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2016-04-18全力彭小媚许晶明

求知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校学生思想

全力+彭小媚+许晶明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能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校学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B2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在高校这个进行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上,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正处在关键形成时期的高校大学生会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已成为当前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儒家思想文化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正是儒家文化孕育并培养了中华民族包容、谦虚、礼让等优秀品格,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现阶段高校的育人需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围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育人功能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前提下,融合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通过进一步挖掘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拓展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视野,同时将儒家思想内涵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载体,丰富高校德育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高校育人的理论体系。

二、儒家的思想内涵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董仲舒将其归纳为“仁、义、礼、智、信”,即后人所称的“五常”。

“仁”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孟子的观点是“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由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推广为爱天下人,其核心在于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并且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高校开展儒家思想教育过程中,推广“仁”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使他们养成乐于助人、肯于奉献的道德品质。

“义”在儒家思想中是一种行为准则,《中庸》对“义”的定义是“义者,宜也”,指的是适宜的行为;后人将“义”引申为道德正义和社会公平。在当代社会中,“义”体现着社会正义,虽然有法律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仍需要强化“义”的教育,将大学生培养为正直为人、坚持正义的人。

“礼”在古代社会是一种行为规范,主要建立在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基础之上,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认为“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礼”以恰当、适宜为好。在当代社会中,“礼”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也是与人交往中的行为模式。对大学生开展“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智”不仅仅指智慧,更多的成分是指辨别是非的能力。孟子认为,“智”是“是非之心”,指的就是辨别善恶的能力。“智”的内涵更大程度上指人的道德观念,从道德的角度规范着人的行为。在高校中强化“智”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信”指的是人应该恪守的基本原则,孔子曰“信则人任焉” ,说的是做人要有信用,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论语·学而》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观点,认为人际交往中要信守诺言,言行有信。即使在当代社会中,“言而有信”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1.缺乏爱人之心

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大都过分关注自我价值,很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甚至为实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社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太多,是典型的“仁”缺失的表现。如他们将父母给予自己的视为“天经地义”,将社会给予自己的视为“理所当然”,而从不思考自己为家庭、社会做出了何种贡献,只是一味地索取,缺乏“爱人之心”。

2.不能坚持正义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强化了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在缺失“仁”的基础上,一切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的, 尤其是在种种诱惑面前甚至颠倒黑白,这是“义”的缺失的表现。在大学思想教育中不注重“义”的教育,不仅不会有见义勇为之举,甚至遗患于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特别是有些大学生走向领导岗位后,为了个人利益而不能坚持公平正义,无形中筑成了贪腐的温床。

3.礼仪意识淡化

进入大学以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很多大学生由此认为该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如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校内还是校外,他们会置社会秩序于不顾,为所欲为;有的大学生无故旷课,迟到早退;有的在食堂买饭、车站站点上车、超市购物结算时,都不排队。这一切都是“礼”的缺失所造成的,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不能明辨是非

当代大学生正生活在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商品经济时代,很多的利益诱惑将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诱惑面前,有些年轻的大学生把持不住,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与大学期间缺乏儒家思想教育有关。

5.缺乏诚信意识

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就是指“信” 的缺失,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作弊、作假和逃避责任,不仅抄袭作业,考试时作弊,还表现为用假文凭、假经历来骗取用人单位信任。这些现象虽然是受近年来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诚信教育,缺乏“信”的教育的大学生往往走向社会后也不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四、儒家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1.培养大学生树立仁爱的人格

儒家思想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论语·雍也》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论语·颜渊》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阐明的是同一个道理,即若要爱别人,先要爱自己。大学生若要树立仁爱的人格,首先也要做到珍惜自己,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是“爱人”的基础,也是保持健康人格的底线。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协调和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只有学会了爱惜自己,然后才可能去爱惜别人。如果只懂得爱惜自己而不关心他人,那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达不到君子仁爱的人格标准。[1]只有通过“仁”的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懂得何谓“仁”,克服自身的私欲,做一个不仅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的人,才能具备君子仁爱的人格。

2.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范仲俺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由此可见,无论是处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积极的入世精神都是儒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2]我们可以用儒家思想的这种入世精神来培养大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将社会责任感升华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觉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公德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在品德培养等关于道德方面的论述,更具代表性。《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期间人与人的道德差异在于后天的“习”。社会公德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在大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将儒家伦理思想内化为大学生能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德,并且使大学生自觉维护这种社会公德。荀子曾经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的观点,说明社会公德不是只通过说教形式就可以教会的,而是要上行下效。教师本身要先正师德,率先垂范,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要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

4.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孟子·告子上》中写道:“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讲的是价值观问题,不能不辨是非而见利忘义;要在生与义之间有所取舍时,宁肯舍生取义。孔子提倡的“义”就是君子是为了谋求大道而不是只谋求温饱,要能够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物质财富,对财富的获取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义”理,即是否为“不义之财”。此外,儒家“成人之道”思想内涵丰富,其中不仅包含了儒家关于道德养成的思想,同时也涵盖了人应该如何全面发展的内容,能够全面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有利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5.培养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目前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大学教育中如果不注重诚信教育,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如《论语·为政》所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大意为没有信用的人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播者与践行者,更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强化诚信教育,这是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在大学的德育教育中要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儒家的经典名句纳入其中,将其含义予以详细阐释,使每一位大学生明确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传承的传统美德。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核心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儒家思想属于向内的思想观念,内修心性,外重和谐,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相信随着高校儒家思想教育的不断普及推广,其教育内容将更加丰富,教育方法更具多样化,其育人的价值会愈加凸显。

参考文献:

[1]卢敏.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2):35-37.

[2]张斌.儒家道德理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J].英才高职论坛,2005,(1):15-18.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高校学生思想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