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九卿考》增补

2016-04-16曾涧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重庆巴南400054

关键词:职官

曾涧(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重庆巴南400054)



《唐九卿考》增补

曾涧
(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重庆巴南400054)

摘要:《唐九卿考》是近年出版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唐代文史研究工具书,然也有遗漏。现根据有关传世文献资料及新出墓志,对《唐九卿考》及已有研究成果略作增补,以期是书更加完善。

关键词:《唐九卿考》;职官;增补

郁贤皓、胡可先两位先生所著的《唐九卿考》,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唐代文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研究唐代官制、人物以及政治、文化,很有用处,填补了学术上的一大空白,是唐代文史研究者必备之书”[1]。但是,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不断发现的碑志新证,决定了这项开拓性的学术工作是不可能十分完备的。近年来,有些学者撰文对该书进行了增补,如:曹鹏程《唐代大理寺研究》增补1人。胡可先、咸晓婷《〈唐九卿考〉订补》增补73人。刘思怡《唐宗正寺长官考》增补6人。顾士娟《唐代太仆寺研究》增补7人。牛红广《〈唐九卿考〉辑补》增补16人。周云《唐代太府寺研究》增补1人。然犹有未尽。笔者在阅读有关唐代文史资料时也略有所得,现不揣谫陋,依原书编次,整理成文,以供研究者参考。

1.太常卿于志宁贞观十八年(644)

令狐德棻《于志宁碑铭》:“(贞观)十八年,拜金紫光禄大夫,行卫尉卿,判太常卿事。······又以本官兼雍州别驾。廿一年,迁礼部尚书。”[2]611又见《金石录》卷二四。按近出《庞廓碑》,碑立于贞观廿年十月廿六日,志宁结衔为“金紫光禄大夫、行卫尉卿、检校雍州别驾、上柱国、黎阳县开国公”[3],知其时志宁已御任。

2.太常卿孙行则天时

徐彦伯《大周故太子中允孙公(行)志文并序》:“尝摄凤阁、鸾台、夏官三司侍郎,左台御史大夫,司礼卿。”[4]72久视元年(700)卒,春秋六十。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太常卿为司礼卿,神龙元年(705)复故,见《唐六典》[5],则行之为司礼卿,当在则天时。孙行,天授中为凤阁侍郎,见《旧唐书·孙思邈传》。

3.太常卿韦胜广德二年(764)

《金石萃编》卷七九《韦□题名》:“银青光禄大夫、守太常卿、使持节延州都督、侍御史、上柱国、岐阳县开国男韦□,以广德二年二□□七日越自师旅,将诣朝庭。”[6]1344李榕荫《华岳志》卷四[7]、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八[8],“韦□”並作“韦胜”。

4.大常卿崔彦昭懿宗、僖宗时

宋敏求《长安志》卷九靖康坊:“太子太傅崔彦昭宅”,注引《秦中记》:“靖恭崔公尚书为乐卿,自靖恭宅露冕从板舆入太常,观者乐之。”[9]310彦昭为太常卿,两《唐书》本传不及。

5.太常少卿于立政显庆元年(656)

欧阳棐《集古录目》:“《唐太子少师崔敦礼碑》,唐尚书左仆射于志宁撰,太常少卿于立政书。······碑以显庆元年十月立。”[10]273《宝刻类编》卷二,于立政、太常少卿,所书碑四,其三《太子少师崔敦礼碑》,显庆元年十月立[11]18419。按立正显庆元年夏为虢州刺史,见《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引《广古今五行记》,知其入为太常少卿在是年夏秋。

6.太常少卿崔枢元和元年(806)

《唐会要》卷一:顺宗,元和元年正月十九日崩,“七月,葬豐陵,谥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哀册文,礼部侍郎赵宗儒撰;谥册文,礼部侍郎崔汾撰;谥议,太常寺少卿崔枢撰。”[12]10崔枢为中唐名臣李晟之婿,见《通鉴》卷二三二。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为中书舍人、太子侍读,见《旧唐书·顺宗纪》(又见《顺宗实录》卷三、《元龟》卷八九)。《宝刻类编》卷五:“《宣州刺史崔衍碑》,从孙枢撰。元和三年立。”

7.光禄卿柳亨永徽元年(650)

《唐九卿考》卷三光禄少卿,著列柳亨名于贞观二十三年,並称诸书多误“光禄少卿”为“光禄卿”。实则柳亨既为光禄少卿,又为光禄卿。考《豆卢宽墓志》,永徽元年六月四日薨,陪葬昭陵,“仍令金紫光禄大夫、行光禄卿柳□监护”[13]118。《元龟》卷六二○:“柳亨为光禄少卿,贞观二十三年以修太庙功加金紫光禄大夫。”[14]1972疑此“柳□”即柳亨,贞观二十三年为光禄少卿,以功加金紫光禄大夫,至次年已迁光禄卿。

8.光禄卿殷令名显庆四年(659)

《唐九卿考》据《尉迟敬德墓志》(显庆四年四月),显庆三年十一月薨,仍令光禄少卿殷令名为监护副使,列殷令名显庆三年为光禄少卿。又引《全唐文》卷一五三李义府《大唐故兰陵长公主碑》:“以显庆三年八月□八日□疾薨于雍州万年县之平里第。······仍敕卫尉卿阎立行、光禄卿殷令名为副,监护丧事。”盖意令名显庆三年十一月尚为光禄少卿,是年八月“光禄卿”当为“光禄少卿”之讹。按兰陵公主卒时,《金石萃编》卷五二《兰陵公主碑》作“显庆四年八月□八日□”[6]877,而《昭陵碑录》卷中明确为“显庆四年八月十八日”[15],是兰陵公主之卒,当在显庆四年八月。考《宝刻丛编》卷九引《集古录目》:“《唐兰陵长公主碑》,唐吏部尚书兼知中书门下事李义府撰,······碑以显庆四年十月立。”[10]274《新唐书》卷六一,显庆四年八月壬子,中书令李义府“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是年八月乙巳朔,壬子为八日,是义府之得有碑上署衔,应在是年八月八日已后。由此可见,兰陵公主当薨于显庆四年,《全唐文》刊印之显庆三年误。令名显庆三年监护尉迟敬德墓葬时为光禄少卿,至显庆四年兰陵公主丧葬时已升职为光禄卿了。近出长安三年《殷仲容墓志》:“父令名,唐光禄卿、上柱国,袭建安县开国男”[16],正可与此印证。

9.光禄卿刘藏高宗、则天时

《刘默墓志》:“曾祖瑗,隋□骑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宋城县公。祖德裕,唐右武卫将军、上柱国、显武县男。父藏,唐将作少匠,司农、太仆、光禄卿,复州、抚州刺史、上柱国、义城县子。”[17]206圣历二年(699)二月卒,年四十七。

10.光禄卿裴□开元十七年(729)

《山右石刻丛编》卷六《庆唐观纪圣铭碑阴》题名:“检校光禄卿上柱国裴□”,“开元十七年太岁己巳九月己丑朔三日辛卯建”[18]。

11.光禄卿萧衡开元二十一年(733)

《金石录》卷二六《唐立梁宣帝明帝二陵碑跋》:“开元二十一年,其裔孙嵩追建。其前题‘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姓名已残缺。按《唐纪》:开元二十一年,韩休实为此官。然则此《碑》乃休之文也。《碑》后题‘金紫光禄大夫、行光禄卿、驸马都尉’,而姓名亦残缺,盖嵩之子衡也。”[19]《舆地碑记目》卷三“荆门军碑记”,《后梁宣明二帝碑》,唐韩休撰[11]18550。考《旧唐书·萧嵩传》:开元二十一年二月,“玄宗遣嵩择相,嵩以右丞韩休长者,举之。”休之入相,既为嵩举,承情作碑,亦人之常情。

12.光禄卿卢知远肃宗、代宗时

《卢翊墓志》(贞元廿三年):“祖知远,银青光禄大夫、资州刺史、光禄卿。”[20]1935知远天宝八载(749)为襄阳郡司马,见《卢复墓志》[20]1639。

13.光禄少卿刘正□景云二年(711)

《唐会要》卷六五:“(光禄)少卿,本一员,景龙二年十一月四日加一员,以刘正为之。”[12]1334同书又载景云二年十一月四日同日增置卫尉、鸿胪、宗正少卿各一员,知“景龙二年”,实乃“景云二年”之讹。

14.光禄少卿张埱天宝时

《张埱墓志》:“迁符宝郎······家艰去职,礼终,授河南功曹,换京兆府法曹,历蓝田令、金部员外郎、太子中舍人、光禄少卿。······乃拜给事中。”[21]天宝十三载三月卒,春秋卌四。张埱为盛唐名臣张说之子,天宝十三载(754)自给事中贬宜春郡司马,见《新唐书·张说传》。

15.卫尉卿豆卢宽(卢宽)贞观元年—三年(627—629)

《豆卢宽碑》:“(武德)九年,授殿中监······贞观二年,转卫尉卿······三年,除礼部尚书。”[13]118永徽元年薨,年六十九。考《元龟》卷九百九十一:“(武德九年)九月丙戍,遣殿中监卢宽、将军赵绰送突厥还蕃。”[14]3990卢宽即豆卢宽,高祖改其姓为卢氏,永徽中复,见《旧唐书·豆卢钦望传》。证知宽武德九年九月尚为殿中监。复考《旧唐书·太宗纪上》:贞观元年九月辛酉,“中书令、郢国公宇文士及为殿中监。”[22]33《新唐书·宰相表上》同。则宽之转卫尉卿,必在贞观元年九月士及任殿中监前,《碑》之“贞观二年”,当为“贞观元年”之讹。

16.卫尉卿陈贤德约高宗时

《晋州刺史白府君妻陈氏志》:“曾祖叔达······祖贤德,皇卫尉□。□□邦家,允光棘署之列。”[17]320墓主天宝六载(747)十一月卒,春秋六十有五。“棘署”为九卿之通称,“卫尉□”即“卫尉卿”。《新唐书》卷七一下:陈叔达相高祖,子“贤德,水部郎中。”《姓纂》卷三:“贤德,水部郎中、汾州刺史。”《崔望之墓志》(大历十二年):“太夫人颖川陈氏侍中叔达之孙,汾州刺史贤德之女。”[23]

17.卫尉卿赫连梵约则天时

《赫连钦若墓志》:“皇考梵,刑部郎中、卫尉卿、邠州刺史。”[4]132墓主开元十七年(729)卒,春秋六十七。按赫连梵为司勋员外郎,见《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八,其时约在高宗末、则天初,则为卫尉卿约在则天时。

18.卫尉卿裴思谦乾符三年(876)

《旧唐书·僖宗纪》:乾符三年六月,“以凉王傅分司裴思谦为卫尉卿”[22]696。《新唐书》卷七一上:“思谦字自牧,左散骑常侍兼大理卿。”

19.卫尉少卿萧仲豫开元前

《萧遇墓志》:“高祖钧,皇朝中书舍人、弘文崇文馆学士,赠常州刺史。学士生国子监丞、赠吏部尚书曰灌。尚书生卫尉少卿、绛州刺史曰仲豫。绛州生太府少卿、彭州刺史、赠秘书监、彭城县开国男曰晋。······以贞元十三年三月十六日终于兴化里之私第,享年七十一。”[17]426《新唐书》卷七一下:“仲豫,绛州刺史。”乃玄宗开元时宰相萧嵩之兄。

20.宗正少卿独孤瑛约贞观时

《独孤法王墓志》(永徽三年十月):“曾祖善,周柱国、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冀定等十二州诸军事、莱国公。祖祥,隋梁州刺史。父瑛,宗正少卿,鼎观饶汴定洛六州诸军事,六州刺史。”[17]91夫人贞观廿三年十月卒,春秋廿有九。《杨守澹墓志》(龙朔三年):“夫人河南独孤氏,洛定二州刺史、冠军公瑛之第二女也。”[17]132《元和姓纂》载独孤善,“隋河内公。孙暎,司勋郎中、洛州长史”[24]。独孤暎即独孤瑛,“暎”当为“瑛”误。

21.宗正少卿李甚夷乾符时

《金堂公主墓志》:“乾符□年二月二十六日薨,享寿六十四。······命宗正少卿李甚夷、宗正丞李夷遇,持节册赠凉国大长公主,谥曰定康,礼也。”[25]《新唐书》卷八三,穆宗女“金堂公主,始封晋陵。下嫁郭仲恭。薨乾符时”。

22.太仆卿刘藏高宗、则天时

依据见9。

23.太仆卿张思廉约则天时

《张仲晖墓志》:“曾祖□(万)岁,皇金紫光禄大夫、行太仆卿。祖思廉,皇太中大夫、行太仆卿,赠太子詹事。父景顺,皇太中大夫、守太仆卿。”[26]646天宝十二载卒,年五十。《唐会要》卷七二,贞观初张万岁为太仆卿,注云:“张氏三代典群牧,恩信行于陇右。”[12]1543正可作为墓志注脚。又考《唐会要》卷六六:“仪凤三年十月,太仆少卿李思文,检校陇右诸牧监使,自兹始有使号。其后苏幹、夏侯亮、阳道昕、张仁德、张思廉、宗元爽、周履冰、魏元忠······相次为之。”魏元忠长安元年(701)十月为群牧大使,见《新唐书》卷六一,思廉之为陇右诸牧监使当在此前,司职太仆疑即在武后时。

24.太仆卿张景顺开元中期

依据见23。《唐九卿考》列张景顺开元十三年(725)为太仆少卿,副王毛仲,其为卿当在此后。

25.太仆少卿萧遇贞元时

《萧遇墓志》:“拜主客员外郎,转屯田郎中,出为信州刺史,入授司封郎中、国子司业、太仆少卿。以贞元十三年三月十六日终于兴化里之私第,享年七十一。”[17]426《萧澈亡女墓志》(元和十□年):“王考讳遇,皇国子司业、太仆少卿。”[17]488按萧遇大历八年(773)为太原府司录参军,见《萧遇故夫人卢氏墓志》[17]377。

26.大理少卿郑仁恭开耀元年(682)前后

《郑肃墓志》:“公讳肃,字仁恭,荥阳开封人也。······寻为司平大夫,拜司刑大夫······除大理正,俄迁少卿······又迁刑部侍郎。”[20]712永淳二年(683)卒,年七十六。仁恭调露元年(679)为刑部郎中,见《通鉴·考异》引《实录》,其为大理少卿约在开耀时。

27.大理少卿皇甫文备长寿二年(693)

《皇甫文备墓志》:“长寿二年七月,墨制······起复司刑少卿。······九月,又加正议大夫、检校秋官侍郎。十月,奉制······重守司刑卿,旋除营缮少匠。······万岁通天二年,迁守邛州刺史、使持节诸军事。”[20]1035长安四年卒,春秋七十三。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司刑少卿为大理少卿,知文备长寿二年七月为大理少卿。碑云“重守司刑卿”,“重守”,盖再为之,文备前为司刑少卿,再为者当也为司刑少卿,碑云“司刑卿”者,乃“司刑少卿”之讹脱。李峤《授皇甫文佾营缮少监制》:“正议大夫行司刑少卿皇甫文佾······可行营缮少监,散官如故”[2]1081。《唐九卿考》谓“文佾”为“文备”之误,甚是。制云由司刑少卿授营缮少监,既可校《墓志》“卿”为“少卿”之脱,又可与《墓志》互证。曹鹏程增补文备为大理卿[27],未洽。盖文备两为司刑少卿,一在长寿二年七月至九月,二在长寿二年十月至天册万岁元年(695)。《唐九卿考》仅列文备天册万岁元年为大理少卿,欠确。

28.大理少卿程药玉约玄宗时

《赵君妻程氏墓志》:“曾祖唐大理少卿药玉,药玉生扬州高邮令楚琼,楚琼生长安令绎,夫人长安公之元女也。”[17]474元和十年(815)正月卒,年六十有二。

29.大理少卿韩复武宗前

《韩复墓志》:“拜安州刺史······历国子司业、太府少卿、大理少卿、洋州刺史。辞郡经岁未得官,舅左散骑常侍公权见宰座,······除舒州刺史,中谢,时言毕,拜不就列,改授左庶子,人谓之美拜。无何有疾······以至大中五年(851)六月十八日捐馆,享年六十九。”[28]韩复,元和十二年(817)为唐随节度使掌书记,见《张士陵墓志》[20]2022。“左散骑常侍公权”,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公权大中二年任上,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七四《太子太傅赠司徒刘沔碑》。

30.大理少卿柳知微咸通十二年(871)前

《集古录目》:“《唐孔岑父碑》,唐太子少傅郑絪撰,前大理少卿柳知微书。······碑以咸通十二年立。”[10]116知微大中四年(850)为富平县尉,见《颍川陈氏墓记》[20]2285。

31.鸿胪卿吴思谦开元七年(719)

《元龟》卷九七四:开元七年“六月丁卯,靺鞨渤海郡王大祚荣卒,赠特进。······遣左监门率上柱国吴思谦摄鸿胪卿持节充使吊祭。”[14]3873又见《通鉴·考异》引《实录》。

32.鸿胪卿田宾庭开元十七年(729)

《山右石刻丛编》卷六《庆唐观纪圣铭碑阴》题名:“试鸿胪卿柱国田宾庭”,“开元十七年太岁己巳九月己丑朔三日辛卯建”[18]。宾庭,开元中为光禄卿,见两《唐书》本传。开元廿八年为京兆少尹,见《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志》[23]。又《韦济墓志》:“春秋六十七,以(天宝)十三载十月十一日终於京城之兴化里第。······其所游者,若吴郡陆景融、范阳张均、彭城刘升、陇西李升期、京兆田宾庭、陇西李道邃、己之族子岘、河东裴侨卿、范阳卢僎等,皆一时之彦也。”[26]654

33.鸿胪卿李琳约天宝时

《窦希瓘神道碑》(大历七年):“次女适鸿胪卿、嗣宁王琳。”[29]琳为让皇帝李宪子,天宝三载(744)二月封嗣宁王,见《旧唐书·玄宗纪下》。《旧唐书》卷九五本传:“历秘书员外监。从玄宗幸蜀郡,至德二载卒。”

34.鸿胪少卿于知几乾封元年(666)后

《李志墓志》:“解褐赵王府典籤,时年十九。······转扶风尉,历渭南鄠县两尉。······当是时,屡下明制举贤良方正,为鸿胪少卿于知机所举······以甲科除乾封尉。”[4]86墓主久视元年(700)卒,年六十七,上逆推之,释褐之年为永徽三年(652)。检《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乾封元年,高宗封岳,析长安以置乾封,长安元年废,乃于岱山下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属兖州。”是知机为鸿胪少卿、李志制举登科除乾封尉,当在乾封元年(666)以后。《唐九卿考》引《姓纂》卷二,“知机,太仆少卿,怀德公”,署知机名于太仆少卿下,列待考录,今知仕于高宗时。

35.鸿胪少卿于知微(于辩机)景云二年(711)

姚崇《兖州都督于知微碑》:“景云二年,封□海郡公。又检校鸿胪少卿······僶俛承恩,斯须罢职。以□□二年六月廿五日,薨于长安常乐之里第,春秋七十九。”[2]921《於潜主簿元氏于夫人墓志》(开元十三年):“祖辩机,银青光禄大夫、皇唐旧宠,出镇唯杨,行大都督府长史,除太仆卿、鸿胪二少卿。”[17]268《全唐文》卷二三七于知微小传:“景云二年,进封公,检校鸿胪少卿,太极二年卒。”于知微,字辩机,见《新唐书》卷七二下。《唐九卿考》卷六“太仆少卿”名下列于知微,失收鸿胪少卿。

36.鸿胪少卿桓臣范开元中

《桓臣范墓志》:“转瀛州刺史,以疾辞免。寻授宁王府长史,即拜鸿胪少卿······帝惜而不遣,允寄腹心,遂除右卫将军。”[30]开元二十四年卒,年六十四。《会稽掇英总集》卷十八:“桓臣范,开元三年二月,自殿中少监授,改瀛州刺史。”

37.鸿胪少卿段文楚大中十年(856)

《长安志》卷七崇义坊:“赠太尉段秀实宅”。注:“德宗所赐。宣宗大中十年,诏秀实崇义坊宅诸院典在人上,计钱三千四百七十五贯,宜赐庄宅钱收赎。仍令鸿胪少卿段文楚追贴舍人计会。”[9]362文楚为秀实孙,大中十二年二月,由邕州刺史迁右金吾卫将军,见《旧唐书·宣宗纪》。

38.司农卿扶馀隆乾封元年(667)

唐高宗《祭告孔子庙文》:“维乾封元年岁次景寅二月戊戌朔二日己亥,皇帝遣司稼正卿扶馀隆以少牢之尊,致祭先圣孔宣父之灵。”[2]77又见《金石萃编》卷五五《赠泰师孔宣公碑》碑阴《乾封祭文》[6]926。《新唐书·百济传》:“义慈病死,赠卫尉卿,许旧臣赴临, 诏葬孙皓、陈叔宝墓。授隆司稼卿。”扶馀隆为百济王子,其墓志见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四编》卷三[31]。

39.司农卿刘藏高宗、则天时

依据见9。

40.司农少卿萧龄之贞观初

《萧龄之墓志》:“贞观元年,诏为山南道观风俗大使。······拜司农少卿,······加散骑常侍,五年出为深州刺史。······春秋七十,以显庆元年正月十四日遘疾薨于私第。”[32]《萧璿墓志》(开元五年):“祖龄之,皇朝散骑常侍、司农卿、邵浙华三州刺史、黔广二府都督、方阳县开国男。”[17]245“司农卿”当为“司农少卿”之讹。

41.司农少卿贾敦颐贞观中

《贾敦颐墓志》:“又除洛州大都督府司马。化洽王畿,功最天下。入为司农少卿。以文武周才,出内惟允,又历沧瀛蒲三州刺史。······春秋六十有九,以大唐显庆元年七月七日薨于位。”[33]《旧唐书·贾敦颐传》:“贞观中,历迁沧州刺史······二十三年,转瀛州刺史。”

42.司农少卿杜知谨则天时

《杜知谨墓志》:“年卅有二,以门资为郎,授利州司户参军。······正授司农少卿兼知地官侍郎、尚方少监。······拜使持节邢州诸军事、邢州刺史······春秋六十,长安四年(704)岁次甲辰四月景辰朔廿五日庚辰无禄于州之官舍。”[17]220墓主卅二入仕,即仪凤元年(676)。

43.太府卿萧钦贞观十九年(645)

《金石萃编》卷四六《太宗祭比干文》:“维大唐贞观十九年岁次乙巳二月己亥朔廿日戊午,皇帝敬遣太府卿萧钦、宗正少卿驸马都尉长孙冲等,持节以少牢之奠,祭殷故少师比干之灵。”[6]789《旧唐书·太宗纪下》:贞观十九年二月,“赠殷比干为太师,谥曰忠烈,命所司封墓,葺祠堂,春秋祠以少牢,上自为文以祭之。”

44.太府卿萧璿开元初期

《萧璿墓志》:“于是加公银青光禄大夫,授广州都督,兼摄御史大夫,知岭南道按察使,兼管内经略使。······考终举善,结课居多。于时天府择卿,河都分守······拜公太府卿,兼知东都留守,更读内侍,参典文章。······是用擢为左散骑常侍,仍兼留守。······是用命公为京兆尹。······享年六十有六,以开元五年五月四日,薨于河南府之官舍。”[17]245萧璿,开元四年为京兆尹,见《元龟》卷一一三。

45.太府少卿宋世则(宋则)武德五年(622)前

《宋世则墓志》(咸亨元年):“公讳世则,字叔规。······武德元年除长安县丞。······俄而拜内史舍人。······寻除太府少卿,······以武德五年拾月参日终于永嘉里第,春秋五拾有贰。”[17]146-147《宋道感墓志》:“父则,皇朝内史舍人、太府寺少卿。”[17]152咸亨元年(670)卒,年五十二。“宋则”即“宋世则”,因讳而省。

46.太府少卿李畅开元元年(713)前

《李畅墓志》:“转太子中舍人······检校太府少卿······出摄怀州别驾······朝庭知其屈也,旋拜太子率更令。······出为虔州刺史。”[26]519开元十八年(730)卒,年五十二。《通鉴》:开元元年“九月壬戌,以(李)峤子率更令畅为虔州刺史,令峤随畅之官。”又见两《唐书·李峤传》。

47.太府少卿萧隐之天宝初

孙逖《授萧隐之御史中丞仍充东京畿采访等使制》:“中大夫、检校太府少卿、东都和籴等使、护军萧隐之······可行御史中丞,仍充东京畿采访处置使,兼充和市、和籴等使。”[2]1384又见《文苑英华》卷三九三。隐之天宝五载(746)正月为御史中丞,见《元龟》卷一六二。

48.太府少卿郭锜元和十四年(819)

《郭锜墓志》:“粤元和十四年三月廿九日,亚太府卿太原郭公殁于位。······享年卌有七。”[34]乃汾阳王郭子仪之孙,郭曜之子。

49.大府少卿韩复武宗前

依据见29。

参考文献:

[1]卞孝萱.填补空白,有功文史——评《唐九卿考》[J].书品, 2004(4): 44-47.

[2]董诰.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3]李雪芳.新见唐代《庞廓碑》考释[J]. 文博, 2011(6): 52-55.

[4]赵文成, 赵君平. 新出唐墓志百种[M]. 杭州: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0.

[5]李林甫. 唐六典[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2: 394.

[6]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册[M].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7]李榕荫. 华岳志[M]. 道光辛卯刻本.

[8]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十四册[M].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79: 10555.

[9]宋敏求. 长安志[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3.

[10]陈思. 宝刻丛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11]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四册[M].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12]王溥. 唐会要[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13]张沛. 昭陵碑石[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3.

[14]王钦若. 宋本册府元龟[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15]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十五册[M].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79: 10735.

[1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唐殷仲容夫妇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 2007(5): 18-30.

[17]赵力光.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4.

[18]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册[M].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15041.

[19]赵明诚撰. 金文明校证. 金石录[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50.

[20]周绍良. 唐代墓志汇编[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1]赵耀辉. 新见唐徐浩书《张埱墓志》考[J]. 青少年书法, 2014(4): 45-49.

[22]刘昫.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2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95(8): 37-53.

[24]林宝. 元和姓纂[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4: 1458.

[25]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唐郭仲恭及夫人金堂长公主墓发掘简报[J]. 文物, 2013(2): 13-19.

[26]周绍良.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7]曹鹏程. 唐代大理寺研究[D].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2008: 66.

[28]赵力光. 新出柳公权撰《韩复墓志》考释[J]. 文物, 2009 (11): 91-96.

[29]李明, 刘呆运. 唐窦希瓘神道碑研究[J]. 考古与文物, 2014(5): 95-102.

[30]杨作龙, 赵水森. 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96.

[31]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九册[M].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2: 14240.

[32]杜文玉. 唐史论丛·第十一辑[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9: 383-385.

[33]黄吉军, 田建红. 唐洛州刺史贾敦颐墓志浅析[J]. 洛阳考古, 2013(2): 93-95.

[34]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唐太府少卿郭锜夫妇墓发掘简报[J]. 文博, 2014(2): 10-16.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Supplement to A Study of Nine Chamberlains In Tang Dynasty

ZENG Jian
(Chongqing West Human Resources Co., Ltd, Banan 400054, China)

作者简介:曾涧(1963-),男,重庆九龙坡人,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职员。

收稿日期:2015-12-18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6)02-0068-07

猜你喜欢

职官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长沙国职官建置论考
研究两汉三辅政区、职官与人口的成功之作
——《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评介
金代职官犯罪与刑罚述论
卜辞所见商代王室职官名刍议
敦煌荣亲问题新探
晚清广州府巡检司的地域分布特征初探——以《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的记载为中心
浅析明朝西藏地方的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职官制度
三国时期军事机构及职官
隋朝军事机构与职官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