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程预设策略探析

2016-04-12文/李

教育家 2016年43期
关键词:开放性预设教材

文/李 涛

数学课程预设策略探析

文/李涛

预设是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对教学流程的精心谋划,对学生主体的充分把握,更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明确预设的原则,精心组织课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预设实施策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

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在精心预设基础上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课堂教学必然呆板、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教学则变得无序、失控。其次,两者体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一样,追求的教学目标也不一样。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因此,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实施灵活调控,使预设和生成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纷呈。

预设应把握的原则

预设要有针对性教学目标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预设应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考虑。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

预设要有开放性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教师要有生成意识,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为此,预设要有开放性,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赋予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以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预设要有灵活性新课程下的预设应是一个开放的多种教学预案设计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心案”,是一个在课堂中结合学生表现可选择的预案,完全不同于以往静态的文本教案。授课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按部就班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授课的重点也由教案转向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上。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预设应具高度的灵活性,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析到位,将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周全。

预设要有情境性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一座桥梁,在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预设时,应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将枯燥的数学问题演变为生动的数学现实,营造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参与思考,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预设实施策略

深入研究教材,合理开发资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深刻内涵,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并合理挖掘教材或生活中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预设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教材所提供的信息是否适合学生的学情;对于学生已经认知或者远离现实生活的内容是否需要省略;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定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练习题的准备上应如何遵循弹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课后反思,反思又该以何种方式呈现……

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准确把握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在深入教材之外还应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准确把握学生认知水平,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此,教师在预设中应考虑以下问题:教师课堂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学生在本学段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水平,可以解决哪种难度的问题;对于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如何去点拨引导……这样,既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精心预设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的开放性问题,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带领学生感受、体验、探索、创设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善于把教材中的知识、生活中找到的可以转化成的数学问题的原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经验等,转化成值得研究的开放性问题。在研究解决开放性问题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再研究”过程,使学生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学会方法,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

营造师生互动氛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采用民主、活泼的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师生互动氛围,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影响,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每当学生有新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新的解题思路,教师都应及时肯定、鼓励和评价,使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锻炼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灵活调控课堂进程,引导动态生成课堂上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计划性,但不能一成不变地执行课前预设,应以三维目标为根本,以动态生成为中心,把有形的预设融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根据学情,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地加以优化、整合。对学生的表现,应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引导和矫正,必要时甚至改变原有的“预设”,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中的创生与开发。对于那些不期而至却又稍纵即逝的信息,教师必须迅速进行过滤、筛选,抓住学生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东西,并迅速打通它与预设之间的共通之处,把它与预设的目标、步骤等融合起来,创生出全新的教学天地,使课堂创生基于预设而超越预设。

如在一节几何课上,笔者原本准备了一个很简单,也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做出的题目。如果只是设计常规的一两种解题方法去授课,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笔者在对这道题的分析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于是在上课之前预先找到了10种作辅助线的解决方法。在授课时,为了能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笔者完全以一种开放的形式把问题交给学生,启发学生独立地去思考、解决。学生们很快找到了6种解题方法,然后是不断地讨论、实验,甚至争论。笔者对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思维进行了鼓励式点评,并上升到数学转化思想的高度,启发他们更发散地进行思考。学生们积极性高涨,新的思路不断涌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笔者给学生留了3天机动时间。最后,大家不仅找到了笔者准备好的10种方法,还有一个学生竟然创造出教师也没有想到的第11种方法。

及时总结,反思提高叶澜教授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养成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课后应及时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在精心预设下的精彩生成,反思在授课中的问题和不足、经验和教训、亮点和突破等等,归纳总结形成心得体会,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教学“机智”,并用于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对以后的课程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教学预设趋于完美。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三中学)

猜你喜欢

开放性预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寻求开放性道路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