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016-04-14黄冬梅

大众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降钙素感染性特异性

黄冬梅 戴 芳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黄冬梅 戴 芳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细菌感染性疾病能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危害,因此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准确预测,尽早有效地、针对性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抗生素使用过量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能够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综述了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检测细菌感染的应用情况,对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

诊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细菌感染;应用进展

1 引言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因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进而产生毒素以及代谢产物所导致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疾病,能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重复使用、有时会存在滥用,因此导致了致病菌产生了耐药性,已成为医疗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防止细菌耐药问题进一步加重,针对性地用药,医务工作者急需找到能早期、快速提示细菌感染的客观指标,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对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尽早地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可以避免因过度使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可较大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

C反应蛋白(CRP)属于一种血浆蛋白,这种血浆蛋白由肝脏生成,由五个含206个氨基酸的24千道尔顿原聚体以非共价连结成为五元体环形结构。C反应蛋白可以跟微生物外膜或死亡细胞上的磷酸胆碱结合,对人体的补体系统进行活化。当人体内存在组织的损伤、细菌感染、急性炎症等情况时,在几个时内CRP就会出现,并在疾病治愈后很快消失。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吞噬作用可以通过CRP引发,并且结合后的复合物对补体系统具有激活作用,表现为炎性反应。在临床上,血清CRP是诊断感染性疾病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CRP在组织损伤的监测和筛检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判断病人是否发炎,并能诊断发炎性疾病复发的概率,以此来评估抗发炎药物疗效,但其特异性较低,并且浓度增加与临床预后毫无关联,因此在预测发热患者发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有限。

降钙素原(PCT)是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糖蛋白,它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一般正常情况下,含有141个氨基酸的前PCT首先由PCTmRNΑ首先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中翻译成得到含有141个氨基酸的前PCT,然后前PCT进入内质网膜,经过经糖基化和特异酶切作用,生成得到PCT,PCT在体内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好,生理情况下,极少量的PCT可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健康人群的血清中PCT含量很少,有时无法检测到。当存在严重细菌感染并且有全身性表现时,血清PCT值会显著增加,当控制感染控制后会又逐渐下降减少。近年来,血清PCT它是近年许多研究者寻找广泛研究的一个一种较新的用于诊断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指标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敏感性特异性,并已开始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2 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单独检测细菌感染的应用

CRP为一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被公认为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杨朵等[1]研究发现,对于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CRP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血培养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CRP测定结果差可知,CRP不能用于区分革兰阳性菌感染与革兰阴性菌感染。此外,CRP也不能区分局部感染与血流感染,因为局部感染时虽然血培养阴性,但其CRP可增高,同时CRP的增加还与动脉粥样硬化、创伤应激反应等有关。PCT由甲状腺C细胞、肺或以及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分泌PCT,并且在血流细菌感染后可会快速增加,因此,可检测PCT含量来早期诊断血流感染。并且,血培养阴性患者的PCT检测值显著低于阳性患者,所以PCT不仅可以用于血流感染的诊断,也可以用于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鉴别。与CRP比较,在对于区分血培养阳性与和阴性时,与CRP比较,PCT更适于适合用于诊断血流感染的诊断。此外,血清PCT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的影响,它对感染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因此,对血清PCT进行监测可以用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2]。

恶性肿瘤患者多次化疗可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效果,但化疗使患者免疫机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细菌感染,甚至死亡。王书锋等[3]研究发现,恶性肿瘤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血清中的PCT、CRP水平都比对照组高。此外,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恶性肿瘤化疗后发生细菌感染能够导致患者血清中PCT与CRP水平增高,且增高程度受感染严重程度影响。因此,血清PCT与CRP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潜在的威胁生命的情况,并且会阻碍术后感染的诊断,需要早期诊断和快速病原鉴定,采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由于PCT浓度的增加或高值的持久性被视为该疾病的严重性及不良预后,因此PCT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有效性的指标。动态监测PCT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此外,PCT的精密度和特异性比传统的炎性标志物CRP和WBC高[4]。PCT作为一个可靠的感染性指标,可用于评估和早期诊断侵袭性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对于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PCT、CRP都能对儿科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辅助诊断,并且CRP灵敏性较高、但是如果机体存在急性排异反应、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毒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时,CRP也会增加,所以CRP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较差,PCT虽然不如CRP灵敏性高,但它的特异性较高,可用于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因此,PCT能够用于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预测[5]。PCT和CRP水平检测结果在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类型进行判断过程中的优势有所不同,但两者对感染严重程度的诊断结果有相同的趋势,细菌感染越严重,新生患儿的血清中的PCT和CRP检测值水平越高,并且经对症用药进行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在对新生儿不同感染部位进行诊断与治疗时,临床人员应结合多方面检测结果,减少及消除漏诊和误诊等可能存在的医疗事故[6]。对于儿童局部和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方面,PCT可以有效识别全身细菌感染。此外,在局部细菌感染患儿方面,PCT的量轻微增加或不增加,可能不能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相鉴别,需要通过临床及CRP等炎症指标来进一步鉴别。对于局部细菌感染进展而合并脓毒症,PCT可作为监测指标[7]。此外,宫内细菌感染可导致胎儿脑白质损伤,使新生儿脑白质软化更容易发生,并且容易感染早期新生儿各系统,是导致新生儿生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危害较大,不容忽视,因此要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在诊断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方面,宫内细菌感染可通过测量新生儿脐血炎症情况来预测,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血标本,成功的避开了出生后其他因素导致炎症指标波动的影响,而且不需要对新生儿进行抽血,极大地减轻了患儿痛苦。通过组合脐血PCT和IL-6这两种炎症指标,能够得到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能够教准确的对新生儿宫内感染进行诊断,并且能够指导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对新生儿滥用抗生素,同时避免了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的增加。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羊水粪染以及宫内窘迫可能会影响到脐血PCT的检测,把这些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能够提高PCT对感染进行诊断的特异性[8]。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Α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方面,PCT、CRP能够作为可能的炎性标记物参与到ΑECOPD的病理过程中,并在ΑE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CRP虽然参与了ΑECOPD的炎性反应病理过程,但是无法准确地区分该病程是细菌性还是非细菌性炎性,反应特异性不高,此外,这个过程中PCT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而导致的ΑECOPD炎性反应[9]。与传统的一些炎性反应指示标志相比较,PCT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可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的标志物,例如CRP、WBC计数等,此外,也能够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以及进行预后评估,可有效对早期抗感染的治疗进行指导。与CRP相比,PCT在评估ΑECOPD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上比CRP更具有临床价值。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性和多发性疾病,是由细菌或病毒等侵入到人体造成的炎症。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患者病原体水平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检验比较耗时,诊断结果无法及时得到。而PCT、hs-CRP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指标,同时与hs-CRP相比,PCT更能对细菌和病毒性感染进行鉴别诊断[10]。PCT是区分局部感染组、脓毒症组和重症感染组最好的检测指标,其次是hs-CRP,两者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符合率[11]。此外,PCT和CRP的检测均可以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以及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但是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PCT均明显优于CRP,是早期、高效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3 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具有气流受限的特征,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ΑECOPD)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气短、咳嗽、喘息加重,或者痰液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肺功能将会持续恶化,严重者会引起死亡,即使在缓解阶段,病情也会反复加重。采用CRP和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细菌感染进行检测,发现CRP,PCT可随细菌感染情况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是细菌感染的一种较敏感的指标。采用PCT检测能够早期、快速地反映病情,P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较好地反应感染情况,并判断感染的进展和转归[12]。此外,PCT联合CRP检测是判断ΑECOPD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一种较为敏感的特异性指标。

高岚[13]对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及局部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内毒素进行检测,同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监测发现,败血症病患者的内毒素、CRP及血清PCT水平均呈明显增高趋势,比局部感染组以及健康人对照组显著增高,表明三者均可作为诊断重度细菌感染性的指标。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细菌感染早期就会显著升高。但是CRP的特异性低于PCT和内毒素。但是在局部感染方面,内毒素和血清PCT的测量值一般不变或少量增加,而CRP测量值却能够显著增加。因此,在发生局部感染时,或者还未出现全身感染表现时,CRP可作为感染的检测指标。但是,在患者出现重症感染时,内毒素和PCT能够较好的对感染进行诊断。通常CRP主要用于早期或局部感染的辅助诊断,而不能进行单独诊断,这主要是由于在机体出现一些特殊的病理状态下,若组织损伤、心血管疾病等的存在均可能会引起CRP水平的升高,该指标的特异性不高。因此,通过对内毒素、CRP及血清PCT等的进行动态监测,可有助于临床人员观察病症的进展情况及预后。

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采用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在诊断严重多发伤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方面,对CRP进行单独检测对诊断严重多发伤早期感染并不可靠。PCT和CRP联合测定能够有效地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但是单独检测仍然存在不足[14]。对PCT和CRP同时检测,能够有效地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细菌感染进行诊断,联合测定两者能够提高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的正确性,能够有效的对治疗进行指导。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患者比较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早地对感染进行诊断、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阻碍多重耐药菌的滋生,有利于改善其预后。其中严重的全身性细菌感染是导致ICU重症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通过病原学诊断可提供较确切的判断依据,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来获得病原菌培养、分离纯化及鉴定的结果,不能对病症进行早期及快捷的诊断,以致不能采取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及措施。因此常需要采用某种或多种炎症反应标记物来对细菌感染进行早期的初步判断、识别细菌感染的存在。联合检测PCT、CRP能够有效鉴别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并且PCT的检测结果还能用于评估临床抗菌用药时的疗效。与CRP相比,PCT与CRP在敏感性相差较小时,PCT先增加,CRP后增加,因此,同时检测血CRP和PCT,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判断更有利,能够指导抗菌药物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15]。此外,在局部细菌感染方面,PCT的增加量一般较小,而CRP能够显著增加,因此,在出现全身性的细菌感染之前,CRP可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联合监测PCT和CRP能够更有效对感染类型进行诊断,能够针对性地指导治疗,此外,对PCT、CRP动态变化进行监测也有利于观察疾病的发展以及预后。

联合检测细菌感染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不仅能够判断出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还能够有效评估治疗效果,并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治疗方案,并协助判断病情的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6]。

4 结语

PCT与CRP均可对细菌感染性疾病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在特异度和灵敏度方面,一般情况下,PCT均明显高于 CRP,更能有效的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PCT与CRP可以用于诊断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血流感染、严重多发伤患者感染、儿科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局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急性加重细菌感染等。同时,PCT可用于评估和早期诊断侵袭性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PCT与CRP作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指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不足,如灵敏度不高,特异性不强等缺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加以改善。

[1] 杨朵,胡梅,李莉,等.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 5632-5634.

[2] 吴少卿,文道林,曹文平.血清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4): 66-68.

[3] 王书锋,杜平,姚晓斌.恶性肿瘤并细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5):517-518.

[4] 林艳,叶微微,沈波.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外科细菌感染中的检测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2):215-216,219.

[5] 吴雪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051-3053.

[6] 戴红梅,曹彬.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与新生儿细菌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 8(6):764-767.

[7] 陈杰华,郑跃杰,王姝,等.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对儿童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2): 87-91.

[8] 林雅茵,林新祝,李雅丹,等.脐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2):98-101.

[9] 胡秋明,刘有信.血清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对 ΑECOPD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2(10): 55-56.

[10] 吴小红,黄国清,舒少为,等.降钙素原和超敏 C-反应蛋白在病毒和细菌感染早期鉴别中的临床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36(4):32-34.[11] 赵秀丽,黎明新,王宇.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512-514.

[12] 张艳平,周鹂婕.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细菌感染的诊疗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9): 939-943.

[13] 高岚. 血清内毒素、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2):1510-1512.

[14] 孔万权,庄荣,魏大臻,等.降钙素原与血清 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09,38(16):2018-2019.

[15] 戴佩佩,裘晓乐,徐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16] 毛得斌,陶建萍.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276-1278.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procalcitonin and C reactive proteinin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killer harm to people's health, predict the infection especially the severe infection, and early implement th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and reasonably, can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and resistance. Procalcitonin and C reactive proteinin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s was reviewed, which will give instruction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by using calcitonin and C - reactive protein.

Diagnosis; procalcitonin; C reactive proteinin; infection; application progress

R446.5

Α

1008-1151(2016)06-0061-03

2016-05-10

黄冬梅(1980-),女(壮族),广西德保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主管检验技师,研究方向为生物检验。

猜你喜欢

降钙素感染性特异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