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礼乐教育中的巧设情境策略研究

2016-04-15蒋月

成才之路 2016年9期
关键词:快乐教育礼乐幼儿

蒋月

摘 要:从角色扮演,潜移默化;故事浸染,激活共鸣;师生同歌,尽享快乐三方面研究,指出巧设情境可以让幼儿礼乐教育春风化雨,收获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巧设情境;幼儿;礼乐;快乐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9-0015-01

幼儿礼乐的教育应该是活泼、主动的,学生可以自由地领略课程的魅力。不在于全盘托出和授予,而在于相机启迪和诱导,使学生进入一种自己寻究、辨析和历练的境界,不被知识捆绑,快乐学习,此为“教是为了不教”的真正核心。幼儿的教育对学生初期价值观的影响十分重要,教师要学会牵手并保证安全的同时做好放手的准备。而通过巧设情境,可以把礼乐知识生动化、柔性化,让学生们用积极的心态去沐浴礼乐春风。

一、角色扮演,潜移默化

角色扮演是让学生融入课堂的有效途径,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和传统的“过家家”结合,教师再涂添一点教育色彩,他们学习起来会更深刻。角色的选择要适当,既要考虑教育意义又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在不断地角色转换和交流中,礼仪之根就会潜移默化地种植在他们的心里。

比如,在一次礼貌用语的教课当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于“谢谢”“对不起”“您好”等基本的待人礼仪理解并不深入。于是,教师在课上安排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动,对学生们说:“小朋友们,大家好,接下来咱们来一起做个游戏,老师来扮演警察叔叔,然后其他小朋友扮演一个迷路的孩子,现在大家要逐一向警察叔叔寻求帮助找到妈妈,谁最有礼貌我就给他一个大红花作为奖励。大家赶紧开动脑筋,想想怎么问吧?”学生们对于此类游戏的兴趣非常高,有个小男孩跑过来说:“老师,不,警察叔叔,我迷路了,需要您的帮助。”教师给出了路线后,他就兴冲冲地跑了……经过全班学生的挨个询问,教师却一朵红花都没有给出。在学生们非常诧异时,教师告诉他们:“小朋友们,让人帮忙先问‘您好,人家帮完要说‘谢谢,这些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你们。”大家默许地点点头。接着,教师又让他们两两一组再次扮演,果然效果好了很多。适当的角色扮演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有灵气,如果教师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硬灌礼乐文明,不仅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还会与学生之间产生代沟。

二、故事浸染,激活共鸣

幼儿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并不是特别强,很容易分心,有趣的故事则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抓住他们的注意点,效果非常好。

故事的选择要契合学生们的心灵需要,不能太深奥也不宜过分泛泛。《弟子规》《三字经》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心灵发展的书目,但是此类图书大多是难懂的古文,较为生硬,并不适合直接诵读给他们。因此,教师在教课中可选择把古文中的教育内容二次创作成生动的白话故事。比如,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还有“窦燕山,有义方”等很多名句,教师可以和其他老师一起再编辑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这样,在学习《三字经》时,学生们就轻松了很多。除此之外,教师还会把现代的人物加以编纂再次输送到课堂上,如刘翔、郎平等名人,旨在教育学生们要有坚强的意念和品质面对困难。有教育意义的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灌输,效果要比直接讲述好得多。故事不在多精明,而在于学生能够接受多少,反馈多少。

三、师生同歌,尽享快乐

动听的歌曲是师生沟通的桥梁,通过儿歌教唱互动,可以让学生们在动听的旋律和每一个音符中体会礼乐之美。陶行知在其著作中曾表示:“老师与学生共同践行,师生平等的教学往往可以拉近距离。”幼儿的感性认知很强,共同歌唱可以让他们有种“家”的幸福感,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比如,在第一堂课时,学生们会因为互相都不认识,对同学和老师会有些排斥。教师在进行完自我介绍后告诉学生们:“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都要和老师一起和谐相处了,看大家都有些胆怯,不如这样,我们一起来唱首歌,会唱的跟着老师一起唱,不会唱的认真学。”教师特意选择了一首可能学生们都会哼唱的歌曲——《小白兔》,随着钢琴声的响起,他们显然放松了很多,很多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拍着手附和着老师清唱。可能《小白兔》这首歌是大多数同学的启蒙歌曲,歌词易懂且朗朗上口,他们很容易融入进来。三遍过后,学生们的声音洪亮了很多,而且对于歌曲的认知程度也好了不少。贝多芬有言:“音乐是最无害的语言。”动听的儿歌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师生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可以很好地在旋律中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完成礼乐熏陶的目的。儿歌的学习是幼儿礼乐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对于音乐的感知,教师可在课堂交流中充分实现和发挥,这是儿歌所带给幼儿教学的最大财富。

四、结束语

俗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于幼儿礼乐之培养应该重在日常,强调习惯养成。幼儿时期的礼仪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及品性的培养具有启蒙的重大意义。因此,教师要依靠学校的创新教育,并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共生力量,将校园里的礼仪知识与生活中的实践礼仪相融合,在多方的配合和支持下,运用“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通过有效的情境渗透,让幼儿在角色扮演、故事浸染和儿歌教唱等诸多教育模式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邵小英.创设体验式阅读空间,让阅读成为“悦读”[J].山西教育,2015(12).

[2]孙锡霞.“体验式”家委活动助推家园互动[J].山东教育,2014(14).

猜你喜欢

快乐教育礼乐幼儿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快乐教育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