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

2014-07-14徐严莲

短篇小说 2014年4期
关键词:羊脂球莫泊桑妓女

徐严莲

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

徐严莲

《羊脂球》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珍品,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小说以一辆马车为社会的缩影,讲述的是:里昂城的贵族、资本家、暴发户和他们的妻子以及天主教修女、假爱国者和一个叫羊脂球的妓女,一共十名居民由于战争被迫乘一辆马车出逃。羊脂球的出逃是因为不愿受到普鲁士士兵的侮辱,而一个资本家的出逃则是因为发了一笔国难财,另一个资本家的出逃则是因为要把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区,第三个资本家则是因为要躲避灾难。这三个资本家瞧不起穷人,肆无忌惮地谈论着自己的吃喝和金钱,并且辱骂羊脂球是 “社会的耻辱”,是 “卖淫女”。当他们在马车上颠簸了一天的时候,由于路上买不到食物,他们分吃了羊脂球准备的食品,这里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开始把对羊脂球的辱骂变成了称赞,蔑视变成了亲昵。而当马车到达普军关卡的时候,暴发户建议把羊脂球捆起来送给普鲁士军官,而出身贵族且具有外交家风度的于贝尔伯爵则建议用巧妙的手腕逼羊脂球就范。最后老修女利用《圣经》里的故事打动了羊脂球,善良的羊脂球为了全车的人,牺牲了自己的贞操。当马车再次上路的时候,车上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变化,大家享用着自己的食物,好像都不认识羊脂球,没有人惦记着挨饿受冻的羊脂球。通过这几个场面,小说展现了人物的真善美,深刻地刻画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最后小说在羊脂球的呜咽和哭泣中结束。

“艺术是有选择的、有表现力的真实”,莫泊桑阐明了本质的特点的东西,排除了一切和主题没有关系的内容,从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中,通过赞美和讽刺,把一切都传递给了读者。而从心理学角度上看,羊脂球屈从了普鲁士军官,实际上表现了理想屈服于现实的意象,是一种战败国的社会心理。羊脂球的地位低微,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心中充满了悔和恨,有很多无奈和委屈,她痛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但是,羊脂球并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1]

一、莫泊桑《羊脂球》中人性的真善美

羊脂球虽然是一个妓女,但是她却有自己的底线,具有一个国民的尊严,那些上流社会中的人对她冷嘲热讽。羊脂球是社会最底层的人,莫泊桑把她和一群“正人君子”作对比,揭示了这些 “正人君子”自私虚伪、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根本就没有爱国情感,他们故作高雅地划清了和羊脂球的界限。即使在接受她的帮助的时候,也丝毫不肯放低自己的姿态,做出一副“请我吃”的样子。这些 “正人君子”在利益前后的表现更加展现出了人性的真善美。他们在需要羊脂球帮助的时候,和蔼可亲地跟羊脂球讲道理,动用一切手段和感情打动羊脂球,讨得她的喜欢,希望羊脂球牺牲自己来挽救他们,殷勤地恭维她。当羊脂球没有了利用价值的时候,这些 “正人君子”则很快忘记了自己说过的话,立刻装着不认识羊脂球一样,老板的妻子对她避而远之,伯爵挽起了他的夫人,就好像她的裙子上带着病毒一样。莫泊桑通过简洁的语言,用强烈的对比把那些 “正人君子”刻画得深刻又精准,揭露了这些人的丑恶嘴脸,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莫泊桑使我们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相待是多么的可贵,在相互关爱的氛围中,我们是多么的幸运。[2]

二、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

(一)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上的社会服从心理

在和普鲁士的战争中,法国成了落败国,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法国和法国人民都具有一种服从的状态,服从成了他们唯一能够生存下去的支撑力。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上来说,服从是对理想信念和宗教产生的躁动和狂热,是对权威衍生而来的秩序,是在强食弱肉年代的委曲求全,是对暴力和强权的屈服。而法国作为战败国,其国民和社会都处于这种“服从”的状态中,在当时的社会中,服从是一条通则。而社会服从则是指在同一时刻中,全体成员毫无怨言、无条件地屈服。它不是一句空话,反叛者或者成为流寇,或者成为英雄,或者要饱受排挤、打压,遭受中伤。羊脂球不具备 “流寇”的条件,也不具备英雄的条件,因此,她不可能成为 “流寇”,只能被其他人和社会排挤、打压,遭受着其他人的中伤。

(二)受到社会影响的个性心理

小说中的羊脂球是一个由政府发了证件的妓女,是一个合法且出名的妓女。不管妓女愿不愿意,只要有人付钱,妓女就要陪人家睡觉,好像妓女的责任就是陪男人睡觉。虽然在有的时候社会也对妓女制度进行反思:到底合不合理?但是,当社会中存在着合法妓女的时候,人们又都认可了这个合法妓女存在的事实。要是妓女不履行其 “责任”,就会被投诉,就会被以为是没有职业道德,会受到社会的惩罚。而小说中的羊脂球虽然是个妓女,是供男人发泄的工具,但是她却具有很强的民族情感。对于战败和亡国,一个具有民族情感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在社会中,一直具有一种意识,即妓女是不应该具有民族情感的。但是实际上,在国家存亡和民族生存上,很多人都不关心,而只有羊脂球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情感。这种民族情感可能对国家和民族没有丝毫的作用,但是却刺伤了社会民众的心。特别是已经习惯了践踏妓女的上层社会,他们不会对一个妓女的道德进行仰视,他们只会践踏妓女。由此可见,羊脂球的命运注定是一个悲剧。[3]

(三)“变态”的心理

作为妓女的羊脂球,接客是很正常的。但是羊脂球在当时却不想接客,这是不正常的。由于她不接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敌人,反映出羊脂球不正常的崇高和伟大,在这个社会中,要是每一个人都像羊脂球一样具有这种伟大和崇高的精神,那么国家和民族将会得到解救。在性格上,羊脂球具有一定的障碍,其性格特点主要是 “回避型变态人格”。在心理上,由于自己是妓女,羊脂球产生了自卑的感觉,从而导致她的行为也不断地退缩;面对饥饿的时候,她选择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别人,在敌人入侵的时候,她选择了逃避;她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接受,既怕被别人耻笑、嫌弃,又怕被人蔑视、自取其辱。而同车的那些上流社会的人在看到她的食物的时候,既想吃,又怕失掉身份,于是,他们为了食物,开始小心翼翼地和羊脂球进行周旋。而羊脂球则为了使他们能够 “接受”自己,把食物分给其他人。同车的人是一个个变态的个体,从而形成了一个变态的人群,进而组成了一个变态的社会,而任何正常的具有正义感的行为在这变态的社会中都会遭受到不正常的待遇。羊脂球这种民族气节对于那些上流社会的人来说是毒蛇猛兽,如果羊脂球不死,他们就不可能高高在上,就没有办法做人。

(四)羊脂球服从的意志品质

首先,羊脂球为了不向普鲁士士兵卖淫,她选择了逃离当地。羊脂球的目的是高尚的,也是单纯的。她想不到自己的同胞会比侵略者更可怕。在心理学上,她的这种意志品质是自觉确定目的,自己的行动是目的来调节和支配的,并且为了实现目的,对各种困难进行克服的心理过程。而其他上流社会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得不团结一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用了说服和威胁的伎俩,亲切和蔼的态度,甚至利用《圣经》里的故事使羊脂球的意志开始消退,善良的天性慢慢生效。羊脂球以为自己可以拯救他们,是他们的救世主。由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理想,放下自己的尊严来换取他们的认同,最后他中了同胞们的圈套,慢慢地放弃了自己的意志,逐渐服从了其他人。

其次,当要出逃的时候,羊脂球为自己备了三天的食物,她知道自己要依靠自己,别人是不能照顾她的。而在途中,为了拯救别人,她牺牲了自己的贞操,感觉自己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由于羊脂球觉得这些上流社会的人欠她的,她感觉自己是一位英雄。在残酷的现实中,羊脂球这种脱离现实的期望具有了强烈的反差,从而导致羊脂球悲惨的命运,羊脂球的眼泪触动了读者的灵魂。交战双方在战争中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悲剧经常发生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在别人看来,一个妓女的生死存亡是没有关系的,因此,她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方式也是无关紧要的。但是羊脂球的悲剧从深层次上来看,是她在社会中对妓女的定位表现出的不甘心理,并不是由于在社会悲剧的大环境中不服从而产生的。

最后,读者在小说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羊脂球变态的性格特征和对社会的无知表现。羊脂球希望自己能够跳出这个欲望的火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不放弃任何取悦社会的机会,不放弃任何取悦社会的行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脱离苦海,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羊脂球这种扭曲的心理和病态心理无情地把她推向了另一个深渊,社会并没有接受和原谅她。在羊脂球的一生中,服从产生了她的悲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扭曲的社会升华了羊脂球身上的伟大人格,但是服从却摧毁了她身上的人性。仅仅因为这样的服从性格,小说中表现出了社会最底层民众的人格魅力,展现出了最底层民众的优秀品质。[4]

三、结 语

综上所述,莫泊桑的《羊脂球》在心理上展开了一系列有关人物心理和场景变化的描写,通过对羊脂球善良和服从性格的描写,揭示了上流社会中 “正人君子”的丑陋面貌和心理行为。

[1]叶俊莉.羊脂球与杜十娘的形象对比[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S2).

[2]一辆车装下整个社会——《羊脂球》与莫泊桑[J].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5(Z1).

[3]柯凌霄,卫青.《羊脂球》:“吃”中彰显人生[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3).

[4]李海燕.“以小见大”的杰作——浅谈莫泊桑《羊脂球》的创作手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9).

徐严莲(1981— ),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讲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外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羊脂球莫泊桑妓女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莫泊桑《羊脂球》的艺术特点解读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作家笔下的妓女多正面?
牧师助韩妓女赴日卖淫
最著名妓女去世让德国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