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协同创新时期地方高校文化改革的根基和灵魂

2016-04-14沈玉梅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顶层协同价值观

沈玉梅

(宿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安徽 宿州 234000)



文化认同:协同创新时期地方高校文化改革的根基和灵魂

沈玉梅

(宿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价值观认同,它既是高校协同创新的根基,也是大学文化构建的灵魂。当今协同创新之大势倒逼地方高校文化必须立足于文化认同实施改革。改革其管理制度,使之价值上适应协同创新的需要;转变其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使之文化上跟上协同创新的发展;转变顶层设计理念,使协同创新的价值观能够自上而下彻底贯彻。

关键词:文化认同;协同创新;地方高校;文化改革

一、文化认同的实质

认同一词译自英文“Identity”,从字面看,既可以翻译成“认同”,也可以翻译成“身份”;从内涵看,“认同”表达的是同一,“身份”传递的是差异。换言之,概念包含着双重内涵,它既突出了同一(“我们”),又彰显着差异(“我们”与“他们”)。这双重内涵,一方面让“我们”坚持着做自己(以便于区别于“他们”),并在这种坚持中书写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将个体与群体联系起来,成为“我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和黏合剂,构成种族、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

文化认同是指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1]此种“确认”包含两种内涵:一是承认并接纳某一文化,将“我”扩大并融入“我们”,确认“我们”的相同身份;二是拒绝和排斥其他文化,将“我”“我们”同“他”和“他们”区别开来,划定“我”“我们”同“他”和“他们”的界限。

由于确认“我们”和划分“他们”的依据(一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因此,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价值观认同。拥有相同价值观的是“我们”,具有和“我们”不同价值观的自然就成了“他们”。由于“我们”共同身份的确认和接纳,不同的种族、民族和国家才会生成;又由于“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划定和排斥,冲突才会在不同的种族、民族和国家之间产生。所以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是相合相生共存共亡的统一体。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种族认同等各种认同的实质和核心。

二、协同创新形势倒逼高校必须进行文化改革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 胡锦涛发表讲话时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这是我国第一次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对“协同创新”明确提出要求。

之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高校协同创新,是新时期世界发展形势倒逼的结果。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此,各国都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竞争主动化。在此创新驱动大背景下,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高等教育必须有所作为。故而,高校应“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2]。这是新时期新格局下高校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协同创新理论既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更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和攻坚时期党和国家做出的自上而下的以实现“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资源整合行动。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而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之大势倒逼地方高校文化必须也要改革,否则,大学文化就难以发挥其引领大学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神圣使命。

三、文化认同在大学文化构建以及高校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1.文化认同在大学文化构建中的作用

大学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大学文化包括整个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狭义上的大学文化主要指大学精神。笔者认为,由于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因此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本文中的大学文化是狭义之义,仅指大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形态的文化并不只是抽象和空洞的精神,因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因此,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文化其实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劳动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较为稳定的生存方式,只不过这种生存方式是用一种精神的样态呈现出来而已。所以,就此而言,文化就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换言之,人们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着怎样的文化,就具有怎样的生存方式,就过着怎样的生活。因此,大学文化就是大学人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大学人的生存方式。

既然大学文化就是大学人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大学人的生存方式,那么大学文化的构建就应该是大学人生存方式的构建。若要让同一大学的不同大学人构建相同的生存方式,毫无疑问就要构建相同的价值观。一旦相同的价值观生成,“Identity”(身份或认同)就随之出现。所以,大学文化的构建问题说到底是大学人的价值观构建问题,即大学人的文化认同构建问题。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大学人会因为彼此相互认同而自然地形成“我们”,同时也将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其他大学人自动地生成为“他们”。可见,在大学文化构建中文化认同是灵魂。

2.文化认同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协同创新,是指各组织行为主体或资源主体基于共同目标,通过构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进行深层互动、互补、互助、互融创造新生事物的过程和活动。[5]高校协同创新涉及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性质截然不同的组织单位,其根本要义在于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跨学科的合作创新。

那么,如何让依托于不同组织单位的学科交叉融合成功并生成创新成果?换言之,高校协同创新如何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给出了诸多答案。何丽君认为,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综合考虑高校特色、协同伙伴特征、协同平台特征和环境特征等,从硬性机制、软性机制切入,营造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生态系统。[6]李洪修、孙继红认为,高校协同创新在文化上存在冲突,若实现融合需契约互信,责权明确;尊重差异,建立新型的文化认知;积极互动,注入文化驱动力;制度保障,形成文化愿景。[7]王文礼认为,高校协同创新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处理好大学、企业(产业)和政府的关系,加大高校协同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创业型大学;[8]等等。

毋庸置疑,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给出的这些答案对于促进高校协同创新都有一定作用。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协同创新是不同学科之间(我、你、他)相互包容并接纳(形成“我们”)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长久并最终生成创新成果的根基在于协同各方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协同各方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认同感越强,则形成“我们”的根基就越稳固,因而越容易形成互赢的心理预期,合作关系也会越持久。反之,协同各方会因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不强而很难合作,或合作了关系也不易长久。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协同创新能否成功的根基是文化认同。

四、文化认同是协同创新时期地方高校文化改革的根基和灵魂

既然文化认同既是高校协同创新的根基,又是大学文化构建的灵魂,那么在协同创新条件下,地方高校文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文化认同的根基之上,同时将文化认同作为灵魂贯穿于文化改革的全过程。

1.改革地方高校的管理制度,使其在价值上适应协同创新的需要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高校内部、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之间相互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攻关,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既可以是高校内部的协同,即高校内部的制度、理念、师资、环境、学生等诸要素之间的协同而展开的创新,也可以是高校外部的协同创新,即高校与其外的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因此,这种创新是高校内部和外部协同创新的统一。

对高校而言,无论哪种协同创新,都旨在打破阻碍其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内在束缚,突破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各种体制和机制障碍,使各种创新要素的活力得以完全释放,实现多方共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故而从本质属性上看,高校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但是,当前许多地方高校管理制度滞后,比如:高校内部学科之间藩篱重重,难以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跨学科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各院系只注重自身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注重维护院系的利益;教师的考核机制以及职称评定缺少协同创新的激励制度等,这些都已成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的障碍。因此,地方高校管理制度必须改革,使其价值上适应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的大势。

2.转变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其跟上协同创新的发展

“2011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企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种协同创新模式,贯彻落实“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因此“2011计划”及“2011计划实施方案”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高校的积极响应。各地方高校在省教育厅的积极指导下,纷纷组织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与遴选工作,一批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相继成立。同时,各地高校举办的相关“协同创新论坛”也次第召开。一时间“协同创新”之花遍地盛开。

但这种“协同创新”行动似乎只是在教育厅以及地方高校管理层中彰显出执行力,而广大教师对此热情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跟上协同创新这一高等教育改革之大势,仍秉持原有的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观念,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大都认为只要上好自己的课,能够关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即可,因此任何与学科专业无关的事均高高挂起。在此形势下,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能及时改变,那么高校协同创新的贯彻就不可能彻底,也不可能成功,因为理论只有武装群众,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因此,各地方高校必须在教师中展开深入调研,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教师对于高校协同创新的态度和看法,并根据调研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转变地方高校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其在文化上跟上协同创新的发展大势。

3.转变顶层设计理念,使协同创新的价值观能够自上而下彻底贯彻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管理制度(比如教师考核、职称评定、学科专业建设等)大都是在省教育厅指导下建立的,这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观念。比如职称评定,对于普通教师而言,这是“天大的事”,因为职称直接和工资收入挂钩。换言之,能否晋升职称直接决定着教师的钱袋子。省教育厅的职评文件就是地方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指挥棒,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就是根据这个文件展开的。因此,如果要想让教师转变观念,首要的是“指挥棒”的指向要转变,即省教育厅的顶层设计理念必须转变。

所谓“顶层设计”,主要是以社会实践系统的整体性和有序性为前提,从系统结构的“顶端”或“高层”着手,去解决一些宏观的基础性问题,建构必要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如制定全局性的理念和目标,为各子系统提供指导性的原则和方法等。[9]这一概念的本质在于“顶层”,它体现的是宏观性和指导性。但是“顶层”的宏观性是建基于基层的微观性之中的,是由于微观性的“问题”而生成了宏观性的理念,从而成为“顶层”对基层的指导性的原则和方法。这就意味着当基层人们的实践出了问题时,必然倒逼顶层理念必须重新设计,否则原有“顶层设计”的宏观性和指导性将不复存在。

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要想调动广大教师协同创新的积极性,省教育厅原有的顶层设计理念必须转变,否则协同创新的价值观很难自上而下贯彻到底。这就要求各省教育厅必须深入到各地方高校中去进行调研,倾听基层管理者和普通教师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过程中与之相应的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课程设置等问题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各地方高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智慧,基于解决微观问题的基础上生成宏观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只有这样,各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实践才能在省教育厅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导下真正展开。

[参考文献]

[1] 崔建新.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02-107.

[2]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3] 习近平.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2013-11-15)[2015-08-29]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94.htm.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5] 陈春阳.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2-19.

[6] 何丽君.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多维考察[J].教育评论,2014(10):3-5.

[7] 李洪修,孙继红.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8):79-83.

[8] 王文礼.美国高校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启示[J].学术论坛,2014(12):161-166.

[9] 李德顺.从哲学高度关注全面深化改革[J].哲学动态,2014(1):14-18.

[责任编辑:陆静]

Culture Recognition: the Foundation and Soul of Local University's Cultural Reform in the Tim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HEN Yu-mei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Suzhou College, Suzhou 234000, 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culture recognition is value recognition. It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a university'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ut also the soul of a university's culture. The situ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oday pushes the universities to reform, which involves the reform of its management system to fit the need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value; the reform of the top-level designing concepts to ensure the thorough carrying out of the innovation.

Key words:culture recogni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ocal university; university's culture reform

中图分类号:G02,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1-0143-04

收稿日期:2015-09-2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招标项目“文化认同与大学文化构建的关系研究”(SK2014A117);宿州学院一般项目“文化认同视角下‘西南联大精神’研究”(2013YYB39)。

作者简介:沈玉梅(1969-),女,江苏新沂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1.030

猜你喜欢

顶层协同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加快顶层设计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