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同行 差别竞争,错位发展

2016-04-16

纺织机械 2016年3期
关键词:泰坦纺机智能化



看同行 差别竞争,错位发展

纺机企业多元化思路扫描

调研过程中,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新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对于转型,我们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事实上,处于这样状态中的企业不在少数,从初入“新常态”下的“等”“看”,转变为了主动应战,找方法加快转型,纺机企业正在奋力寻找差别化的发展方式。谈及转型,企业的思路各不相同,在发展路径选择方面,大都抱着错位发展的理念来打造企业的特色和优势。当然,对于当下热推的“智能化”大家的认知非常统一:大势所趋,必须跟进。

宁波慈星 玩High机器人

宁波慈星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军手机里存放着各种机器人信息,从机器人参与的大众节目视频资料,到用自己的机器人产品设计的微信表情,无不透露出他对于机器人的热爱。作为宁波慈星股份中机器人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李立军的热情自然源于他对机器人业务未来发展的信心。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在电脑针织横机领域中的行业地位自不必说,该公司董事长孙平范可算是针织世家出身,从祖辈到他一直奋斗在这个领域中。他对于慈星主业的态度十分明确:必须用心做好。基于这样的想法,慈星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跟随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产品创新。这几年企业在在智能鞋面机和无缝内衣机的产品研发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目前企业在“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推出了自动化针织生产线,在企业展厅,从3D扫描,到织造、再到运输,以及后期的成品整理,慈星不仅大幅提升了各个工序的技术水平,还通过资源整合,将一些辅助工序融入其中,由此带给了针织企业更为高效、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同样,慈星也十分关注劳动力十分密集的制鞋业,目前,他们也推出了自动化制鞋生产线。

在慈星以智能化为方向的创新发展路径中,机器人成了其中十分关键且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这也是慈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事实上,从前两年慈星首次推出机器人后,很多人觉得慈星在做秀,今天看来,这项业务的拓展不仅仅提升了慈星主业的竞争力,也让他们开拓了发展思路,将机器人业务不断布局到更多领域中。

据介绍,目前慈星机器人业务不仅涉及工业机器人,还包括了服务机器人,并已经推出了能够陪护儿童的机器人,未来还将涉足服务于老人、助残等方面的机器人。2015年,慈星在机器人业务上取得了0.9亿的经营业绩。可以想象,在大力倡导智能制造的当下,慈星此举无疑是应景的,再加上创新力度不断加强,赢得市场是只是时间的问题。据悉,慈星目前已经研发出了3D缝制机器人,曲面缝制优势凸出,从当前国内市场的相关产品情况来看,慈星这款设备面向市场推出后一定会改变这一领域的业态,会让终端用户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泰坦纺机 多维推进 迎战新常态

从1986年走到今天,泰坦纺机在行业人心里一直都是波澜不惊的状态,很像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新给人的感觉。调研中座谈中,陈其新就企业当前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进行了介绍,虽然这么多年来,泰坦的多个产品都已经拥有了稳稳的市场占有量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但陈其新仍旧是淡淡地描述这一切,没有对成绩的骄傲,更没有对发展环境的困惑和抱怨,更多的是务实地推进各个业务板块的产品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工作。

目前,泰坦纺机的产品涉及四大事业部,包括:纺纱设备、织造设备、加捻设备以及染整设备。事实上,在历届纺机展中,我们都能看到泰坦会有一系列新产品推出,让人们感受到泰坦一直在默默奋斗着。

多年来,泰坦的设备领域不断增大,至于如何布局产业,陈其新表示,对于未来的发展,企业都会觉得难以把握,但依靠创新找路径是毋庸置疑的。泰坦作为一家成熟的企业,多变的市场需求,则让泰坦学会了多品种共同推进,以此来平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通过精细化制造不断提升着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在科技创新上的步伐,泰坦从不敢懈怠,持续增加的专利技术支撑着泰坦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

很多企业都很注重产品技术的储备,泰坦也一样。陈其新表示,目前,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产品,大都是多年技术储备的结果。虽然这两年行业发展环境不太乐观,但泰坦会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从被动转向主动。据悉,2016年泰坦将会进行物流系统得智能化改造,跟上行业发展节奏。

远信 用一流标准强大自己

浙江远信印染机械有限公司这两年的发展速度让很多行业人吃惊,这个后整理设备的后起之秀为何能如此高调地出现在行业里是很多人的疑问。

调研组走进远信工厂便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远信的厂区环境让人想起了那些欧洲企业,很美。人们评价一些事物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标准,细节能看出很多东西,从办公环境,到厂区环境,再到车间环境,让很多到访的人感到高大上。到车间放眼望去全部都是一流的进口加工装备,这让整个车间显得利落整洁,机器人的作业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智能时代真的到来了。

让公司总经理陈少军感到骄傲的不仅仅是高配的加工车间,其生产的定型机水平更让他信心满满,从材料到加工,再到整机技术,无不是陈少军心中的远信竞争力。

陈少军一直有着布局全球的想法。就在前不久,远信在德国设立了自己的工厂,专门用来生产远信定型机用零配件,在他看来,此举意义非常:那里有良好的材料资源,也有优秀的产业工人,且这些产品将会使远信的设备更有竞争优势,此外,优越的政策也将给远信的海外工厂带来众多利好。谈及市场状况,陈少军表示,2015年,远信营业额超过4亿,销售状况良好,而今企业的订单也已经排到了7月份,每个月要有15台的加工任务。就在三月初,远信又赢得了广东的一个大订单。“2016 年,远信将建成一个拥有50个优秀行业人才的五星级研发中心,持续加大研发力度。”陈少军表示。

日发纺机 细分市场 错位发展

目前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浙江、山东和安徽拥有了三个制造基地,山东日发致力于打造势无梭织机制造基地,安徽日发则要成为高端纺纱、倍捻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而刚刚在2016年2月在浙江新昌奠基的智能纺织装备产业园,则将在针织、紧密纺、直捻机、卷绕机以及自动穿经机械等方面提升日发纺机的产品和技术。

从这两年日发要做喷水织机,到现在涉足针织机械,很多行业人都在观望,日发到底在干什么?也有不少人质疑日发的举动。

在中纺联“智能制造与协同创新”调研组对其进行走访时,该公司董事长何旭平将日发的发展思路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日发纺机在产品选择上从不盲目投入,每一个产品的出现都是经过企业详细调研、分析而诞生的。“在浙江嵊州有一大批作坊式的加工企业,他们目前在用的设备大都是小剑杆。在过去,小剑杆对于该地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这样的设备已经无法更好地适应地区的产业发展了,地区的企业主们正在等待升级设备,首选自然是性价比高的喷气织机。”何旭平一语道出了日发的思路和寻找市场的方法。

若说做织机,行业人心里都有数,论品牌和技术水平,不少国际大牌企业都是国产设备的有力竞争对手,再加上国外设备由于汇率原因形成的价格优势,也在挤压着中国织造设备的市场空间。不过,日发有自己的做法。“虽然大家都在做同一类设备,但是,日发会在这样的状况中找到错位发展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些国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在产品适用性上做文章,他们宽幅织机是短板,那么我们就在窗帘、家纺等产品上做足文章。”何旭平表示,在设备适用的不同门幅产品方面,企业就有赢的市场的机会。从现实来看,日发确实找到了,也做得非常好。

对于“智能化”,日发也早有准备,山东日发所打造的世界最大的无梭织机制造基地,让企业在织造设备技术上创新不断,除了单机智能化,企业还打造出了智能化织造车间。“目前,日发纺机与临清三和以及新野纺织等企业合作,建立起了智能织造车间”。看来,在织造领域,日发已抢到了先机。

企业到底好不好,设备做得到底行不行,市场说了算。据介绍,2015年,日发纺机的销售额约10亿元。这个数字在众多企业喊难的状况下,显得很难的。面向新的一年,何旭平同样信心满满“我们在2016年的销售收入可能还会增长30%。因为目前企业包括喷气织机在内的几大类产品的市场销售都不错,我们通过对细分市场的把握,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与此同时,日发的新产品如喷水织机和针织机械也将在新的一年发力。”

猜你喜欢

泰坦纺机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土卫泰坦终于“露峥嵘”
狼蛛太委屈
世界上最长的蛇
海蜃少女(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