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辽宁省沈阳市马钢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2016-04-14程培龙朱建新辽宁省物测勘查院辽宁沈阳110121

地球 2016年1期
关键词:元古界安山岩北东

■程培龙 赵 猛 朱建新 张 雪(辽宁省物测勘查院辽宁沈阳110121)

浅析辽宁省沈阳市马钢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程培龙赵猛朱建新张雪
(辽宁省物测勘查院辽宁沈阳110121)

马钢地区位于铁岭-靖宇台拱Fe-Au-Cu-Pb-Zn成矿亚带西缘,经现场踏勘在区内发现一条蚀变带,区域上有铜矿点出露,以往资料显示区域内物化探成果较好,且以往工作仅对地表进行过接露,未开展过深部验证,找矿远景较好。

铜多金属矿成矿亚带找矿远景马钢地区

1 成矿地质背景

1.1地层

大地构造单元位于中朝准地台(Ⅰ级),胶辽台隆(Ⅱ级),铁岭-靖宇台拱(Ⅲ级),汎河凹陷(Ⅳ级)。

区内发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

(1)中元古界。中元古界地层主要发育在区域的南部和北部,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主要有:杨士屯组、宋家沟组、二道沟组、虎头岭组及佟家街组,其岩性为灰岩、板岩、砂岩、石英岩等。其中杨士屯组为区域铜矿主要含矿层位。(2)新元古界。新元古界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中部及东部,呈北东向带状分布,新元古界地层包括青白口系及震旦系。青白口系地层主要有腰末台冲组及于北沟组,岩性为石英砂岩、板岩、泥质粉砂岩。震旦系地层为殷屯组,岩性为紫红色砾岩、砂岩、石英岩及板岩。(3)中生界。中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东北部零星岀露,呈北东向分布,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新生界地层区域内为侏罗系英树沟组及前弯岭组,岩性为砂岩、页岩、安山岩等。(4)新生界。主要为第四系,为砂、砂砾石、亚砂土沉积,分布于山间谷地。

1.2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活动以燕山期超浅成侵入的安山岩为主,脉岩活动主要为区域东南部的北东向辉绿岩脉等。

1.3构造

区域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断裂构造较发育,区内见有3条,F1、F2、F3。F1断裂北东向,呈弧形,长度大于12km,性质为逆断层。倾向北西,倾角约65°。F2断裂:呈北东向,倾向北西,断层性质不明。F3断裂:呈北东向,西南端与F2断层交汇,倾向北西。断裂构造的发育对成矿起重要作用。褶皱构造主要为岩层间的单斜构造。

1.4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1/20万化探资料,区域主要为Au、Ag、Cu三种元素异常。根据组合异常性质可划分为2个组合异常区。Ⅰ号异常为Au、Ag组合异常区,Au异常呈椭圆状,近南北向,面积约9km2,异常最大值2.91×10-9,Ag1异常呈带状,近东西向,面积约10km2,组合异常面积约4km2。Ⅱ号异常区为Ag、Cu组合异常区,由2个Ag异常和一个Cu异常组成,Ag2异常呈椭圆状,近南北向,面积约7km2;Ag3异常呈椭圆状,北东向,面积约4Km2;Cu异常呈椭圆状,近南北向,面积约3km2。

2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研究区位于铁岭—清水台铁、锰、铜、铅、锌、金成矿远景区内的清水台—三岔子铜成矿最有远景地段内。

2.1地层条件

研究区内地层主要以中元古界的杨士屯组、二道沟组、虎头岭组,新元古界于北沟组及中生代前弯岭组为主,呈北东向分布于研究区内。

杨士屯组岩性为:细晶灰岩、泥质板岩、含灰质白云岩。

二道沟组岩性为:石英砂岩、板岩。

虎头岭组:条纹、条带状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板岩。

于北沟组:石英砂岩、板岩。

前弯岭组:安山岩。

由上可以看出区内元古界地层出露广泛,碳酸盐建造发育,次火山岩相的安山岩较多,分析资料认为区域内铜矿与碳酸盐建造和安山岩关系密切,故区内寻找铜、金、银矿具备较好地层条件。

2.2岩浆岩条件

研究区内岩浆活动以燕山期超浅成的安山岩为主。

根据1/20万地质矿产资料显示区域内的铜矿与安山岩关系密切。

2.3构造条件

研究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以北东向为主,断裂发育为成矿提供良好的导矿构造及容矿空间。目前在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附近已发现含铜矿蚀变带,呈北东向,构造成矿条件良好。

2.4化探异常条件

研究区位于马钢铜异常区内,该异常面积约60km2,走向近东西,铜异常值0.1—0.3%,异常级别Ⅰ级,区内有金、银组合异常一处,银、铜组合异常一处。

Ⅰ号异常为Au、Ag组合异常区。

Au异常呈椭圆状,近南北向,研究区内长约4km,宽约2.2km,面积约8.2km2,异常最大值2.91×10-9,Ag1异常呈带状,近东西向,区内长约4km,宽约2km,面积约7.8km2,组合异常面积约4km2。

Ⅱ号异常为Ag、Cu组合异常区,由2个Ag异常和一个Cu异常组成。

Ag2异常呈椭圆状,近南北向,区内长约1.6km,宽约1.7km,面积约2.3km2,;Ag3异常呈椭圆状,北东向,区内面积约2km2;Cu异常呈椭圆状,近南北向,长约2.3km,宽约1.8km,面积约3km2。

2.5蚀变带条件

本次经辽宁省物测勘查院对马钢地区进行野外踏勘,在董三家子一带地表发现铜含矿蚀变带一条。蚀变带走向北东,产状300~330°/35~40°,出露长度约200米,宽4~8米。

蚀变带发育在灰色板岩夹薄层含砂灰岩中,受层间裂隙及构造裂隙控制,带内矿化蚀变以侵染状孔雀石化为主,底板具硅化、大理岩化、透闪石化、绿帘石化,顶板围岩具褐铁矿化、轻微透闪石化。

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黝铜矿、孔雀石,脉石矿物重晶石、方解石、石英等。经调查多年前有人在该蚀变带西部进行过采矿活动,在采坑内进行了刻槽取样,样品分析结果为Cu品位0.68~3.33%、Au品位0.21~0.36×10-6、Ag品位19.40~38.8×10-6。

3 成矿远景讨论

研究区以往工作重点均侧重于找寻地表露头较好区域,对覆盖较重地区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系统找矿工作。目前该区仍为矿权空白区,因此该区应着重针对蚀变带开展工作,并结合物、化探异常探寻盖层下隐伏铜多金属矿。

[1]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沈阳市矿产勘查规划专题研究报告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9.

[3]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报告辽宁沈阳:辽宁省物测勘查院,2014.

[4]辽宁省物测勘查院辽宁省沈阳市马钢地区铜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辽宁沈阳:辽宁省物测勘查院,2014. .

F41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86-1

猜你喜欢

元古界安山岩北东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大民屯凹陷元古界油气藏内幕结构识别技术初探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西藏拿若铜矿床安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王官屯油田安山岩油藏滚动评价探索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激发极化法寻找固体矿产的应用
二连油田安山岩裂缝性储层压裂技术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长城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潜山油藏油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