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重庆文学中雾意象研究

2016-04-14王莉娜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

王莉娜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抗战时期重庆文学中雾意象研究

王莉娜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重庆是一个多雾的城市,在抗战时期更是以“雾都”著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雾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而在抗战文学中关于雾的提及与描写更是比比皆是。但是在抗战语境中,雾不仅仅指示其单纯的自然含义,已被赋予许多政治因素与情感寄托,而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发现与探讨。

关键词:重庆文学;抗战时期;雾意象

一、 重庆的雾形象嬗变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地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常年湿润,在冬春季节水蒸气易凝结成雾。又因其坐落在中国四川盆地的东南部,有大巴山、巫山等四面环绕,云雾一旦产生,往往滞留在此地,不易散开。通过与世界上其他多雾城市比较可以看出:“重庆的平均雾日是105天,伦敦是95天,东京是55天,1950年仅仅重庆就达到205天,而重庆的江津县平均雾日更长达204天,堪称世界之最。”[1]因此,重庆可以说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浓雾所笼罩,而“雾”也成为重庆的一张名片,为世人所熟知。张恨水就在其《重庆旅感录》中详细地介绍了重庆雾的情形,他说:“人或有言,贵阳乌烟瘴气,重庆暗无天日,谑语,亦事实也。就愚在川所经历,大抵国历11月开始入雾瘴时期,至明年3月开始渐渐明朗。即明朗矣,亦阴雨时作,不能久晴,苟非久惯旅行,贸然入川,健康必难久持。其在雾罩时期,昼无日光,夜无星月,长作深灰色,不辨时刻。晨昏更多湿雾,云气弥漫,甚至数丈外混然无睹。故春夜月华,冬日朝曦,蜀人实所罕见。”[2]这是张恨水从雾自然状态的呈现对其所做的评价。纵观历史,对于重庆雾的评价有褒有贬,人们对雾的看法也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历程。

1.赞美雾

从古至今,来到重庆的文人墨客无不为重庆美丽的白雾所折服,有感而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传世。宋代诗人冯时行的《温泉寺》:“岌岌九峰晴有雾,一水远无波。我来游览便归去,不必吟成证道歌。”[3]31展现了缙云山的香炉、狮子等九峰在云雾缭绕下的美景。元代诗人吴皋《重庆》一诗中,将重庆富有特色的景点与云雾气象一一为我们勾画出来:“一片石头二水环,天墉城阙破愁颜。逐家岚气生衣上,隔市江光入座间。莺语晴歌明月峡,树林春点缙云山。”[3]42明代诗人王梦庚也非常迷恋重庆的雾,他描写烟雾笼罩下的洪崖洞:“浓翠滴空濛,茫茫积烟雾。拍肩怀古仙,徘徊不忍去。”[3]301翠竹在茫茫烟雾的环绕下青翠欲滴,让人流连忘返,将其刻画得犹如仙境一般;他的《缙岭云霞》:“拔地横九峰,石惟一卷耳。天绘护云霞,晴光炫红紫。”[3]303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了在阳光照耀下的缙云山烟雾迷离的美景。可见,在古代诗人笔下,重庆的雾是一个可爱的存在,它让重庆变得富有魅力与特色。文人墨客以其豁达的心境与超脱的姿态来赏析重庆雾之美,并对其加以颂扬,留下了绝佳诗作,永传后世。

2.厌恶雾

在抗日战争时期,雾不再美好,它被赋予了阴郁、黑暗的气质,成为人们憎恶的对象。究其原因,首先便是雾气本身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与北京的爽朗、济南的明丽、杭州的四季如春比起来,重庆的气候则相对恶劣些:春天气温多变,夏季酷热难耐,秋天绵绵细雨,冬天少雪多雾。借美国记者贾安娜的话:“重庆只有两个季节,而两季都坏。从初秋起到暮春,雾和雨滴滴答答,笼罩全城,潮湿和寒冷统治着每一个家庭。大街上的泥有好几寸厚,人们把滑滑的泥从寝室带到办公室,又带回去。……夏天以前各人都发抖,夏天一到,热气就来了,而太阳照得人发昏,全城覆盖着尘土,尘土之厚,像冬天的烂泥一样。空气中依然留有湿气,周身发汗,针刺似的热,伤害皮肤。更为厉害的是重庆的臭虫与蚊子,这些蚊子三只一起工作着,两只揭开被子,第三只去咬人。痢疾流行,躲也躲不掉。”[4]8-9重庆的恶劣气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人们带来痛苦,这是古人来此游山玩水时所不能深刻体会的。

抗战时期的雾已不仅仅指代自然现象,更成为安全危机、恶浊风气、政治苦难和黑暗现实的象征。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不断占领广州、武汉等地,国民政府遂决定将重庆作为“陪都”,统一指挥抗战,一时间,重庆便成为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但是迁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相对安稳的生活,相反,战争的持久、官员的腐败、物价的飞涨、政治的迫害和风气的恶浊给人们带来的是无比深重的灾难。国民政府官员们在“抗战救国”旗号的掩盖下,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国民党对共产党暗中残害,妄图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官商勾结,囤积货物,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爱国知识分子为民族危亡奔走相告,生活在死亡线上;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民众,时刻遭受着分离、饥饿、疾病和恐惧。人们的心境就像是被烟雾笼罩着,处处都是灰色的、沉闷的,让人感觉冰冷、黑暗,见不到太阳的多雾天气,也让在战火中挣扎的受难者感受不到光明的到来。诗人邹绛在诗歌《破碎的城市》中对当时重庆黑暗的描述力透纸背,他感叹:“破碎的城市冷寂地躺在脚下,像淹没的庞贝城未被发现一样,而那黑色的暗哑的河流,也在它的身边几乎停止了搏动。浓重的云雾压着对岸的河山,压着没有钟声的庙宇,压着蛰伏在每个屋檐下的灰暗而噤住了喉舌的生物。”[5]972这是一座被黑暗的雾气所禁锢的城,到处呈现出压抑、破败、灰色的气息,犹如死了一般,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任何生物都被扼住了喉管,快要窒息了。这种绝望与落寞,就像蒂克所形容的,我们本来“拍击着希望的水花,从远方,我低唱着水花似的歌,来到这被人们称赞的山城”。岂料,“云雾,像一张忧郁的面网,模糊了我招摇的视线,而雨又向我诉说着,那些使我不能不哭泣的事情”[5]1627。

3.怀念雾

人们对雾的厌恶根本原因是战争,当战争结束,一切归于平静,人们将要离开之时,以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重庆的雾,它又变成让人怀念的东西了。茅盾在其回忆录中专门列出一章纪录他在重庆的生活和写作,名为《雾重庆的生活》。郭沫若在《重庆值得留恋》中说:“假使没有那种雾上的雾,重庆的雾实在有值得赞美的地方。战时尽了消极防空的责任且不用说,你请看在雾中的江山胜景吧。那实在是有形容不出的美妙。不是江南不是塞北,而是真真正正的重庆。”[6]52方敬曾回忆说他在抗战初期四方游走,行踪不定,只听说重庆作为一个雾都,既笼罩着自然的雾,也笼罩着政治的雾。但是团结、进步、民主的光明力量总会拨开云雾看到晴天。离开重庆的冰心也时常会怀念重庆,怀念那曾经令她无比厌恶的故土,怀念她的歌乐山,因此写下了《小橘灯》《在沙坪坝的日子》来寄托自己的深深眷恋。

人们对于重庆的雾有喜爱,有憎恨,也有怀念,但不论是何种情感,总会与当时的情境挂钩,可以说,雾既是人们对重庆情感的寄托,也是对个人当下心境的折射。虽然在战时情境下,人们可能会将对战争与现实的愤恨迁怒于雾本身,或者将雾丑陋化、恶魔化,但是,时过境迁,阴晦、黑暗、惨痛的浓雾也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人们对雾只会更加的喜爱与怀念。

二、 战时语境下重庆文学作品中的雾意象

重庆的雾为作家和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种有着浓厚地方色彩的自然现象,重庆雾在作家们的笔下时时闪现,它不仅标志着重庆的区域特色,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中一个充满话题的意象。可以说,重庆的雾见证了重庆抗战时期的文学命运,展现了战时重庆的面貌,记录了重庆作家和内迁作家在战时的生存体验与复杂心态。

对于雾,诗人往往倾向于将它作为黑暗现实的象征,来倾诉他们的内心苦闷与迷茫。任均认为,雾就像一只惨白而又巨大的魔手,遮住了树林、房屋、山冈、河流,也遮住了璀璨的阳光、人们的视线和所有的道路。它让人们感到极端的迷惘、无限的焦躁和难堪的苦闷,好像前方有什么东西埋伏等待在那里,但谁也看不清。 江村将雾比作灰暗而又沉重的灰色囚衣,它像一副苍白的纱幕弥漫在山谷,隐蔽了凋零,也残朽了景物。周为不禁感叹道:“生活像一昼深沉沉的雾,我们整天在里面沉重地旋转,叫不出的呻吟比叫得出的呻吟还痛苦,流不出眼泪的比流得出眼泪的更疲倦……”[7]1096-1097让人感到生活是如此的困苦,天空阴霾密布,云雾四处遮蔽人们的视线,使看不清头上的天也看不清脚下的路,看不见前面甚至身边,整个世界成了灰蒙蒙一团。吴视则认为山城就像一艘破烂的船,正迷失在雾海里,正靠近险滩里,于是向它发起沉重的呼喊,山城你快快醒来呦!王亚平在诗歌《火雾》中想象夜雾下的重庆:“江水落了潮,小贩停息了喊叫。电灯,残败的光亮,照着迷蒙的夜雾。这时候,我听见都市的喘息,和第二期肺结核似的沉重的呛咳。”[8]189在王亚平的想象中,笼罩在夜雾下的重庆,就像一个患了肺结核在不停呛咳的病人,表现了诗人对重庆雾的诅咒,他想要打破这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创造一个健康的新世界,那里再没有黑暗、没有疾病、也没有死亡的气息。还有高兰的《雾》、力扬的《雾的冬天》《向冬天》也都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极其厌恶的情绪。

重庆的雾作为抗战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无非源于诗人们作为抗战时期来渝的避难者,处在国民政府黑雾笼罩下的现实苦难中,心情无比沉闷与压抑,因此对现实的厌恶与对雾的厌恶也就往往合二为一了。但是即使这样,也会有人在雾中充满期冀与向往,他们渴望能够像布谷鸟一样终于冲出了重浊的浓雾封锁的林谷,以你的锋利的翼尖劈破潮湿的夜空,把你的歌声注向大地……

在小说和戏剧中对雾的描写则更加普遍。直接以雾为题目命名的小说就有:李辉英的《雾都》、艾明之的《雾城秋》、刘盛亚的《夜雾》,戏剧有:老舍的《残雾》、宋之的的《雾重庆》等。

对重庆雾极为关注的大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张恨水,他不满于重庆的雾气带来的暗无天日的社会氛围,因此他的一系列作品都对重庆的雾进行了批判和讽刺。在《牛马走》的开篇,张恨水用雾来衬托整个社会乌烟瘴气的氛围:“天空集结着第三天的浓雾,兀自未晴,整个山城,罩在漆黑的一团里面。不过是下午三点钟,电灯已经发亮了。老远看着那柱上的灯泡,做橘红色的光芒,在黑暗里挣扎出来。灯光四周,雾气映成黄色,那灯光下,一座半西式的大门里,吐出成群的人。”[9]1除此之外,还有《八十一梦》《傲霜花》《纸醉金迷》和《魍魉世界》中,雾都作为重庆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的象征而出现,同时也暗喻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人们承受着生活的贫困、内心的凄凉、灵魂的压抑,以及无路可走、迷失自己的焦灼与彷徨。

巴金的《寒夜》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定位在战火纷飞的陪都重庆,正值深夜时分,天寒地冻,浓浓的雾气弥漫天空,让人们看不见彼此,而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也由于深深的隔膜而天各一方,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不论是前途的渺茫无望,还是内心的困顿挣扎,都展现了人们心灵的悲凉,所以整个小说不光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寒夜”,更是心灵的“寒夜”。正如曾树生所感受到:“江面上横着一片白蒙蒙的雾,她也没有注意到雾是什么时候加浓的,现在却嗅到雾的气味了,那种窒息人的,那种烂人肺腑的气味。夜在发白,雾弥漫到岸上来了。雾包围着她。”[10]538

三、小结

通过对抗战时期重庆雾的形象研究及各种体裁书写,雾作为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上升到一种战争语境中的黑暗势力和苦难现实的象征,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境是分不开的。正是源于当时的特殊背景,才让生活在战火硝烟中的重庆人愈发地憎恶“遮住了光明”的雾。可以说,他们对重庆雾这一气象的厌恶,既是对黑暗现实厌恶的延伸,也是借机对内心深处各种无助、痛苦和愤恨的宣泄。因此,那些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较为夸大的、极端的、主观的叙述也就不可避免了。但不论如何,抗战时期重庆的雾,能更好地让我们从历史本身和人的生存角度入手,去进一步发掘战时重庆文学的丰富。

[参考文献]

[1] 伏承志.雾都重庆[J].中国地名,2006(6).

[2] 张恨水.重庆旅感录[J].旅行杂志,1939(1).

[3] 彭伯通.重庆题咏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4] 白修德·贾安娜.外国人看中国抗战:中国的惊雷[M].端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5] 邹绛.破碎的城市[M]// 臧克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14卷):诗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6] 郭沫若.重庆值得留恋 [M]//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7] 周为.让我们相爱[M]// 臧克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14卷):诗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

[8] 王亚平.火雾[M]//臧克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13卷):诗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9] 张恨水.牛马走[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10] 巴金.寒夜[M]//巴金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金颖男]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1-0095-03

收稿日期:2015-09-07

作者简介:王莉娜(1990-),女,山西阳泉人, 2013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1.019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忆抗战时期的汤阴攻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