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的盛宴

2016-04-19贾博鑫

信息化建设 2016年2期
关键词:极客人工智能

贾博鑫

新年伊始,伴随着北京晴朗而寒冷的“极客蓝”,极客公园GIF2016创新大会为互联网及科技圈带来了三天的前沿科技知识分享的盛宴:VR技术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利用商业化的契机展示更加真实科幻的虚拟世界里的美好;人工智能继续行走在计算能力突飞猛进与情感机能还未开化的峡谷之中,任重而道远;大数据正在连接一切,也正在颠覆一场商业革命;优秀的想象力已经在部分年轻一代群体中得到继承与颠覆,势必将成为人类世界未来几十年深刻变革力量的基石。在这场盛宴背后,人文与科技精神在GIF2016的会场之中被麦克风和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所挟裹着,奔向更为波澜壮阔的未来。而台下落座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所谓的“未来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期待。

VR——构建虚拟世界的秩序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继可预见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乏力、商业变现越来越难的情况下,VR技术以“救世主”的姿态展示了其强大的场景应用能力及商业革命颠覆力量。想象一下未来世界:在家看电影时,你可以与电影演员一同奔跑在爱琴海耀眼的日光之下,并在下一秒享受着温暖的日光浴与咸湿的拂面海风;想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聊天,转眼之间他就坐到你的面前跟你分享近日趣味,甚至在聊天的间隙你可以清晰触摸到他皮肤上的温度;你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一同在国家集训中心接受最正规的训练,并在几日后的虚拟运动赛中一举夺魁;你甚至可以穿行在由虚拟内容提供商所创建的200年以后的未来世界,与“未来人”一同生活和工作,感受科技生活的无限美妙……

在GIF2016大会上,动作捕捉技术领域佼佼者“诺亦腾科技”联合创始人&CTO戴若犁探讨VR技术在未来客厅游戏、B2B商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演讲重点围绕B2B商用领域的VR技术,并发布了商用解决方案“Project Alice”产品。戴若犁在现场演示商用、游戏虚拟现实环境下,人机交互的场景应用情境。在舞台上的虚拟现实场景中,人们可以360°观察场景中的物品,并如同在真实环境中移动、投掷虚拟物品。在虚拟现实游戏领域,真实场景下的塑料枪就能变成虚拟世界中的AK47冲锋枪,并可随意调换武器型号,冲锋陷阵、无所不能。他在数字建模的雪佛兰V8引擎虚拟场景下的操作引发了会场里观众的惊叹声,复杂的引擎零部件可以随意在手中拆卸、研究、比对,并且重组,一切都是那么地不可思议。在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戴若犁谈及新发布的产品为何取名“爱丽丝”,他希望大家如同童话故事里的“爱丽丝”一般,都在有趣、探索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的人生感悟。

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年,“诺亦腾科技”所带来的VR技术将深刻变革现有商业逻辑、内容制作等模式,展示出真正的颠覆力量。而这只是现有VR技术中的几项基础性研究,承载着未来虚拟世界的VR技术,最终将在急速的产品、技术迭代下,飞入寻常百姓家。

700bike——一个互联网人的骑行世界

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人近中年的张向东选择进入传统行业——自行车生产与制造领域,这不能不称之为勇气与魄力。在笔者所浏览过的新闻报道中,作为曾经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手机互联网平台——3G 门户网的掌门人,张向东在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总是以一种向过去告别的姿态,向大家阐述700bike产品理念及未来发展——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城市消费者群体的崛起,在日益拥堵的城市环境与人类运动健康的契合点上,他找到了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用城市自行车改善城市交通,并让城市人群在骑行运动中体验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700bike产品的背后,更是中国产消需求不断增大的结果。打开700bike的官网,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堆砌起来的冷冰冰的自行车配置和数字,而是一种新的可定制的生活方式,而700bike的品牌标语就是“一种生活”。社群起家的700bike连接着潜在的个性化消费群体,并以文艺化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城市骑行、运动的理解。在GIF2016会场上,他对700bike的产品介绍不多,大多数时间是在阐述着自己投身自行车领域以来总结出来的“自我否定定律”,浓重的陕西普通话在麦克风放大之下听上去别有一番味道。

定律一:不要试图用一个产品创新去颠覆一个行业。

张向东反复强调自己在做的自行车不是一款智能硬件产品,也许700bike唯一不同于传统自行车的一点是,它“智能化”地实现了防盗功能。而在这一点上,他也还是在反复阐述行业的重要性与不可颠覆性。700bike只是对城市自行车的创新,而非智能硬件的创新,一个行业不可能由单一的产品颠覆。

定律二:不是所有行业都存在单品爆款

以小米手环为例,单一的一款产品年销量达到上千万台,令部分硬件制造业厂商津津乐道,并紧随其后模仿制造。但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仅靠单品爆款存活下来,至少在城市自行车领域,由于高度可定制化的需求,仅作单品自行车无异于在进行一场凶险的赌博,这也是回归传统制造业后,张向东对于产品理解的回归与理性分析。

定律三:不是所有硬件的使用场景都存在一个APP的成功可能

APP的兴起带动了一批传统服务产业的崛起,一款用户上千万的APP甚至可以在资本寒冬的当下相对轻松地拿到融资、成功上市。但张向东对于APP的理解是冷静的,在他的理解中,一款用户量上千万的APP才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而700bike的产品属性注定不可能达到那么大的一个数量级,所以700bike的APP仅限“防盗”和“分享”功能。

定律四:个人英雄主义的谢幕

在软件、技术行业里,一个大佬的技术高度有可能比几百人的团队力量更大,这个观点上张向东特意提到了微信的张小龙。但是在智能硬件领域,只有集合了每一条生产链上顶尖的高级人才,才有可能利用所有人的力量完成产品的制造和迭代。个人英雄主义的谢幕似乎也代表了他对自我身份转变的理解与接纳,领悟到难得的工匠精神的涵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互联网时代以“猛虎”姿态奔跑的张向东,在回归传统业之后,站在人来人往的转角处,手持一朵蔷薇花,窥见了内心的悸动与安宁。

仿生机器人——你未曾想过的未来

从美国的科幻大片《机械公敌》里,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对于未来智能机器人的终极理解:具备人类情感,能够感受到害怕、悲伤等复杂的情绪并做出相应动作反应;有自主行为意识,能够根据行为目的规划出可行性的行为路径。这两点已经令人类感觉到紧张与恐惧,这也令我想起2015年火爆网络的、由谢熊猫君翻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一篇三万多字的长文:人工智能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永生或者灭绝,而这一切很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发生。

2014年9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向媒体展出了其研发的最新奔跑机器人猎豹,其仿生物的奔跑姿势和优秀的环境适应能力震惊世界。 时隔一年多以后,来自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副教授Sangbae Kim在GIF2016大会上分享了仿生机器人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Sangbae Kim表示做这只机器猎豹的一大目的是希望人类可以透过这个工具在艰难的情况或大环境下使用,并期待基于这些技术的类人机器扮演更多有用的角色,比如在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未来,类人机器如何更好地照顾年迈的老年人等。

“在制造业当中,新型机器人的技术不仅是软件上的更新,硬件也要跟得上,这是MIT的技术,它跟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一口韩式英语口音的Sangbae Kim看上去是典型的理工技术极客,这位因曾经打造了一种能像蚯蚓一样爬行的机器人而为众人所知的科学家,在谈及自己和团队研发的猎豹机器时相当地兴奋。他用电机电脑来模拟动物的大脑和肌肉,又在仿生学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一套仿生机器制造的技术。在这套技术之上,有可能诞生真正具备人类肢体复杂动作调节的技术,进而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搭建出一副健康有活力的“机器骨骼”。

在Sangbae Kim播放这些机器猎豹奔跑视频的时候,有不少人发出轻声惊叹,而笔者隐约觉得,一只“踢不倒”的猎豹站在了所谓“奇点”之上,并在不断进化中迎接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丁香园——健康医疗的伊甸园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在GIF2016做得演讲非常成功,有笑声也有掌声。演讲结束之后,有人开玩笑称他为“医疗圈里最会讲笑话的范伟”。

在中国医疗行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当下社会,所有最优秀的医护人员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或是其他省市级大医院,这种优势资源对站在财富中上层的人们而言,自然是认可并得到拥护的。而对于一部分普通老百姓而言,由于中国医疗基础设施的落后,他们身边所能接触到的只有设备简陋的小诊所,或是乡级、县级小医院,而这些小医院中所充斥着的官僚主义及行业潜规则又令这些老百姓苦不堪言。

从传统医疗机构出来创业的李天天自然明白个中滋味很不好受。他是这样描述丁香园诊所与传统医疗机构理念的不同之处:“在医疗机构、医院里面,所有服务都是在医院这道围墙内来完成,一旦离开,医生跟患者再没联系了,除非患者再来就诊,否则一辈子见不了第二次面。但是很多慢病需要医生长期的跟进和管理,所以我们在诊所中提出了“把服务延伸到围墙外”的概念,让就诊过的患者继续得到我们医生、护士和专业人员的服务。”

当李天天掏出AliveCor开始演示心电图监测功能,继而陆续在上衣各种口袋中变出iHealth、Scanadu、 CliniCloud、 CellScope等智能可穿戴硬件产品后,笔者才明白丁香园生产的这些智能硬件产品将会给中国医疗行业带来怎样巨大的变革。试想当糖尿病患者手持iHealth随时随地可以查看血糖变化,并根据血糖变化及医生建议合理治疗,不会因为疾病突发而无法得到及时救护时;当你的孩子发烧感冒,随时可以用CliniCloud设备检查是不是有哮喘发作,肺里有异常声音,会不会演变成肺炎等情况,不会因为忽视健康细节变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时。所有这些智能健康硬件产品,真正打通了院墙的限制,让医生和患者之间产生长久的有价值的联系。

期待不远的未来,丁香园这个颠覆传统医疗行业的领路人,能够带领中国医疗机构建设真正的健康伊甸园,而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福音,更是世界的福音。

技术人的春天——蓦然回首,在灯火通明处

搜狗掌门人王小川身上有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他在以往极客公园大会上的演讲内容经常会成为下一年度的热门话题,而在GIF2016的演讲中,他又一次谈到了AI技术。他承认,自己的身上或许跟很多其他极客们一样,都存在一种AI情结,这种情结根植于他们写下的每一行代码里。时至今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极客王小川对于未来事物的好奇心,技术的体外进化、智慧的体外进化使他看到了在AI技术真正到来之前,他的“梦中世界”的冰山一角。

在人类经历人工智能(AI)与智能增强(IA)技术的相互斗争、融合后,终于意识到生物科学恐怕将成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那一把钥匙。AI技术依然存在目前难以跨越的瓶颈,尽管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运算速度方面远远将人类甩在了身后,但是在灵长类动物身上自出生以来就携带的“智慧基因”,如学习能力、情感机能等高级智慧力,却使一台高性能人工智能机器显得那么冷冰冰,没有一丝人性的光辉。

Google前任CEO艾瑞克·施密特曾经说过:“计算机无法复制一套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我们只能让机器尽量去学习。”所以在近几年的科技圈里,深度学习成为最前沿的研究领域,Google与百度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实验室,旨在利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深度学习能力,能够带领人工智能走出一片广阔的应用天地。而这些两年多以前便启动的技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累积,势必也会成为下一个“智能节点”的指明灯。

后 记

冬日的严寒在极客公园三天密集的科技盛宴下似乎也被温暖包围住,看着这几天行走在身边的互联网人,年轻的面容都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站在阳光之下的笔者突然有了一丝感动,感动于科技带给人对于未来的期许与憧憬。在极客公园,科技不再是冰冷复杂的数学公式,它变成了一双逆风飞翔的翅膀。于是在翅膀之下的年轻人,仿佛经由这双翅膀获得了一种魔力,一种翱翔于蔚蓝天际、浩淼宇宙间的神奇力量。

而身在其中的我们都知道,那种力量,叫做极客精神。

猜你喜欢

极客人工智能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Geek?何谓极客?
是极氪 也是极客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就业
让人惊叹的极客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