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察学生心理,把握表扬与批评艺术

2016-04-12王深厚

教育家 2016年43期
关键词:洞察犯错误错误

文/王深厚

洞察学生心理,把握表扬与批评艺术

文/王深厚

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把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上进心,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哪怕是一句简单的口头表扬,也会给学生带来由衷的喜悦。对学生的教育多一些表扬鼓励是应该的、必要的,但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讲究表扬的方式方法。

第一,值得表扬的时候才表扬。不要随意给学生廉价的表扬,这样往往会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

第二,表扬要中肯、得体,切忌说过头话。要让学生从内心里感觉老师是在真诚地肯定、鼓励自己。

第三,肯定的不一定是结果,可以是过程。学生虽然未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圆满做好某件事,但他积极对待、尽心尽力去做了,对做的过程中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方法的肯定,会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加圆满。

第四,表扬要讲求时效。如学生做了一件好事,心里美滋滋时老师又马上给予表扬,就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鼓起积极向上的信念。

第五,表扬最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可以使受表扬者脸上更有光彩,从而促使他在其他方面、在别人面前做得更好。

第六,表扬与批评分开。有时学生在同一件事情中,有做得好的一面,又有做得欠妥甚至错误的一面,我们必须分别对待,如此,既能提高他明辨是非的能力,又不至于在批评当中抹杀其正确的动机或灵感。

批评可以说是一种帮助,一种修正,有时也是一种鞭策,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发展自我中得到进步。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从学生心理入手,讲究批评的艺术。

第一,要就事论事。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犯错误都不过是由于缺乏自控力、意志力。教师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翻老账,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

第二,要注意场合,要给学生留“面子”。我们应该遵循当众表扬、个别批评的原则。如果当众批评,会让学生觉得很丢面子,容易对他自尊心造成伤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不良后果。有专家研究发现,多数人都会永远反感那些总是“在大庭广众大张旗鼓表扬和在密室里暴风骤雨般训斥”过自己的人。

第三,要注意语气、态度。态度刚柔并济,语气严中有爱,更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使学生愿意同老师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四,要抓住问题的重点。教师批评要批到“点子”上,抓住问题的根本,直奔主题,不能泛泛而谈,使学生不得要领。

第五,要注意频率。不论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严重程度如何,教师都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学生就会习以为常。因此,教师在运用批评手段时,尤其是严厉的批评,必须注意频率。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可偶尔为之,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其更好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六,批评之后要跟踪“温暖”。在批评之后,教师要和学生真心实意地交谈,要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这种交谈,就像画龙点睛一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真爱”,使学生从心里知道自己错误的根源,寻找改正的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爱心中静心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甚至由此与老师建立永久的情谊。

表扬与批评要因人而异、因地因时而异,作为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师,我们要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潜心研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使之发挥应有的效应,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洞察犯错误错误
洞察雁荡
在错误中成长
“洞察号”在火星
智珠二则
吸取教育 少犯错误
善洞察 巧分类 妙解题
命制历史试题要强调科学性和洞察性
犯错误找家长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