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恒珍:“我就是个普通的一线工人”

2016-04-13钟大海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23期
关键词:乙烯车间装置

○ 文/钟大海 侯 凤

张恒珍:“我就是个普通的一线工人”

○ 文/钟大海 侯 凤

茂名石化裂解车间班长张恒珍22年坚守在倒班一线,成为“技术大拿”。

●无论多少荣誉加身,张恒珍都以自己是个普通工人自勉。

近日,中宣部新闻局组织中央媒体对弘扬石油精神先进典型进行报道宣传。张恒珍作为中国石化唯一先进个人代表,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她的事迹,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张恒珍是茂名石化裂解车间班长。她在工作中,干活干脆利落,容不得半点瑕疵,骨子里流淌着北方女子原汁原味的直接畅快。在平时生活中,她又不爱吱声,处事淡然,倒是更多地被感染了一些南方女子的安静温和。大家都亲切叫她张姐。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一线工人。组织上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非常感谢组织的关怀和培养,非常感谢茂名石化。”面对媒体,张恒珍总是显得那么谦逊。

在尘埃里开出的花朵

张恒珍是技校生出身,学历较低。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大家一起在流程图上找一个阀位,大学生是在密密麻麻的细线中,沿着物料流向的顺序找,而她却是从左到右对着数字和名称找,学习效果如乌龟和兔子的速度之分。

努力一定会有收获。裂解车间设备近千台,控制点过万,张恒珍为人老实,用土办法四处收集资料,熬夜从点滴学起。

教师职业的爱人劝她劳逸结合。张恒珍答应过了零点就睡觉,但还是经常不知不觉地就过了时间。有时,到了半夜,张恒珍发现正在看的题与之前的一道难题有关联,凑起来学习有助于理解,立马两眼放光,困意全无,又翻出其他资料组合着啃了起来。就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她摘抄的笔记本摞起来有两尺多高。后来,张恒珍只能安慰爱人:“你就当我笨鸟先飞吧。”

裂解装置在荒岭建设期间,大型运输车不间断进出,四处尘土飞扬,一天下来衣领上一圈黑线。到了下雨天,路面还会积水泥泞。张恒珍压根不顾这些,天天泡在装置里,享受着亲眼看着流程图上密密麻麻的管线和设备,一点一点变成现场真实的三维画面。她的目光永远留在了日后被密封的管线和设备里,印在了脑袋里。她美滋滋地觉得自己的脑袋变成了“藏宝阁”,而且里面的“珍宝”永远都不会丢失。

经过努力,尘埃里开出了美丽的花朵。2004年,张恒珍在全国石油石化行业操作技术大比武中,斩获第四名,是全国300多名获奖选手中唯一的女选手。

后来,张恒珍作为裂解装置专家,为中国石化编写了近8万字的脂肪烃乙烯装置操作工分离系统工艺培训教材;她总结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茂名乙烯1号裂解装置分离系统张恒珍操作法》;她参与编订的大检修“零排放”开停车方案,开创了国内同类装置开停车“零排放”的先河。

在磨砺中成长的工匠

无论是成名前还是成名后,张恒珍一直住在80平方米的单位住宅。1996年建的房子,家中电器也已经用了十几年。她私下喜欢在小区里散步,见到同事笑着打个招呼,问候几句。她跟家人说:“这样的居住环境才有人情味。”

生活中,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背后承载着对女儿的愧疚。

当年,张恒珍参加技能大赛时,没满周岁的女儿发烧,爱人请了假带小孩去医院,途经封闭训练基地一时心软,抱着女儿站在门口给她打了电话。但在爱人焦急的等待中,张恒珍经过思想斗争还是回绝了。她怕破了规矩,影响其他学员封闭训练的氛围。

她对女儿的亏欠,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无减。2016年化工装置大修,在张恒珍面前,一边是装置未来5年的长周期安全生产,一边是女儿中考的紧张倒计时。她的天平再次倾向了前者。由于她经常不回家,死守装置,女儿有些思想波动,最后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

“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吧。”同事们安慰她时,她这样淡淡地回答,咬着嘴唇,久久不松。

虽然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但只要兄弟企业开口,无论多远她也会收拾行李赶赴过去帮忙。张恒珍作为特邀专家,曾6次指导兄弟企业装置开车。其中,两赴武汉石化援助乙烯开车,远赴鄂尔多斯援助中天合创甲醇制乙烯开车。

“她太低调了!什么都不愿意说,我是她徒弟才听她提起过资助病患的事。”裂解车间主操唐娜生怕她知道了生气。

这些年,张恒珍私下做了很多好事。但她总是藏着掖着,不想成为众人的焦点。她默默资助了一名大病患者。一名同事家里有急事,她毫不犹豫地借了上万元钱。老师傅不熟悉电脑操作,练习仿真培训找不着门。她坐在老师傅身边陪着练习,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很多老师傅的仿真成绩从较差达到了优秀水平。

2015年中石化裂解技能大赛,张恒珍作为茂名石化领队,早晨6点半带队员们晨跑,然后一整天坐在教室里为他们辅导技能,修订批改试卷,晚上也不回家,默默为学员营造健康、温馨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放松压力。

“她对我们已经突破了老师的界限。我们一行8个人去上海参赛时,她怕给我们带来麻烦,全程餐费、住宿费都主动掏钱,算下来垫付了上万元钱。后来,我听说她爱人都有些怨言,觉得她傻,又帮忙培训又搭钱。”封闭培训后,张恒珍成了参赛主操尹璐的知心大姐。

链接

张恒珍,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近,她又被中宣部树为“弘扬石油精神先进典型”。

在坚守中炼成的铁人

像张恒珍这样在行内叫得上名号的人物,是外企、私企的“香饽饽”。但橄榄枝怎么抛过来的,张恒珍照样怎么抛回去,眼都不眨。这不是“傲娇”,是对企业和装置难舍的深情。

“我工作在茂石化,居住在乙烯生活区。我的一切都与茂石化紧密相连。”在张恒珍心里,离不开的地方就是故乡。

张恒珍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报答着这片“故乡”。

“2006年百万吨/年乙烯开车那天,她已经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了。但她只是用冷水冲了一把脸,一直坐在操作台前细致调整。直到第二天早上产出合格产品后,她才舍得离开。”裂解车间班长董军飞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件事。

裂解检修时,张恒珍爬十几个塔,检查几万个气密点。由于工作量大,工期紧,一大早,她边顶着烈日边爬塔检查,直到中午才下来吃饭,歇息一会儿,下午接着爬。在检查塔内架时,张恒珍还得穿上密不透气的连体服,扣上足有半张脸大小的防护口罩,拿着手电筒照着微弱的光亮,沿着狭窄的通道蛇形往上爬。塔里面闷热无比,她的身后汗水流成了一条瀑布。在漆黑狭小的空间里,张恒珍向上爬一段高度,才会看见从人孔射进来的一束光亮,只有这束光才让她感觉自己与现实世界还有联系。

“外面有人监护,怕啥!”“我觉得没什么苦,又不是干什么超体力重活,就是爬上爬下的,消耗的时间长点罢了。”对于别人的担心,张恒珍经常用这句话回答。裂解车间有37个塔,她建设时要爬,检修时要爬,日常巡检也要定期爬,一些男职工都没有她爬得多。

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张恒珍很低调、不爱出风头,却是媒体眼中的“红人”。不过,出名后她仍然只喜欢安静思考,依然默默坚守在一线。

“在石油化工这种工作环境下,咱们一线工人都是这样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干过来的,每个人都值得赞美。而组织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真的感到很惭愧,所有荣誉都应该属于这个集体。”坐在央视新闻联播记者面前接受采访的张恒珍,声音很轻微,像个拘谨的小女生。

“张恒珍确实是22年如一日,不管活多累、多苦,都保持用心、细心处理。她其实在车间一点也不耀眼,在走廊走路都溜边走,只是看了报纸、杂志、网络那些报道,才知道原来她这么牛!”车间职工纷纷主动向记者介绍张恒珍。

白天的闪光灯无论多么耀眼,到了夜晚亲切的装置轰隆依旧。张恒珍走在装置中,轻车熟路地巡检。这才是她的世界,她的战场。她大步流星地朝着乙烯塔走去。

本文图片均由柯裕清摄影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猜你喜欢

乙烯车间装置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倒开水辅助装置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兰州石化80万吨乙烯机组一次投料开车成功
中国将引领全球乙烯产能增长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轰趴装置指南
把农业搬进车间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