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商文化浸润下的城市发展

2016-04-16黄艺真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经济泉州

黄艺真

摘要:泉州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古城,由于其地理自然条件的约束,勇敢的泉州人选择了出海打拼,与海外各地区互通往来,成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蕴含出开放、多元、兼容特质的独特文化,铸就了泉州商人开放包容、爱拼敢赢、敬恭桑梓的商业文化。这些优秀的商业文化不仅代代相传保留至今,并对泉州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泉州 商业文化 社会经济

“古港春潮绿,名城刺桐红。”泉州,古称刺桐城,早在周秦时期古闽越人就已开始开发经济,这座千年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与域外长达数百年的通商中,慢慢衍生出属于自己的多元商业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开放包容成就多元文都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泉州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古时的先人们使用独木舟活跃于海岸一带,同邻近地区或国家进行经贸往来,于是泉州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历史迁播与衍化的前沿地带。

公元751年,阿拉伯军队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在中亚的怛罗斯发生会战,高仙芝战败,唐朝失去了对中亚的控制,转而重视与外国的海上交通。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闭塞凋敝,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始点,萌生了海丝文明,海外商贸往来逐渐活跃,港口经济繁盛,当时的古泉州港成为中世纪海外交通史上不可替代的港口之一。当时来泉的商贾阿拉伯商人占据多数,性情豪放的阿拉伯人将其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融入了泉州,这不仅带动起泉州与阿拉伯的文化交流,更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

在泉州随处可见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人民用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风情万种的民俗相互交融,多彩缤纷的艺术文化相互渗透与影响,走在泉州城中无时无刻都可以感受到和平、宽容与理解的精神,也处处体现着泉州人的宽阔胸怀和接受异文化的开明观念。开放包容的泉州以其宽广的胸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在泉州不论国籍和种族,每个人均能在此安居乐业,开放包容的胸怀吸引着许许多多外国商人、船员、传教士来此世代定居、繁衍生息。走出去的泉州商人和被吸引来的外国商人,一来一往间缩小着各地与泉州的距离,也创造出“大船百余, 小船则不可胜数矣”的盛景。宋朝时的泉州商贾聚集,番货云集,国内外商品的贸易往来,几乎都是起始站都是泉州。到了元朝,泉州进一步成为福建政治和经济中心,并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商业港口,同亚历山大港齐名,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通商。泉州能在成为当时的世界最大港口之一,除了泉州港的自然条件优越之外,还与泉州人民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宽广胸襟是密不可分的。

时至今日,泉州这种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人文性格对泉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开放包容的心态,让泉州人走向世界,与全球优秀的品牌商开展合作,取其精华进行产品优化;同时还打破了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聘请专业管理团队,任人唯贤,接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早在2001年,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掷一千万美金聘请外国专家,为其集团提供管理咨询,与汤姆逊集团签订了三年的合同,其管理咨询费相当于恒安当时半年的利润。这个决定让当时各大企业大跌眼镜,但是重金引入“外脑”没有让许连捷失望,恒安集团在八年时间里实现了恒安集团十倍的业绩的增长。此后,泉州几个驰名品牌,如安踏、柒牌等企业也纷纷携手麦肯锡、波士顿等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以管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泉商们表示,在与国外合作的双向贸易中,既能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也能实现与世界的优秀文化接轨。

开放包容不仅成就了泉商的辉煌,也塑造了这座城市包容并蓄的人文性格,还形成泉州多元文化和平共处的独特现象。其中最为让人惊叹的是,世界各地多种宗教文化同时能在泉州和谐共处,仅短短一条涂门街,左手边是关岳庙,右手边就是清净寺。泉州所存在的宗教种类繁多,堪称世界之最,不仅仅是释迦摩尼、耶稣等,还包括许许多多全国性的、区域性的神明,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相当丰富。开放包容不仅使泉州荣获的“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而且赋予了泉州商业文化更广阔的影响力。2013年,泉州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广泛的对外交流等优势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城市之一,泉州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敢于先行,担当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的重任,积极推广“海丝”多元文化交流,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搭建“海丝”沟通协作平台,为泉商“走出去”带来更多的机遇,为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仅2015年第一季度,“海丝起点”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进出口值共166.24亿元,占同期泉州市外贸总值的48%。

二、爱拼敢赢打造品牌泉州

泉商文化核心精神形成和牢固的最重要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为鼎盛的时期,期间约持续了四百多年。1357年初,爆发了为期十年的异族叛乱,导致域外商船不再靠港,外籍商客也不敢来泉经营,烜赫一时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逐步衰微。加之,明清时期接连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等保守性政策,导致泉州逐渐失去了海上对外商业贸易的优势,并且使得地方经济萎靡不振,在这种情形下,泉商文化显露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从元代末期至明清年间,泉州海疆一直处于不平静的状态。首先,在经历了日本南朝失败后,一些政客和武士为一己私利与走私的商人相结合,共同组成倭寇,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次,明朝在一统天下时,逃过朱元璋殄灭的残党都潜往周边岛屿继续与明王朝为敌,并与倭寇等势力相勾结,制造各种骚乱,对国家安全产生很大威胁。于是明政府下令施行“海禁”,一切海贸往来不再授权予私人,开始实行朝贡贸易。“海禁”政策前后持续了数十年,由其所引发的粮食危机,导致泉州人民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被迫冒禁令出海市贩,加之出海贸易能为其带来巨额利润,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私商贸易。这样的走私贸易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具有抗争性质的非自由贸易,表现出的是一种不畏权势的“爱拼敢赢”的拼搏精神。于是“爱拼敢赢”精神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渐渐成为泉州人攻坚克难的精神理念。

泉州地处我国的海防前线,国家对其投资极少,其经济一直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属于省内贫困地区,几乎全靠救济粮度日。但泉州人凭借爱拼敢赢的精神,在激烈竞争中抢抓机遇,大胆实践和积极探索,在先行先试中赢得主动,推动社会经济前进发展,短短几年,泉州在国内外声名鹊起。近二十年来,诞生了上万家的民营企业,聚集成了强劲的产业集群,为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心剂”,泉州也从一个沿海小城的产品会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明星,变身为驰名中外的“品牌之都”。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根据每个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准确把握可突破的项目,打造山海一体联动,促进各产业间协同合作,营造县域经济的良性竞争,激发多方位经济发展,打造品牌集群,成为提高泉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源”。泉州还曾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称号。在目前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为了立足泉州、创新发展,长期保持泉州昔日的品牌发展优势和竞争力,爱拼敢赢的泉州人从制度、技术、管理、市场等多方位进行企业创新,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泉商企业通过实质性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企业获得了标准内容确定的发言权和标准贯彻实施的主动权,如此既提高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推动自身的发展、壮大,也为行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爱拼才会赢》唱出了泉州人民不言放弃、敢拼敢赢的精神,凭借一股不轻易低头,不随便服输的干劲、闯劲、韧劲,泉州现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的璀璨明珠,熠熠发光。

三、敬恭桑梓共创著名侨乡

泉州人勇于闯荡海外,这在很大程度上地扩充了海洋文明所孕育的开放包容和爱拼敢赢精神。“泉州人稠山谷脊,虽欲就耕无地辟。”人多地脊、资源匮乏的资源环境,迫使泉州的先人们携妻子女、背井离乡去出海闯荡,寻找生存之路。特别近代以后,国家民族危亡,局势动荡,人们无以生计,越来越多人为了谋生被迫到海外艰苦创业,泉州也由此成为著名的侨乡。闽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五大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约1580万,其中80%以上分布在东南亚等与海丝之路密切相关的沿线国家,其中泉籍的华侨华人是全国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出家门的大批泉商们,不仅对其所到之处贡献出自己的所能,同时也在悄然推动着故乡泉州的发展与建设。吃苦耐劳的泉籍侨胞们推动了东南亚经济的兴起,心胸宽广的他们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开荒种地、挖沟掘渠、兴建港口、建筑城市,到处都有着着他们的心血、智慧、汗水与泪水,泉籍侨胞们对南洋一带地区的建设付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不仅如此,泉籍侨胞们对自己的故乡也献出力所能及的一切。“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桑梓”,海外泉商怀着感恩之心,对家乡进行的“实业反哺”,带动泉州各项产业的巨变。十几年来,泉州在福建省内的GDP名列第一,这与侨胞们不忘故乡,对泉州经济的拉动有直接关系。1979年至2015年初,35年来全市共接受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资总额过百亿,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3年超5亿元,2014年达到创纪录的5.2亿多元。其中,(泉州)晋江、南安两市每年接受侨捐额都保持在1亿元以上,南安市还成为全国唯一连续20多年侨捐超亿元的县(市)。

泉籍侨胞们飘洋过海,敬恭桑梓,将自己在异国他乡所奋斗的心血贡献给了家乡。他们心系故乡的公益事业,博施济众,筹资捐赠,时刻助力泉州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着90岁高龄的施金城先生,几十年来他时刻惦念故乡的教育事业,至今他的捐资累计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在安溪兴办了六所学校,有2万多名学子从中受益。他竭尽自己所能为故乡建设添砖加瓦,被誉为“安溪陈嘉庚”。另一位菲律宾华侨郑和平先生,这些年他捐助过的村落和校舍几乎遍布整个晋江。晋江市深沪镇运伙村是郑和平的故乡,在村里无论修路还是修桥,只要与乡亲们息息相关的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

资助故乡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外泉商返乡投资、反哺家乡所带来的资本、技术、市场等宝贵资源,这些都是泉州社会经济增强壮大的“源头活水”。他们是“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建设者,是泉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优势和宝贵的资源。因此,泉州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推动泉州与所在国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助力泉商们“走出去”,增加泉商文化的影响力,组成建设核心区的强大合力。

总之,泉州的商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我们不能把它当成文物陈列在博物馆里仅供人参观, 而是要让它走进市场,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在今后发展的一段历史进程中,泉州将紧紧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城市这一目标,大力推动产业、港口、城市建设,助力泉州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中再次腾飞。在这一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要弘扬泉州商业文化精神,让爱拼敢赢的精神引领更多泉州人埋头苦干,持续实干,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挑战,创新思路举措,打造“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

参考文献

[1]陈水德.泉商文化的核心精神——基于对海洋文明蕴涵的进取共赢精神的探析[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1)

[2]赖闽荣.传奇之泉商 腾飞之泉州[N].泉州晚报,2013-06-05

[3]张颖,叶华丽.泉州“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热[N].福建日报,2015-04-25

[4]黄兴华.海外华侨华人是福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巨大优势[J].福建理论学习,2015(4):26-28

[5]陈鸿鹏.福建泉州35年来接受侨捐超103亿元[N].福建侨报,2015-02-09

猜你喜欢

社会经济泉州
你要去泉州吗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福建泉州推进与印度金奈建立友城关系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节选)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简论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初期不稳定因素与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