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精准服务提升学会凝聚力

2016-04-19丁小燕

学会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术会议工作者会员

丁小燕

自1915年中国科学社诞生起,中国学术性学会已有100年历史。随着社会发展,100年来学会的规模和人员构成及活动能力等均有所变化,但是它在服务会员、促进学术繁荣的宗旨始终没有变。目前,中国科协下属的200多个学会,基本上涵盖了理工农医各个学科,会员数量众多。但是,这么多的会员是否都认可学会对自己事业发展起了作用,是否都把学会当作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答案则多半是否定的,有相当比例的会员认为学会是可有可无的组织,这显然与党中央对包括科技类学会在内的群众团体的要求不符。中国科协尚勇书记在科协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组织不亲,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最大危险,长此以往,科协就有脱离科技工作者的危险,就会向空壳化、官僚化的趋势发展,甚至是走向组织的消亡。面对如此严峻的新形势、新的环境,科协组织必须以学会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倒逼学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抢占学会创新发展的制高点,这既事关当下,更决定未来。”这一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阶段中国科技类社团发展的症结所在。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科协下属的200多个学术性学会,大多数是事业单位(或依附于某事业单位),并没有很强的服务会员的意识和能力,更认识不到会员的向心力是学会存在的前提。另外,有相当部分会员不认为学会对自己的学术前途和事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因此把入会当作可有可无的行为。由此看来 ,“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组织不亲”在学术性学会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为此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抓住时机,奋起直追,改变这一现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这是事关当下,决定未来的头等大事。而对于科协来说,必须把是否解决“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组织不亲”的问题作为评判一个学会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只有上下齐心合力,才有可能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学会形象模糊不清的局面。

一、“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组织不亲”的表现

(一)学术问题

科技工作者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学术发展问题,学术界有什么最新进展动向,经费资助有哪些途径,研究手段有什么新发展,论文发表在哪个期刊合适,如果学会举办的会议不能在上述问题上给会员提供帮助,会员就不会来参加你的会议,就不会与你亲。

(二)个人事业发展问题

学会的会员是一个综合的群体,有高级研究员,也有初入门槛的研究生,还有来自产业界的人士。各人的事业发展阶段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因而需求也不同。学会应从不同会员的需求出发,考虑组织各项活动。试想如果连续几年学会的所有的活动都与会员的需求没有关系,那他为什么要和你亲?

(三)信息传播问题

近年来科协加大对学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各学会均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学会的信息并没有及时地传递到每个会员层面,这样会员就会觉得学会与自己无关。会员是学会的主体,如果他们感觉不到学会的存在,为什么和你亲?

从以上几点看,要解决“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组织不亲”的问题,学会必须认清自身服务会员的地位,摆正姿势,认真分析自己在服务会员工作上的不足之处,从不同会员的需求出发,组织和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只有这样,学会才会有“黏性”。

二、精准服务是学会能力提升的关键

要做到让会员认可学会的活动与他个人有关,必须分析会员的组成、会员的需求,然后根据不同需求调整活动的形式。为此,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在学术交流、培训教育等方面对学会的各项活动做了很大的升级改版,努力做到从会员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举办活动,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服务。举办学术会议是学术类学会的主要任务,旨在交流学术成果,推动学科发展。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快速更新,科研工作者一般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学术文献,了解国内外同行的进展情况。但是由于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学科越分越细,会员对于小同行之间的交流更加迫切,特别是中高级科研人员很希望得到同行尚未发表的数据,商讨学科发展的方向,探索合作的问题。而那些门类繁多,老少皆宜的大型学术会议并不适合现代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需要。为此,学会以分会为单位,精心组织了多个系列高质量、小范围的学术会议,由本领域学科带头人率先报告自己未发表的数据,使学术会议形成品牌。在国内学术界学风堪忧的情况下,这些学术会议能够坚持召开,并吸引大批参会者发表成果,充分说明这些学术会议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及在领域内的地位,在会员中反响很大。大家认为,别的会可以不去,这个会每年一定要去参加。

举办各类培训班也是学会的主要工作,但是培训内容必须针对受训人群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学会注意到近年来生命科学引进人才力度加大,每年有不少青年科学家回国,他们迫切希望开创独立的实验室,因此迫切需要资金和帮助。为此,学会替他们量身定做培训班,邀请海归院士、国家基金委官员、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主编、心理学家等向他们介绍各方面的成功经验,使他们在受益匪浅之余对学会产生了极大依赖性,希望进一步参与学会的各项活动。

以上事例说明,学会对会员的服务必须精准、细致,只有这样,才会使学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当然,学会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做到精准、细致的服务,还离不开学会领导的支持和学会各项制度的建设。

三、 建立奖励专兼职学会人员机制,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目前,有相当多的学术类学会(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关系隶属于挂靠单位,由于不是服务于一线科研工作,因此往往有被边缘化的感觉,难以激发其积极、主动工作的热情。另外,学会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由兼职人员完成,其参与度完全依赖于他们对公益活动的热心程度,很难有可持续发展。试想连学会工作人员都对学会不亲,认为自己的岗位可有可无,那又如何吸引科技工作者亲近学会?因此,对于像中国细胞生物学这样的基础研究类学会,首先必须重视秘书处的建设和人员的培养,因此学会根据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特长设岗,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专兼职人员发挥积极性,同时充分认可和肯定他们的贡献,使他们感到有前途。对于兼职参与学会工作的科研人员,学会也应充分肯定他们的贡献,并予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支队伍生生不息,后继有人。

四、评估工作是推动学会创新发展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推手

评估是推动学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推手,因此评估必须客观、精准,必须通过评估让别的学会学到可学习、可复制的经验,不能以简单的数字增长作为能力提升的象征。由于每个学会的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学会的自身特点和现状找出需要提升、有可能提升的着力点,提出实施计划,明确阶段任务以及实现该任务的措施和将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从而体现评估的精准性,树立起真正的标兵榜样,否则将适得其反。

猜你喜欢

学术会议工作者会员
学术会议质量评价方法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
会员专区
学术会议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会员天地
医学会议的腐败轨迹
会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