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信伪健康信息传播中的“冰山”表达

2016-04-12王祎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冰山传播者语义

□王祎

浅析微信伪健康信息传播中的“冰山”表达

□王祎

伪健康信息的传播广度、深度以及社会负影响力在微信的不断发展中被指数级放大。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明确语义障碍类伪健康信息的特点,提出要增强受众的辨识能力,提高媒介素养水平,从而净化微信朋友圈的伪健康信息传播,促进微信更快更好地发展。

微信;伪健康信息;语义障碍

微信作为当下最为普及的传播媒介,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话语垄断格局,将个体的资讯发布和信息自主置于中心地位,公众的舆论空间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但同时,未经证实的伪信息的传播广度、深度以及负影响力也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被指数级放大。《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指出,微信传播中,“健康信息因其与受众生活的贴近性而得到了相对时政、娱乐、科技等信息相比更高的关注度”。①但其中诸如“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小龙虾是吃垃圾长大的虫子”等在微信被大家高频转发、分享的信息,均已被专家证实是伪信息。

这类伪信息的普遍特点是利用人们在信息传播中所使用符号自身的局限性,把符号表现出来的概念当作对象全部,传播者往往不传达完整的事实真相,只表达事实的某个方面,好比“一角见冰山”。一些不法分子或商家利用这种隐蔽性较强的“冰山”表达,发布、传播伪健康信息,依托朋友圈多年建立起的“信任”,通过“带着关心爱护”的转发和分享,扩大伪信息影响范围,从中获取个人利益,打着“微健康”之名行着“伪健康”之实。

一、只是“看起来很有营养”

朋友圈曾经非常流行的“臧牦牛干,富含蛋白质、钙、磷、血红蛋白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40岁以上女性必补胶原蛋白”“酵素健康减肥”……通常在神乎其神的介绍后配以“专家研究”和“体验者现身说法”,有些受众就会相信这些营养品的神奇效果甚至还在朋友圈免费宣传。但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重审这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介绍时,就会发现其是有目的的推销。维持人体正常运转,需要许多物质,但“人体必需”跟“需要补充”是两码事。“胶原蛋白和各种酶(即‘酵素’)这类营养物质须人体通过某些食物的消化分解自己产生才有用,直接吃进来并没有用”②;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磷、氯、钠等物质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不会缺乏”③。所以说通过某种食物含有多少“人体必需的物质”来显示它有多“健康”,完全是利用语义障碍做虚假营销。

二、高糖的“无糖论”

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三高”人群数量逐年升高,微信中的“生活无糖论”便被受众推上了关注热榜。可是所谓的“无糖”不过是传播者利用语义障碍设置的一个文字游戏。“无糖论”推荐的所谓“无糖健康食品”虽然不含蔗糖,但是麦芽糖、糊精、玉米糖浆等水解淀粉却并不见少,而这几种物质在升高血糖、血脂方面的速度着实不可小觑。

三、不抗癌的“癌症卫士”

近几年癌症的高发与高危促进了大批“癌症卫士”的出现,“柠檬是治疗癌症的良药”“饭后吃梨可大量排出体内癌物质”“熟红薯防癌抗癌”……经科学研究证明并没有真正的“抗癌食品”。只是某种食物在长期食用足够量之后,会使某种癌细胞生成风险会相对降低,传播者夸大了整个事实。目前所说的所有“癌症卫士”都没有来自实验室或动物实验的准确结果,严谨的科学机构不会推荐任何特定的抗癌食品,受众一定要保持“眼睛雪亮”,看穿虚假“卫士”的“虚皮囊”。

四、荒唐的谣言

在朋友圈高频分享“宫颈糜烂是很严重的妇科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经常能够在女性病治疗相关的电视广告、医院的宣传海报上的显著位置看到“主治宫颈糜烂”等字眼;也能经常见到有的患者为了治疗宫颈糜烂,辗转全国各地。但是2008年出版的《妇产科学》曾建议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代之。科学多次证明“宫颈糜烂是生理性改变,本质上是雌激素水平高引起的柱状上皮外移,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就会恢复光滑”,④其实就像长几个青春痘一样根本不用治疗。根本不是严重问题的“生理现象”被以偏概全、夸张误导传播后,令很多妇女的心理压力太大,甚至变成了“心病”。可见伪健康信息着实害人不浅。

五、伪健康信息传播的治理

我们每天都关注的微信健康信息总有些内容通过符号的巧妙组合,让我们无法了解事实全部而走入误区,造成认知错误的同时还有可能带来身体、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尽量避免、减少微信传播中语义障碍的发生。

一方面传播者在发布健康信息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谨慎周密地传达信息的全部概念,强化自身的道德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扫除语义障碍得以形成的条件。另一方面,受传者在接受、转发、分享健康信息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的语义障碍辨别能力,多方面多角度审核信息来源,带着怀疑、求证的态度阅读,不能根据已有常识及信息字面意思想当然地理解。自媒体时代,受传者在转发信息过程中又是间接传播者,因此加强自身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也是清除语义沟通障碍、阻止虚假信息进一步传播、降低微信健康传播消极影响的关键一环。

注释:

①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②苟明.“酵素减肥”不可信[J].消费指南,2015(9):20-21.

③宋克明.不健康饮食和中餐的科学普及[C];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2006.

④陆春雪,杜丽敏,张淑兰,李娜.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关系的临床研究[C].全国子宫颈癌暨湖北省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作者系吉林大学文学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

本文由吉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资助,课题为“微信健康养生流言内容分析探究”(编号201610203)。

猜你喜欢

冰山传播者语义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语言与语义
不可思议!冰山变绿了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崩塌的冰山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危险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