“毒舌”了:沿途各县备车,按顺序接运即可,如此大面积征调车辆,让全国百姓疲于奔命,去侍奉背主求荣的降兵降将,实属不当。如此这般,再次招惹得龙颜不悦。面对汲黯“毒舌”,公卿大臣不乏责怪之声,汲黯却说:“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他说他在尽臣子之责,左右能不噤若寒蝉?

对皇帝尚是如此,对同僚则更是刻薄,可谓公卿人等,无一不望而生畏。众臣谒见宰相田蚡,皆行跪拜之礼,因为此人十分傲慢,谁也招惹不起,而汲黯偏只拱手作揖,行敷衍之事;卫子夫做了皇后,其弟卫青的地位越发尊贵,那又怎样?汲黯依然只行平等之礼。听得有人劝谏,他一句话便顶了回去:“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让规劝者无言对答。如果此公仅仅如此,那只是礼节之类,问题在于,官场光怪陆离,难免藏污纳垢,此类人等,无论官职多大,如若被他撞上,必是重槌击剿。丞相公孙弘阴损,他当面开骂:内怀奸诈,外逞智巧,是以此阿谀主子之人;太尉张汤谋权,他亦是耳提面命:你身为正卿,上不能弘扬先帝功德,下不能遏止天下人的欲念,相反,错事你敢竭力去做,律令你敢大肆蹂躏。如此,你定会断子绝孙。

汲黯在廷争抗颜中渡过了一生,可谓生命不止,“毒舌”不休。当然,他毕竟是有血有肉,亦有欲望的人,眼见众后生官职不断攀升,自己却总在一池水中浮沉,免不了对武帝发过牢骚:“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其意是说,皇上用大臣的办法,就像堆放柴禾一般,越是后来的就越放在上面。可是,牢骚你可以发,擢升不行,抬举一个喜欢对抗的“毒舌”,那岂不是自寻烦恼!且不说权臣弘、汤之流对他恨之入骨,如若不是念及旧情,皇上早就借故取了他项上人头。至于先施以疏,后继之以贬,终被出为源阳太守,卒于任中,参照晁错结局,这已是他的幸运,皇上的恩典了。

不争的事实是,汲黯嘴毒而心正,倨傲而奉公,死后虽难说家徒四壁,也算是家无余资,在浊多清寡的政治生态里,他当属鹤立鸡群。曹操论人才说过一句话: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此话虽不无道理,但实际上也是对用人原则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由此观汲黯,“德”、“行”兼备,可谓佼佼者矣。

猜你喜欢

毒舌武帝天子
英文提要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爸妈毒舌幸存指南
口头文学与书面作品之间——现代长篇叙事诗《天子·格萨尔》
无字碑随想
一起审审题
毒舌有规矩 说话须反思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