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阿图医生看青年医生如何提高专业素养

2016-04-16余可谊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众形象北京协和医院信任

文/余可谊



从阿图医生看青年医生如何提高专业素养

文/余可谊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自《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创刊之日起,北京协和医院的青年医生和我们共同策划了栏目“医学新青年”,用温暖的笔触讲述青年医生成长的故事。“医学新青年”微信号是北京协和医院团委与青年工作部成立和运营的品牌项目,正式创立于2014年6月,由北京协和医院部分青年医护人员、行政人员代表组成,倡导医学界的青年人做有理想、有大爱、有勇气、有远见、有担当的医学新青年。目前,品牌下设项目有:“医学新青年”微信公众号、青年医师跨界沙龙MED TALK、医学青年游学活动MED TOUR 、“书香协和”读书会等。品牌宗旨是:挖掘医学更多可能,让医学更有温度。欢迎广大医学青年加入,一起探索未来医学!

美国英联邦基金会主席、卫生保健政策专家大卫•布鲁曼瑟尔(David Blumenthal)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萧庆伦(William Hsiao)在2015年4月2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来自东方的教训——中国医改困局》,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作者认为来自中国很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医生的专业主义精神,作为一个保障现代医疗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石,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创收入、图生存”的市场化医院运营机制下,中国的医生们没有“专业主义精神”的历史和传统作为内心的支撑,也没有独立的行业协会可以去作为外部依靠。中国的医生在过去的20年间丧失了医生应该具有的“高质量、可信赖、专业化的医生公众形象”,公众普遍认为医生把自己经济福利置于病人的利益之上。

不管我们是否接受美国学者的批评,我也相信国内有很多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医生,但中国医生缺乏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这是难以否认的现实,也是过去中国市场化导向的医改的一大遗产,要全面扭转这个观念并不容易。

换句话说,缺乏良好的社会公众职业形象是青年医生必须面对的现实,他们没有参加工作或者刚刚工作就必须背负这样的历史债务,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平的。但青年医生不必自怨自艾,顾影自怜,我们唯有接受现实,面对挑战,以勤奋和努力、以对病人的关爱、以自身的专业素养(Professionalism)重新赢得大众的信任。

著名的阿图医生就是一个可供青年医生学习的典范,他的著名的医学三部曲《医生的精进》《医生的修炼》《最好的告别》是青年医生加强人文修养、提高专业素养非常好的学习书籍。阿图医生写出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医学人文出版物,不仅展示了他个人良好的专业素养,也为美国医生的社会公众形象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阿图医生三部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优秀的医生时时刻刻在思考着自己职业的本质。从他作为一名实习医生开始,他就记录自己成长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案例,包括去印度参观乡镇医院医生如何用腹腔镜修补消化性溃疡穿孔、阅读医学史谈到产科的Apgar评分,乃至一些禁忌的话题如医生是否应该协助执行注射死刑,他都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从医学人文和专业素养的角度去解读这些故事,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他关于医学的认知,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从阿图医生长期的思考和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生“专业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过程。它是在你作为一个医学生的时候播种,然后在作为一个实习医、住院医、主治医过程中慢慢长起来。它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你职业生涯中最可信任的伙伴,为你赢得声誉、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你坚持下去。它不是一种知识,而更像一种智慧,你必须从内心去追求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嘴角边。专业素养就是一种修炼,在我们还是医学生、住院医师的时候它是外在的规范,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行业协会的督导也必不可少,但最终它应该转化成我们的职业习惯与本能。

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坚持病人利益至上、公众利益至上。我们不能辜负病人的信任、大众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我们执业必备的基石,我们要格外珍惜这种信任。

从阿图医生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的另外一个可贵的品质就是坦率。作为一名医生,不仅拥有专业知识,也应该诚实和正直,勇于承担责任,并在压力下能自我调节且应对有道。阿图医生反复强调医学的不确定性,并且在书中勇敢地展示自己从医生涯中不完美的表现。这是真实的,公众也是能够理解的。相反,国内在进行医学人物报道的时候,尽量塑造完美的形象,把医生刻画成近佛近仙的境界,总是能够创造奇迹。这一方面不够诚实,另一方面也让公众对医学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反而对医生的公众形象是不利的。医生应该是敬畏生命的,他在努力地为病人与病魔争斗,但并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好的结果,绝大部分医生只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通人。

作为青年一代的医生,我们必须面对医生公众形象不够理想的现实,我们努力去做好自己,而且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医生整体的形象。但外在的形象不是刻意营造就能塑造出来的,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我们要自律、自省,我们要真正从内心坚持患者利益至上,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最终改变我们的社会公众形象,重新赢得大众的信任。路漫长,且行且珍惜我们的医生职业生涯。

猜你喜欢

公众形象北京协和医院信任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分层培养小组模式运行情况的评估与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网络语境中警察身份认同初探
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研究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招收进修医师通知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招收进修医师通知
信任
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公众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