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实践构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新体系

2016-04-13王兰兰马莲菊刘宏鑫金海涛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环境

王兰兰, 马莲菊, 王 艳, 刘宏鑫, 金海涛, 李 静

(1. 沈阳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沈阳 110034; 2.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 110015)



结合实践构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新体系

王兰兰1, 马莲菊1, 王 艳1, 刘宏鑫1, 金海涛1, 李 静2

(1. 沈阳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沈阳 110034; 2.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 110015)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不断发展,原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环评工作的实际要求。在新形势下,按照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构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新体系,不但为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对改善未来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分析了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课堂和课后实践教学、依托实际环评项目开展课程设计、聘请专家讲座、参与实际环评工作以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措施构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新体系,以满足新形势下环评工作的人才需求。

环境影响评价;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新体系

0 引 言

《环境影响评价》是高等本科院校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开展环境相关政策法规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 具有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综合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当前的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为更好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环保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客观上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紧密联系环境影响评价动态,关注环境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评价标准等专业知识的修改变更,同时应结合实例分析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切实掌握实际环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人事部在2004年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随后《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正式出版。建立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制度使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人才的具体要求变的更加明确。同时,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环境影响评价优秀人才的社会需求也有所增长,这将给环境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获取环评工作职业资格对于学生毕业后开展环保工作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对培养方法与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在2011年发布《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的进行,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增强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这给《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课程内容已经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环评工作的实际要求。因此,有必要针对高等学校《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基本专业要求,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教学课程改革[1-2],在新形势下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新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提高未来实际项目中,学生开展环评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为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对于改善未来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3]。

1 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陈旧,缺乏权威性

早期环境评价学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内容多侧重于环境质量评价,同时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方法早已被进一步完善和变更,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4]。随着近年来新的环境评价标准、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的不断出台,环评工作已经更加规范和细化,这对《环境影响评价》教材提出了新要求:即要使教学内容倾向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要紧跟环境影响评价评工作的最新标准、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方法,且能从基础理论上较全面地介绍环评工作的开展方式与工作方法。目前,尚缺乏能充分满足环评现状要求的权威性教材。面对课程内容政策性强,环评条例更新快,同时教材落后陈旧这一难题,授课过程中也先后使用过一些近年出版的教材和参考书作为授课版本。但是,近几年来,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导则等变化较快,即使新教材也无法跟上新形势的变化。只能注意根据最新环评动态更新、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5]。

1.2 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高校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依然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和目前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脱节, 要更好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建设,需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6]。

2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新体系构建

2.1 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优化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特点和教材陈旧等问题的存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7]是一本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的,为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以及技术方法的而出版的一本教材,内容的实际应用性和知识的权威性较强,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考取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的考试指导教材。教材内容结构合理,知识点基础性好,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知识要点贴合实际,可应用性强。这一教材的使用,对于未来学生更好的考取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以及更好的从事环评事业,甚至工作几年后考取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使课程的内容和未来学生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

结合教材授课的同时,还需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收集最新的评价导则、标准、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材料及培训教材,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如,在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一些新环境标准出台,旧标准废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自2016 年起在全国实施(部分地区先期执行),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废止,将新老标准进行对比,可以使得学生全面深入理解相关规范[8]。

结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查找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环评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课程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实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尤其对于授课过程中理论性较强以及晦涩难懂的知识,借助实例教学法可以更便于学生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相关实例分析可以安排在一个章节的讲解后,以便加深学生对环评的法规中各项枯燥专业条例的理解和记忆,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9-10]。

2.2 开展课后实践教学

课后实践教学是指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后学生参加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收集相匹配的不同类型、格式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如报告表和报告书等),先对不同类型文件的编制要求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不同类型的环境评价文件分发给学生小组,学生组首先要对环评报告书(表)做全面整体的了解分析,然后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文件中的部分内容做重点分析[11]。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真正了解真实的、完整的环评报告书(表)是如何操作和完成的。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后了解和学习各种类型文件(从相对简单的报告表到复杂全面的报告书)的编制,进而深入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了解,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2.3 依托实际环评项目开展课程设计

依托项目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由学生(团队)独立操作实际环评项目,最后完成对整个报告的编制。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参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深入熟悉和掌握真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重点对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要素评价以及评价结论等环节开展实际工作,逐步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实践工作能力,加强对专业课程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和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增设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环境评价项目中的部分工作来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以便提升学生的环评工作能力,毕业后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环境评价类相关的科研项目,在课题的进行中,尽可能允许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另外,可以从最简单的环境评价工作做起,通过对学校环境中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一些环境要素的实地现状调查、布点监测、结果分析、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措施等环节的工作的开展,编制校园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2]。

2.4 聘请专家讲座

课堂教学内容,无论是实例教学法,还是校园环境监测评价都与社会上真正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无法完全拟合。邀请环境评价行业实际操作者和行业专家(如资深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实际环境评价工作现状[13]。专家的切身体会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在了解实际工作后,可以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懂得学习的意义所在。专家可以在讲座报告中向学生介绍实际环评工作中的关键步骤及主要评价方法,环评工作的社会现状和就业需求,环评工作发展前景等。专家可以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讲授:首先,介绍一些典型的项目实例,完成评价工作的主要流程;其次,可以根据自身经历介绍我国环境评价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可以进行现场答疑,回答学生对专业方面的疑问。同时,在与环评相关单位的联系和交流过程中,也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实习场所,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2.5 参与实际环评工作

任何环评案例的模拟和文件的讲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深入的体验环评工作,所以,可以通过与一些具有环评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建立联系,联系单位可以派出一些资深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做技术指导,找一些相对基础,简单的环评文件内容,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等交给学生完成,另外,可以让学生参与环评中的一些现场工作,如环境监理工作的工地实践和环境监测等[14]。这样既可以减轻环评单位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这样可以加深高校和联系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学生了解、参与实际工作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2.6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为使学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环境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改革也应同时体现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15]。具体可以采用下面公式。

平时成绩×10%+期终考试成绩×70%+课程实践成绩×20%=总成绩

3 结 语

近年来,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出给高等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应为培养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奠定基础。当前,环保行业迅猛发展,社会需求增大,《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的实践改革将有效的提高环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环保事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应结合课程教学特点,从课堂内、外两方面入手,运用各种手段将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内容添加入课程教学中,使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工作步入实践化和应用化。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未来的环评工作者,同时更好的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 1 ]杨芳,颜世发. 融入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1,13(1):84-85.

[ 2 ]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等.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思路[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36(11):18-20.

[ 3 ]王艳,李学军. 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8(1):126-128.

[ 4 ]匡颖,张焕. 新形势下本科《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探讨[J]. 环境工程, 2014,32(增刊1):1093-1095.

[ 5 ]王帅杰,王风彦,贺军,等.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J]. 教学研究, 2015,38(5):60-62.

[ 6 ]齐鹏,王晓娇,高波,等.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25(3): 114-117.

[ 7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 8 ]张彪.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J]. 科教导刊旬刊, 2014(9):138-139.

[ 9 ]杜雪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 科教文汇旬刊, 2014,295(11): 79-80.

[10]梁婕,李晓东,曾光明,等. 基于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18):194-195.

[11]章丽萍,贾建丽,于妍.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3):62-63.

[12]刘春英.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上), 2012,248(25):91-92.

[13]包秀霞.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 教育教学论谈, 2014(51):100-101.

[14]刘敏超,丘露.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15(9):1-2.

[15]祝鹏飞,包先明,刘飞. 高校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考试周刊, 2012 (16):12-13.

Building a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combined with practice

WANG Lanlan1, MA Lianju1, WANG Yan1, LIU Hongxin1, JIN Haitao1, LI Jing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2.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Shenyang Engineering Company, Shenyang 110015, China)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 the previous curriculum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annot well adap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 of registr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ill help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in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 and will improve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of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on the present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lleg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ll be optimized through carrying out the classroom and after-school practical education, designing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projects, inviting the experts to have lectures,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ual work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reforming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The needs of talents in this field will also be supplied with the developing of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 education training plan of excellent engineers; practice teaching link;new curriculum system

2015-11-05。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13421)。

王兰兰(1978-),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

1673-5862(2016)03-0376-04

Q948.116

A

10.3969/ j.issn.1673-5862.2016.03.025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