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脂球》中主人公的四种人性美

2016-04-14徐未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羊脂球人性美

徐未芳

[摘 要]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小说《羊脂球》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妇女,在出逃路上内心经历了四次抉择。四次抉择,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她的人性美,分别为自尊之美、奉献之美、爱国之美和信仰之美。她的人性之美在那些所谓社会名流的人性之丑强烈对比下,更加凸显,体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心灵震撼。

[关键词] 羊脂球;人性美;人生境界

外在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本质,但不会决定人的本质。下层社会是羊脂球的环境,妓女是她的“职业”和身份标签,这些外在的因素当然会影响其本质,但这并不决定她必然成为一个自暴自弃、自轻自贱、为了金钱厚颜无耻的红尘女子。真正决定其本质的是羊脂球面对处境所做的选择。短短一周中,羊脂球遭遇了四次选择,在一次次艰难的选择中,羊脂球向世人呈现出她光辉的人性之美。

一、自尊之美

在小说中,同车的贵妇人知道羊脂球的身份后,不仅私下不礼貌地谈论,而且故意把“卖淫妇”等几个词说得很响亮。这些人面对身处社会下层的弱势群体之一的羊脂球,她们没有怜悯之情,也没有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避讳,反而是当面含沙射影、挖苦讽刺。当面讽刺他人的不足以及缺陷,这是对人最大的不尊重,触碰了自尊底线,侵害了人格尊严。作为势单力薄、身份低微的弱女子,羊脂球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讽刺挖苦,可以有多种选择:或者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破罐子破摔,甚至以丑为美,不以为然;或者自惭形秽,忍气吞声,要么默不作声,要么以泪掩面,承受他人的蔑视,将苦水咽到肚子里;或者奋起抗争、以牙还牙,破口大骂,痛斥对方。

如果选择第一种,那么说明羊脂球在道德人格上已经完全被环境所改变,心灵蒙尘、心理扭曲,不仅身体堕落,而且精神沉沦,在认知上已经失去了对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自轻自贱,感受不到他人的侮辱。如果选择第二种,则说明羊脂球还能感受到她人在侮辱自己,内心有强烈的耻辱感,明白应该维护人格尊严,但因为性格的软弱,加之长期处于底层的压抑,性格自卑懦弱,已经失去反抗的勇气与能力,只能默默承受。如果选择第三种,则说明羊脂球虽然身为风尘女子,长期被人玩弄歧视,但还没有丧失做人的尊严,没有磨蚀耻辱之心,极度自卑导致过度脆弱敏感,沦落风尘丧失基本教养,难以容忍他人当面的羞辱,用公开责骂的方式意图挽回自己的自尊,教训他人的失礼。

但羊脂球并没有选择这几种回应方式。她抬起了脑袋,用很有挑战性意味和大胆的眼光向同车人望了一周,使大家停止了议论并低下了头。羊脂球感觉到了同车人对她的羞辱,她沉着冷静地直面非议她的那些贵妇,不卑不亢,用严肃的眼神无声地传达出清晰的信号:人虽卑微,但尊严不可践踏。

人不能完全主宰他人以怎样的方式对自己,总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与刻塑。但人之高贵之处,就在于能脱离环境的塑造,控制本能的冲动,不论在何种处境,不放弃对尊严、平等的追求,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以合宜的手段回应责难。正因如此,羊脂球卑微的身份难掩她心灵深处的自尊之美。

二、奉献之美

马车行驶一段时间后,一行人处在荒无人烟的马路上饥肠辘辘,唯独羊脂球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此情此景下,羊脂球可有多种选择:不管他人感受,不给他人分享,只顾自己埋头大吃;或者给他人分一部分,自己留一部分;或者与同车人一同分享。

选择第一种方式,是合情不合理,羊脂球在路途遭受其他人的冷嘲热讽、鄙视轻蔑,不给他们分享食物是合乎情理的。但同处一车,共同面临饥饿的困境,患难之中力所能及地帮助同伴,才合乎道理。如果选择第二种方式,更合乎情理,因为路途遥远,拿出一部分分享给他人,既体现了人之常情,又确保了自己的生存安全。

而羊脂球却选择了第三种,把食物全部分享给这些曾经轻视她的人。而且,她充分考虑到了他人的自尊心,没有颐指气使、得意洋洋地施舍,而是用询问、试探的口吻和谦卑而甜美的声音。

生存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但羊脂球能冒着自己挨饿的危险,同情帮助他人,这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使羊脂球的形象散发出奉献之美。

三、爱国之美

当普鲁士军官提出要求羊脂球“陪睡”的要求时,羊脂球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答应要求,换来顺利前行的机会;要么拒绝要求,面临被长期扣留甚至伤害的危险。如果是普通良家妇女,面对这种非礼要求,的确是艰难痛苦的抉择,但对于羊脂球来说似乎并不难,因为她的身份是妓女。然而,羊脂球却选择了拒绝,面对为军官传话的旅店掌柜时,她脸色苍白,一言不发,她的手在颤抖,然后愤怒地告诉那个普鲁士人她的决定依然是拒绝。为什么羊脂球会勃然愤怒、断然拒绝?她维护的不仅是个人尊严,更有国家的尊严和形象。她有一颗爱国的廉耻心,不想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被敌人看不起。

面对敌人,那些达官贵人、商贾名流纷纷低下貌似高贵的头颅,放下日常高傲的身价,卑躬屈膝、谄媚讨好、巴结奉迎,完全失去了个人尊严,更不用说国家的形象。而身份卑微的羊脂球在这时却不惧强暴、奋起反抗,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情,显示出了其人性的伟大和高尚。

四、信仰之美

为了达到说服羊脂球“陪睡”而让自己脱身的目的,同车的人费尽心机、巧舌如簧,而羊脂球始终不为所动。这时,年老的修女谈到了天主教亚伯拉罕的故事,并说:“结局是判断方法的标准。”面对这种处境,羊脂球有两种选择:要么依然不为所动,不畏强暴,坚持原则,维护自己和民族的尊严,一行人继续被扣留;要么转变观念,忍辱负重,答应普鲁士军官的要求,换来一行人的顺利通行。

羊脂球选择了第二种。为什么之前她断然拒绝,而这时却态度转变呢?这里修女一番话起到了核心作用。修女说:“我们自己认为应该受到责罚的时候,往往由于别人的赞美,内心会感到值得的。”在明白了如果委屈求全,上帝也会宽恕、理解时,羊脂球的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对于因为自身原因,而使大家遭受困难的现状,羊脂球也是惭愧的。但如果答应,就会丧失个人和民族的尊严,内心愧疚;而不答应,又让其他人遭受牵连。在这左右为难的选择中,羊脂球内心万分纠结、摇摆不已。这时修女同天主教的一番解释,为羊脂球的选择找到了合理性。在最艰难的时刻,在即将遭受违心的屈辱之时,唯有宗教才能说服她,这说明羊脂球是有敬畏之心、有信仰的。

用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境界的划分来衡量的话,羊脂球维护自尊属于功利境界,而后来的表现就属于道德境界了。她把自己仅有的食物分享给他人,冒着被迫害的危险拒绝普鲁士军官的非礼要求,维护了人格和国格。当羊脂球从修女那里寻找到宗教上的解释时,又主动承受耻辱,换得他人的顺利前行,这种奉献之美、爱国之美、信仰之美,已经超越了功利境界。而那些同行的达官贵人,只是停留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虽然仅几件事,但人生境界之高低已经泾渭分明。羊脂球虽然是一位身份卑微的风尘女子,但其高贵的品格散发出永恒的美,使读者生发出触及灵魂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徐严莲.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J].短篇小说,2014:102.

[2]王艳萍.莫泊桑《羊脂球》中的心理探析[J].作家杂志,2012,(7):67-68.

[3]禾刀.她们用自己方式捍卫人性尊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7-20(7).

[4]王蕾蕾.对小说《羊脂球》中人性变化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07-109.

[5]蔡皓.《羊脂球》中的对立人性[J].黑河学刊,2013,(8):22-23.

[6]李华基.《羊脂球》的心理解读[J].卫生职业教育,2005,(3):48-49.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羊脂球人性美
小说《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分析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莫泊桑《羊脂球》的艺术特点解读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论三毛作品中的人性美
谈莫泊桑小说《羊脂球》的主旨表现
美与丑的对比:谈小说《羊脂球》中的人物角色塑造
探析莫泊桑小说《羊脂球》的人物塑造
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