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人效果”最新研究现状探析

2016-04-12申思达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播学媒介受众

□申思达

“第三人效果”最新研究现状探析

□申思达

“第三人效果”一直以来是传播学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国外在“第三人效果”研究量化研究分析方法的运用,又可以为国内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方向。

第三人效果;新媒体;媒介素养

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第三人效果”就是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在《舆论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的论文,并由此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说,即个人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的时候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①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一、研究对象

为了探析“第三人效果”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以2008年以来为时间范围,在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以“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应”等为关键词或主题搜索,对搜索而得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从而对当今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研究进行一个大致的窥探和梳理,并探讨“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就其发展前景做出相关预测,以期为传播“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二、最新研究现状总探

(一)新媒体与“第三人效果”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改革都带动了传播学研究的巨大转变,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出现,全球化和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交织在一起,创造了新的社会互动方式,衍生了新的社会关系,为传播研究的学术场域注入了新鲜活力,也相应地促进了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媒体研究”正在成为透视社会现象的新视野和新维度,带动传播研究的整体转型,这一转变也深刻改变了国内“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状。②

1.“第三人效果”的延迟

近些年国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第三人效果”关注比较多,相对来说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在新媒体时代“第三人效果”依然存在,但是受网络自身技术逻辑和其他原因的影响,网民心态与传统媒体时代有所不同,“第三人效果”在网络时代具有延时性③。众所周知,“第三人效果”与个人特质、信息内容的负面程度、社会距离、消息来源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第三人效果”的内在心理机制,在网络环境下,这一内在心理机制已经发生了扭曲。在信息海量化的今天,任何信息的来源都不再只是一个渠道,信源可信度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受众对这种差异性的识别能力不同,使得信息可信度的确认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导致“第三人效果”的滞后性;另外,个人特质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对信息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具有延时性,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得“第三人效果”中“为了维护个人形象与自尊”的行为动机大大减弱。网络让距离变得虚拟化,现实中存在的社会距离被传播技术掩盖,在网络环境中变成了纯粹的心理距离,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第三人效果”的延迟。

2.“第三人效果”的减弱

戴维森在定义“第三人效果”的时候,把“第三人效果”与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捆绑在一起,国内对于“第三人效果”的研究主要针对其负面作用,比如集合行为、色情暴力信息的影响等等,也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有可能减弱“第三人效果”带来的负面作用。

在“第三人效果”中影响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对信息的认识、个人特质以及社会距离,而这三者会随着新媒体的使用而发生变革。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和简单化,提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提高了公众社会科学认知事物的能力,社会智能普遍得到提高。“第三人效果”源于自己对他人的不了解,这种不了解导致个人容易误判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力,但是在社会智能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受众获取信息和获取他人态度的渠道更多,知情权和话语权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媒介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多,这无形中减少了误判的可能。

胡乱吃药:许多人还分不清保健品和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标识,每天各种养生药物往嘴里送,其实药补不如食补。除非身体有疾病,需要医生开药治疗,切勿胡乱吃药,以免引发肝损伤并降低肝脏解毒作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的出现提高了政府和传统媒体的反应能力,在传统媒体时期,只有公众的行为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为媒体所感知,而媒体感知到信息后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出反应,这种滞后性就给公众的过激行为发生留下了机会。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政府、传统媒体纷纷借助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使他们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一个个体的思想与行为趋向,因此可以尽早地预防和介入,并传递官方信息,减少了传播噪音和信息变异,这种及时把握和有效反应能够让政府及媒体的信息传播更为有力。媒体与政府及时的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第三人效果”。

受众接受信息,然后根据自身判断做出一定行为,这中间经历了“认知偏差”和“显性行为”两个阶段。受众自身有经验的累积,事件经验转化为认知基模,从而成为下次“第三人效果”发生作用的背景。因此“第三人效果”并不是简单地存在于孤立的某次事件中,而是受到受众的学习本能和知识经验积累的影响,前一次事件的个人经验和社会反应都会作为知识积淀影响受众的认知基模,并在下一次事件中影响公众的判断和行为,而“第三人效果”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不断发生作用的。④这种认知的累积,也会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增加个体抵御“第三人效果”的能力,从而减弱了“第三人效果”。

(二)媒介素养与“第三人效果”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受众对各传媒信息的解读和认知能力。“第三人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受众媒介素养不足的一种表现。因此如果想要避免“第三人效果”,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从而使他们有能力准确读取媒介信息。通过对“第三人效果”背后的心理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可以探寻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途径,从而更好地在社会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⑤但是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都更加便捷,网络的低门槛化使信息日趋多样化,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时,缺乏必要的把关人,这就更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帮助受众在汹涌的信息洪流中进行批判性解读。

(三)国外研究中的“第三人效果”

由于国外的传播学研究起始时间较早,因此其研究方法也相对完善,国内传播学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源于国外研究方法的借鉴。国外对于“第三人效果”的整体研究框架已经相对成熟,他们更擅长于将“第三人效果”与日常现象联系起来,把传播学理论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结合起来,具有主题明确、涉及范围广泛、研究独创性强等特点,并已经将此理论扩展到其他学科上。相比于国内理论化的研究,国外的文献更倾向于用客观数据说话,通过调查法、实验法等方式获取详细数据,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支持预先假设的结论,这样的文献更加可靠真实,得出的结论也更有说服力,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的传播学研究者学习。譬如通过在线和纸笔调查方式对感知相似性和“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感知相似性指的是个人感觉他人和自己相似的程度,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价值观和生活经历等因素都会影响感知相似性。不同的国家或者种族,具有不同的感知相似性,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第三人效果”心理。在测试有关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枪杀案报道的影响中,在韩国的美国人和在美国的韩国人都普遍认为枪击案的报道对韩国民众比对他们自己有更大的影响。原因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感知相似性,要大于他们与韩国民众的感知相似性。因此国际报道研究人员可能需要同时检查不同民族的媒体报道特征和不同民族对该媒体报道的反应,才能获得更全面的了解。⑥又譬如通过控制实验对社交媒体中嵌入式框架在线新闻对感知信息和“第三人效果”影响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信息与个体的相关性越高,个人影响力的感知就越高,而信息内容的感知质量越高,新闻的感知效果也就越好。⑦也有人把目光转移到日渐式微的纸媒上,并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证明了报纸的衰落现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第三人效果”的出现,因为受众倾向于报纸的衰落导致人们获取权威信息渠道的减少,从而会对他人产生更大影响。⑧

国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具有一定成就,但是也有自身短板,比如有学者指出一些国外研究只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应用相同的程序、任务,引进新的变量或对旧的变量进行小的修正。在研究方法的严密性得到强调的同时,对理论本质的探讨却不充足。⑨

总体来说,国内外对于“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具有延续性,但国内研究缺乏量化研究分析,国内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加强。同时,把“第三人效果”同日常现象结合起来,研究其内在机理和原因,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将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整体趋势。

注释:

①常启云,肖邓华.“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探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2).

②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2013(4).

③关德兵.网络环境下“第三人效果”延时国际[J].国际新闻界,2009(2).

④张天赦.新媒体应用对“第三人效果”的改变[J].新闻传播2012(1).

⑤王萍.从“第三人效果”看受众的媒介素养[J].新闻世界,2014(8).

⑥Hee Sun Park.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Third-Person Effect:Media Coverage of the Shooting Incident at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J].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2014(4).

⑦Valarie Schweisberge.Facebook,the Third-Person Effect,and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Hypothesi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4(3).

⑧Martin Johnson.The Decline of Daily Newspapers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14(5).

⑨何镇飚,王啸.国内外对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十年研究梳理[J].东南传播,2011(6).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传播学媒介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