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政权灭亡原因新探

2016-04-13袁志敏许关喜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权

袁志敏,许关喜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北魏政权灭亡原因新探

袁志敏,许关喜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北魏作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重要朝代,虽处于南北朝的乱世之中,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上承汉晋,下启隋唐,在民族融合中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灭亡固然受到政治(吏治腐败与门阀政策)和军事(南进政策的失误与农民起义)等两方面的影响。然其内部结构的惰性、世居环境的优越、后宫专权、大肆崇佛等因素从新的角度来说对政权的衰亡又有一定的影响。

北魏;贵族政权;灭亡;新探

北魏末年,因统治集团内部的一系列矛盾,最终导致了以尔朱荣为首的武装叛乱---河阴之变。此场叛乱对统治集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随孝文帝始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以及在统治集团内部身居要职的少量汉族的世家大族被屠杀殆尽,统治集团的军事力量也急剧削弱,从而引发了北魏政权的分裂。

关于北魏灭亡原因的问题,易毅成、王建舜、张金龙、杜绍顺、刘精诚、崔彦华等分别从政治与军事两个方面对北魏政权的衰亡有专文论述。他们认为,在政治方面,由于北魏关于无俸的传统导致政权内部贪污受贿乘风[1],并且在门阀制度引进的过程中,门阀中消极因素的引进大于积极因素,从而破坏了原有的政权结构[2];在军事方面,南进政策或者说大规模的南伐导致了北镇与洛阳新贵族地位身份的悬殊,致使内心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理①;并且北魏末年人民起义的大规模出现,使得处于风雨飘摇的政权更加摇摇欲坠②。

以上原因在北魏政权有繁盛走向衰落乃至衰亡起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对于北魏政权的灭亡原因不仅仅局限上述几个因素,以下对北魏灭亡再做一番分析:

1 政权惰性大于活力,运行效率迟滞

“封建”一词的出现以及在我国的确立有其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度则是自公元前221年开始,秦灭六国后,秦制的颁布尤其是郡县制的实行,使得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得以确立,必须明确一点的是,此封建制度与上古三代之“封邦建国”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中国古代典型意义的政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加速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然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是历史演进过程中永恒不变的定律,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也无法避免,李桂海先生在其《中国封建结构探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封建结构发展的趋向,总的趋势为由活力型向惰性型发展,其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第一,封建结构内部的矛盾与斗争,其解决的手段逐渐由公开竞争向玩弄权术的方向发展;第二,政治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强化;第三,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日益强化;第四,外部的冲击与压力的不断发生.”[3]13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绪论中说道:“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所谓北魏北齐之源者,凡江左承袭汉、魏、西晋之礼乐政刑典章文物,自东晋至南齐其间所发展变迁,而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孙摹仿采用,传至北齐成一大结集者者是也。”[4]3依上所述,很明显,北魏鲜卑族在汉化过程中对南朝典章制度的承袭是大规模的,而此时我们很清楚门阀政治此时在南朝已经发展到了极其腐败的境地,虽北魏的承袭有一定的损益,到实质性的东西并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将一些消极因素引进了政权之中,北魏政权的汉化是以付出其泯灭民族个性的代价来引进了大量南朝的糟粕,其结局往往是主观目的性与客观结果性的相背道而驰。南朝典章制度中消极的因素必然会是北魏政权中惰性因素的力量大于其积极因素,从而制约着北魏政权积极健康的发展,导致其逐步走向衰亡。

2 环境优越易生骄奢淫佚之心

北魏先祖世代居于北寒荒芜之地,《魏书》卷一之序纪第一:“时有神人言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见都邑,宜复徙居’。”[5]2足以证明。因地理环境极其恶劣,故北魏先祖为了其生存,始终能保持与自然相拼搏的那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传至后世则继续有前进发展之态势,及至孝文帝迁都洛阳,独孝文帝一朝凸显繁盛以后,魏之政权渐渐暴露出衰亡之端倪,《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一》有高祖与娄敬论建都,娄敬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周室都洛,以为此天下中,四方纳贡职,道里均,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务以德致人,不欲阻险,今后世骄奢也。”[6]2无独有偶,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大抵黄河下游低地,气候土壤均较佳,生活文化较优,而居民较文弱,亦易陷於奢侈淫佚。上游高地,气候土壤均较恶,生活文化较低,而居民较强武,胜于军事与政治方面之团结,夏人势力逐渐东移,逐渐往下,征服下游居民,而渐渐习染其骄奢淫佚之习气,于是下游民族,乘机颠覆此统治者而别自建立新王朝。至周人则又起于西方,仍循夏人形势,东侵征服殷人,而渐次移植於大河下游之平原。”[7]28此东西之形势虽论及上古三代王朝更替之缘由,但无不对北魏灭亡原因探讨之一启发也,而北魏之南北形势亦有其重蹈覆辙之迹也,及孝文迁都以来,虽经孝文一世之繁盛,后代统治者大部分都沉溺于优越的文化与地域环境之下,逐渐失去其斗志,骄奢淫逸滋生,进取之心减弱,此不能不说为北魏政权衰落乃至灭亡之一大因素。

3 灵后专权,肆虐朝政

后宫专权,非北魏政权独有之现象。此现象肇始于汉初吕后专权,武帝时窦太后临朝称制,遂使国家政权操纵在妇人之手。武帝末年,为防止后宫擅权,在立昌邑王为太子时,遂使其母钩弋夫人自刎,从而消除其潜在的威胁。后世之史学家称之为“子贵母死”。北魏建国伊始,承袭此制。《魏书》卷十三之《皇后列传第一》记载:“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所以北魏氏族政权在其前几代都呈现其蓬勃向上的发展姿态,国力一步步达到强盛。及至孝文帝进行全面的汉化政策,“子贵母死”之制遂废除,此后北魏后宫太后相继当政,使得北魏后期政由妇出,“时太后得志,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然是时后妃多道德败坏,造成纲纪紊乱,统治者结党营私,从而严重削弱了北魏统治集团的力量。故史臣曰:“始祖生自天女,克昌后叶,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戒,其在兹乎?”。[5]321历史将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深思。

4 大肆崇佛,国力衰竭

佛教自东汉明帝由西域传入中原,在统治者的提倡下得到迅速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达到其全盛,政治虽分南北,思想却归统一,晚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虽短短的二十八字,却道出了南朝佛教之广泛的盛行。北朝亦不甘落后,及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之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崇佛之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自兴光至此,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两千余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又“世宗笃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亲讲经论,广集名僧,标明义旨。沙门条录,为内起居焉。上既崇之,下弥企尚。至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北魏王朝举国上下,僧侣漫道,等到灵后胡崇华专权国政“亲率百僚,表基立刹。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其诸费用,不可胜计。”[5]039大量的佛寺的修建,大量的国库收入以供其开支。导致国库空虚,另修建佛寺,大量的徭役需要征发,平民百姓便首当其冲,而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徭役,也大量的逃入佛教寺院得以庇护,这种情况,佛教的发展与北魏经济的发展矛盾迭起,相互争夺劳动力和人口,从而削弱了北魏的国力和社会经济实力,经济的削弱则不足以支撑作为上层建筑且具有保家卫国的军队的日常开支,军事实力也下降,北魏后期,政权内部的各个方面都趋于崩溃的边缘。六镇发难,遂使北魏政权名存实亡。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给出了国家兴衰的精到的论述,国家的兴衰与王朝的更替逃不出历史的一般规律,但是更多的是我们的主观性社会活动往往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

注释:

①易毅成.北魏的南进政策与国势的消长[C].//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8-1.

②刘精诚.北魏末年人民起义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改革[C].//中国魏晋南北朝史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年6月30日.

科学,2014,(4).

[2]杜绍顺.北魏门阀制度辨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3]李桂海.中国封建结构探要[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张金龙.北魏官宦贪腐与政府之对策[J].中国高校社会

责任编辑:周哲良

K235

A

1672-2094(2016)03-0087-02

2016-04-15

袁志敏(1989-),男,河北邢台人,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历史文化。

许关喜(1992-),男,河北邯郸人,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政权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一个必然的历史结局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海陆丰:我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
马士英与弘光政权
抗战时期山东农村两面政权研究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