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探讨

2016-04-13曹冬媛

山西农经 2016年13期
关键词:种粮耕地粮食

□曹冬媛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探讨

□曹冬媛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问题关乎着我国的民生以及社会的稳定,所以粮食问题是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有粮则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不能出现任何闪失。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生产大国的具体国情,从人均耕地资源、自然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基础、农业科技发展、种粮比较收益等五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当前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富有参考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粮食安全;问题;对策

我国既是传统农业大国,又是现代世界人口大国,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均位居世界前列,一旦粮食安全在我国出现了问题,这会给全世界的粮食供给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根据我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知,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有6500亿kg,比2012年增长5.4%,年均1.8%,全国粮食连续12年增产。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旱灾、冰冻雨雪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使得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任务依然比较艰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首要的重大问题。

1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

1.1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有限,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得到根本保障

粮食的生产其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耕地,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根本条件。人均耕地减少是制约我国粮食增产和未来粮食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西部大省四川为例,四川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受到极大限制。据全国第二次耕地普查资料,2009年四川耕地面积672万hm2,占全国的4.96%,按当年户籍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746.67m2,比全国人均少266.67m2,少26.3%。由于退耕还林、建设占地使耕地面积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少,也直接造成了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当前我国各种建设占地有增无减,据统计,全省国家基建占地每年从0.67万hm2到2.67多万hm2不等。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到粮食播种面积随之减少。

1.2 干旱等自然灾害多,粮食生产受到气候制约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跨越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多个自然地带,受到西北—东南走向的整体地势和喜马拉雅等山脉的阻隔,降水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在中西部许多地方,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还是以四川省为例,该省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海拔高,地势复杂,区位劣势明显。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干旱灾害时有发生,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成为影响该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不

确定性因素。

1.3 粮食生产基础脆弱,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基础条件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基础建设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暴露无遗。目前一些地方的农业水利设施大都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工程老化失修,损毁严重,病险率高,渠系配套严重滞后,大部分耕地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制约瓶颈。

1.4 科技推广难题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支撑作用待加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更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由于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不能完全依靠增加投入生产要素来实现粮食增产,所以只有科技不断的进步,才能让有限的土地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粮食。但当前我国许多市县缺少重大突破性增产新技术,农技人员少,种粮农民年龄老化、妇弱化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先进实用性增产技术的应用推广慢。中西部多个省份粮食单产提高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难以满足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要求。

1.5 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低,提高粮食生产力缺乏动力

粮食生产多少的关键在于农民,只有他们积极性变高了,粮食的生产能力才能提高上去。反之,则会降低。而种粮收益与其比较收益是影响农民粮食生产行为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种植粮食,出现了劳动力大量转移、抛荒耕地、粗放经营、结构调整、非粮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2 当前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粮食生产增产难度越来越大

当前,制约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日益增多,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在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难度不断增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生产受自然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保持粮食生产与生态平衡越来越难以把握、农村劳动力结构、素质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等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客观因素频现,粮食生产能力面临较大的挑战,如何实现进一步增产,面临严峻考验。

2.2 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几十年来,由于围湖造田、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水资源过度开发,我国湖泊面积大幅减少,容量大幅下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发生根本改变。目前每年因旱涝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不在少数,受现行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分属不同的部门分配和管理,导致了资金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难以发挥政策的综合集成效应,这与粮食主产省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2.3 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现代农业需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种粮一年不如打工一月”成为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关键因素。当前,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已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困扰粮食生产的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经很现实的成为了我们的主要难题。

2.4 农业生产粗放经营方式亟待转变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优异成绩,但多年来许多地方为保持产量持续增加的农业种植模式消耗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大量使用,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且效率低下,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给水体和土壤埋下了污染的隐患,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与生态农业、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不相适应。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条件恶化,农村面临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突出,资源消耗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显著,粮食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3 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要不断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粮食安全观

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起粮食安全意识。将粮食安全列为第一任务,坚持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要继续发挥好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优势,立足全国自求平衡,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各级政府要切实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完善地方领导抓粮食生产的责任制,确保粮食面积稳定产量增长。

3.2 要切实保护耕地,保持必须的粮食种植面积

粮食生产的主要前提就是耕地,只有保障好了耕地,粮食的播种面积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宝贵,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耕地质量不下降。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 要努力狠抓科技,转变粮食增长方式

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景广阔,粮食增产的潜力大有可挖,但要变成现实,只有依靠科技。在未来的时间里,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和投入,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大力发展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以及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做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对栽培技术予以改进,进行示范推广,广泛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技术进步成为今后粮食生产的主要增长点。

3.4 要积极加大投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物质装备等农业基础设施是进行粮食生产的重要保证,是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西部一些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的地区来说意义更加重大。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突破资金的瓶颈约束,集中力量加快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3.5 要不断完善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

粮食生产社会效益大,直接经济效益低,受比较利益驱使,种植粮食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致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首先要制定完善价格政策,增加农民收入。针对目前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倒挂,建议激发粮食市场活力,重构粮食价格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其次,完善补贴方式,打破“大锅饭”,认真落实“谁种粮谁受益”,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最大化。再次,要建立粮食生产经营和灾害保险体系,增强粮食产业抵抗风险能力。最后,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切实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提高耕地利用率,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确保种粮积极性及其综合效益。

3.6 要持续深化改革,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务农人员老龄化、土地经营方式粗放、农民组织程度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各地要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完善服务等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好谁来种地、谁来种粮的问题。

结束语

仓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永远是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了粮食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仍显滞后,农业资源环境制约、农业生产结构失衡、农业发展质量效益较低等问题日益突出,稳粮保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战略意识和忧患意识,继续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

[1]刘宇.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李岩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3]谢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

[4]张琳.当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5]李英,陈立华.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1,12:85-89.

[6]吴娟.关于我国粮食安全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2,03:15-21+110.

[7]卢华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J].西部皮革, 2016,18:93.

1004-7026(2016)13-0001-03

F326.1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3.001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FRF-TP-15-047A2)。

曹冬媛(1985—),女,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商法、公司法。

猜你喜欢

种粮耕地粮食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珍惜粮食
保护耕地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