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厂排粉机电机大轴断裂原因分析

2016-04-18李艳军牛保献

综合智慧能源 2016年11期
关键词:魏氏源点形貌

李艳军,牛保献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郑州 450052)

电厂排粉机电机大轴断裂原因分析

李艳军,牛保献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郑州 450052)

某发电公司#9锅炉#1排粉机电机大轴发生断裂,综合外观检查和各项试验结果,认为排粉机电机大轴变截面处因过热而产生性能差的魏氏组织,在大轴运转时的应力集中作用下沿变截面产生裂纹,形成裂源点,裂纹逐渐扩展,最终产生断裂。

排粉机;电机;大轴;断裂;原因分析

1 电机概况

2014年2月8日,河南省某发电公司#9锅炉#1排粉机电机大轴发生断裂,其排粉机电机为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型号,YKK4503-4;功率,630 kW;电压,6 000 V;转速,1 450 r/min;制造时间,1995年6月。发生断裂的电机大轴材料为45钢,断裂部位截面直径为120mm。

2 现场检查及试验分析

2.1 宏观检测

大轴的断裂部位位于电机前端轴承与对轮连接处,处于大轴的键槽附近的变截面,如图1所示,此处是大轴在运转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区域。

图1 大轴断裂形貌

从整个断面来看,断口大致可分为裂纹源区(A区)、疲劳扩展区(B区)和瞬间断裂区(C区)3个区域[1],如图2所示,断裂特征各不相同。A区色泽褐红,有1层氧化物,具有明显的断后腐蚀痕迹,该区呈现长期腐蚀环境和旋转弯曲交变应力共同作用下的断裂特征;B区有许多明显的宏观疲劳条带,据此可判断出裂纹扩展方向;C区占整个断口比例较小,说明工件正常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应力水平并不高。

使用GL-99TI体式显微镜对叶片的断口进行观察,裂纹源点只有1个,整个断裂面都是由裂纹源点发展而来,断裂属于疲劳断裂,断裂面大部分较为平坦。裂纹源点距键槽约40mm,长约4mm,宽约1mm,裂源处断面呈颗粒状,如图3所示。

图2 断口形貌

图3 裂纹源点形貌

2.2 光谱检测

使用Niton XL3T800合金分析仪对电机大轴的合金材质进行检测,所检测元素均与GB/T 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要求相符,结果见表1。

2.3 微观检验

在断裂处沿裂纹源部位的横截面上进行金相检查,如图4所示,心部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表面有很薄1层因过热产生的魏氏组织,厚1~2mm,有1~2mm厚的热影响区组织,如图5、图6所示。在距断裂面约5mm范围内表面有多条小裂纹,如图7所示,这些小裂纹的裂纹源都在表面魏氏组织处,可见本次大轴的断裂与魏氏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检验结果看,电机大轴采用了正火热处理方式,表面的魏氏组织是在加热时过热造成的。

表1 断裂大轴光谱检测结果 %

图4 心部金相组织

图5 表面受热区域侵蚀后的形貌

图6 表层魏氏组织形貌

2.4 硬度检验

对电机大轴的表面过热区域(区域1),正火状态近表面区域(区域2)及正火状态内部区域(区域3)各选7个位置,各区域检测位置见图5中虚线所示。使用HV-1 000 A显微硬度计进行硬度检验,检测结果见表2。按GB/T 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规定,45钢材料经正火热处理硬度范围为≤197HB,根据表2可知,断裂大轴的正火态内部区域硬度符合标准,表面过热区部分硬度高于标准。

图7 表面裂纹形貌

表2 各区域硬度检测结果 HB

3 原因分析

从断口形貌看,断裂的类型属于疲劳断裂,因断裂扩展区面积远大于瞬时断裂区面积,断裂属于低应力状态下的高周疲劳。裂纹源位于大轴变截面的凹槽处即应力集中区,此区域是电机大轴断裂失效的常见位置[2-3]。大轴的材质及内部正火区硬度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但大轴外表面及近表面正火区均不符合标准要求,特别是外表面相变区硬度远高于标准要求。大轴变截面凹槽处外表面组织为魏氏组织,魏氏组织是材料在表面加热时温度超过材料相变点温度(45钢相变点温度为721℃)后冷却下来所形成[4],组织性能差,脆性大。裂纹源正是处于表面魏氏组织区域,与魏氏组织有着密切关系。

综上,大轴变截面表面存在性能较差的魏氏组织,在应力集中作用下形成了产生裂纹源,在大轴运转时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断裂。

4 结论及建议

造成#9锅炉#1排粉机电机大轴断裂的原因为大轴变截面处在表面受热或热处理时,因过热而产生性能差的魏氏组织,在大轴运转时的应力集中作用下沿变截面形成裂纹源点,裂纹逐渐扩展,最终产生断裂。建议对其他有类似情况的排粉机电机大轴进行检查,另外在对大轴进行热处理时,可参考相关文献[5]优化工艺控制,避免过热而产生魏氏组织。

[1]钟群鹏,赵子华.断口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宇红,李铁虎.电机轴断裂原因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4(3):216-218.

[3]张亚明,刘五铸,张雷.磨煤机电机轴断裂原因分析[J].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2013,9(3):60-62.

[4]崔忠圻,覃耀春.金属学及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胡进.45钢魏氏组织高温实时形成研究及工艺控制[J].特钢技术,2012,18(4):29-32.

(本文责编:刘炳锋)

TG 142.1

B

1674-1951(2016)11-0038-02

李艳军(1983—),男,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工学硕士,从事电力系统金属技术监督、失效分析、理化检测方面的工作(E-mail:liyanjun1202@163.com)。

2016-04-07;

2016-09-03

猜你喜欢

魏氏源点形貌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城市空间中纪念性雕塑的发展探析
学校戏剧课程的“源点”在哪里
魏氏组织对Q245R焊缝材质状态的影响
把握“源”点以读导写
集成成像同名像点三维形貌获取方法
SAPO-56分子筛的形貌和粒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