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化,安抚学生负面情绪的有效措施

2016-04-14

江苏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合理化学生

徐 立



合理化,安抚学生负面情绪的有效措施

徐立

【关键词】学生;负面情绪;合理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情绪的表达:激动、开心、畏惧、悲伤……正面的情绪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思考,参与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实现高效课堂;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如果老师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认同,内心就会产生排斥,那么做法上就会欠缺理性的包容、理解。这种简单粗暴的压制,不仅会加剧孩子的抵触情绪,使之脱离课堂,还会分散班上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乃至影响教学计划的整体实施。反之,老师在第一时间就能表现出理解和接纳,这对出现负面情绪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安抚,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之后,他们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反省,主动配合老师解决问题和矛盾,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归课堂。

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动接纳是安抚学生负面情绪使其迅速回归课堂的首要步骤,但仅仅采取教师主动接纳的方式,也未必能在孩子们心里产生长久的效用。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负面情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偏科的学生对和这个学科相关的教学活动都会表现出厌倦的情绪,并且因为自己学不好而更加的厌倦,面对教师的接纳理解反而产生另外的诸如内疚、自责等等更多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那孩子的学习状态就更糟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还应该考虑到及时帮助孩子学会了解、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无论是跨学科还是换不同教师,学生都能因为能够主动控制情绪而顺利进入教学活动之中。

只有帮助孩子们合理化了这些在他们看来不可掌控的情绪,孩子的内心才能够安然,才有可能学会主动调整今后出现的负面情绪,从而不再受教师、学科、同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稳定、积极的心态应对今后的学习。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胆怯的情绪,不爱举手发言,原因可能有多种:有的是小时候跟爷爷奶奶长大,老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他也不善表达;还有的是跟健谈强势的家人在一起生活,很多事情被包办,很多观点都被家人否定了,久了之后不自信的孩子也就越来越不敢在人前独自表达了。这时候老师一味地鼓励,可能会让本来就不够自信的孩子因为担心达不到老师的期望而更加紧张,在被叫到发言的时候更是手足无措。那么,与其在课堂上用压力迫使孩子改变长期形成的性格特征,使其变得局促不安,倒不如直接接纳孩子特点,同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表现从心里面合理化,并尝试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孩子自愿进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互动中。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可尝试以下的办法: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也很害怕发言,所以完全理解这样的情绪和表现,但发言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为了让教师知道同学的知识掌握情况,你可以选择用写字条或在作业本上写下老师提问的答案等方式跟老师进行互动,直到你觉得可以的那一天再举手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理解和接纳,更因为及时地引导,孩子接纳了自己的负面情绪,他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程度就会越来越高,渐渐地变得自信起来,也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通过孩子们的言行去捕捉孩子的各种情绪,并能够主动接纳、安抚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其迅速回归课堂。同时教师还要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孩子合理化自己的情绪,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应对情绪问题,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7-0063-0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合理化学生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赶不走的学生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学生写话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