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

2016-04-12刘梅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汉语价值世界

□刘梅

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

□刘梅

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如何看待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影响着世界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的语言研究出发,从三个角度探讨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旨在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促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

文化多样性;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了500余所孔子学院,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将超过1亿人。①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探讨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对提升对外汉语教育在沟通中国与世界、改变世界文化观念、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共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语言研究角度分析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有人认为语言是自然物理现象;有人认为语言是物质的,也有人把语言看作是精神的。笔者认为,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以及人类间相互进行交流的最明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语言教育对象

对外汉语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不同是区分其与其他科学的最显著的特征。现阶段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对象存在两个特点,其一,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全部为国外人士,包含成长在国外的外籍华人,而我国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多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相比于外国人、华侨以及华裔这些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教育对象,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包括汉族、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等价值形态了解程度较深,因此其他学科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形成一定的共识,从而达到增进彼此交流、促进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目的。而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历史情况知之甚少,教师在汉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语言不同的障碍外,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例如汉语中言简意赅的成语,教师面向中国人进行成语讲授时,只需要根据历史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下成语中含有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学生便能基于自身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联想出成语故事发生的场景,从而很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

第二个层面,在学生掌握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对外汉语教学还应当进行中华文化、历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基础汉语知识教学的开展质量,还能让外国学生透过语言认识到中国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增添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语言教学目的

从宏观上讲对外汉语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但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目的不能够按照针对中国学生教育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进行汉语教育工作。②根据对外汉语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外汉语人才,让其在国际文化教学中发挥沟通的桥梁作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语言教学内容

为实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在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涵盖汉语言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讲授,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培养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高素质汉语人才。首先是汉字的教学,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而其他文字如英语、拉丁语以及意大利语等均属于字母文字,两者之间差距较大,在对外汉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一个汉字的象形演变向学生进行教授,让学生的思维从字母文字转变为象形文字。其次,语言规则,虽然世界语言体系的基本语言规则相同,每一个规范的句子都包含主、谓、宾三个主要成分,但在具体的语言应用过程中,汉语的语法规则又和其他文字系统大相径庭,让学生通过汉语语法的学习掌握句子结构的变化,才能为后续语言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语言情境的教学,汉语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甚至相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表达语气也会影响他人对于句子本意的判断,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便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合适的表达,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文化也逐步实现世界化,多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当今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现状。在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当构建和谐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够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其次应当尊重每一种文化,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同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世界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最后还应当树立扬弃的文化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每一种文化新鲜的血液,避免其被时代所淘汰。

(一)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狭小的地球村落中,存在着二百多个国家政权以及数千种地方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因此现阶段世界上文化冲突不断。而中国文化向来以包容著称,倡导人心为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理念,一直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这种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倡导文化包容、推进世界和谐的做法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③在对外汉语教育中,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外国人,教学目标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汉语人才,让其在不同文化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应当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让不同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重其他文化的观念,成为世界文化使者,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二)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人的意识是由生长的环境所决定的,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人是文化价值的承载者,不同的人群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现代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的发展,克服对不同文化的偏见,避免用自身的眼光去评价其他文化,从而让拥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学生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多种多样的文化价值形式才构成当今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让不同文化在同一空间和同一层面上相互交流和融合,保障每一种文化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得到提升和引导,从而让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获得每一位学生的认可,对于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三)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以及个人性格尽心引导性教学,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演变。教学工作的开展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角,对外汉语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实现世界交流的宏伟目标最终还是要回到培养个人的发展层面上来,而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将教学开展定位到每一个学生,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引导,以塑造出文化多样性世界中怀有文化多样性思想的鲜活的生命。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结论

探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应当在充分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多样化的文化发展背景,提出科学、合理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

注释:

①曾晓舸.文化多样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2-55.

②李世之.对外汉语教育的本质与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6):23-27.

③沈冬竹.文化多样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J].卷宗,2016,6(1).

(作者系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汉语价值世界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