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电影色彩语言的视觉表现张力分析

2016-04-12高臻笛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色彩语言

□高臻笛

当代电影色彩语言的视觉表现张力分析

□高臻笛

电影色彩不仅能够表现人物情感,营造特殊氛围,强化视觉体验,还能够表现时空的拓展、情景的节奏、主题的隐喻等。在今天的影像时代,色彩成为众多优秀电影成功的表达手法,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意义,呈现客观和主观并存、单一和多元共生的多维现象。

电影色彩;艺术表现;视觉节奏

我们处于一个色彩缤纷的影像世界里,色彩已经成为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它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通过运用色彩的对立性,渐变性和单一性语言的表现手法,能够极大程度地拓展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并由此产生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电影作品。

一、利用对立色彩拓展视觉空间

色彩对立性能够不断拓展画面限定的真实空间,在有限的色彩对比中去营造无限的时空穿越。为了让观众体验不同的时空效果,国产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对色彩的对立性语言进行大胆尝试,通过画面色彩上的对比安排以及色彩切换来获得视觉张力。整部影片在结构安排上,通过对立性色彩把故事情节分为前后两部分。在表达对五彩缤纷的美好生活追忆情节的时候,画面彩色呈现的是明亮的暖色基调,而电影后半部分则是岁月流逝,原来调皮的孩子都已经步入中年,电影镜头切换成黑白两色来表现。

在国产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开头和结尾使用黑白画面突出显示生活的暗淡,而中间部分则用彩色画面表达美好的回忆。无色彩的黑色和白色处理就像生活失去了意义一样,有彩色的绿色和黄色表现的是父母年轻时候的美好记忆。在大面积渲染田野的美丽图景时,红色的服装色彩与绿色的草地色彩形成对比,加上黄色树林与蓝色天空也构成互补运用,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浪漫世界。不少导演来为了获得特殊的视觉效果采用极端的色彩对比方法,在美国电影《理发师陶德》的画面中,阴沉而杂乱的集市人群以深灰色为主,昏暗的天空看不到一丝的光彩,甚至金发少女也以灰白色出现,唯有鲜红的血液在画面中格外刺眼。这正深刻地说明了主人公眼中的内心世界充满着仇恨,利用灰色和红色的强烈对比深化了电影的象征性意义。

上述几部影片都使用了色彩的非常规手法,通过彩色与黑白交替切换的手法,向观众展示了完全不同的影像世界。特别是黑白片段所具有的两级色彩,更容易获得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色彩的对立性使得一些电影易于记忆,特别是色彩强对比的电影画面就更易产生一种视觉冲击力。根据情节发展不同使用色彩反差进行镜头切换,从而拓展了画面的边界能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理感觉。可见,色彩对立性能够比较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在电影叙事结构上拓展了电影视觉时空。

二、采用渐变色彩调节视觉节奏

电影作品中画面色彩的渐变性处理是营造氛围、激发观众情感体验的最有效的手段,也不失为传达艺术家心灵深处思想情感的绝佳艺术手段。掌握这些电影色彩语言将为电影创作增添无限的遐想空间,准确控制电影色彩的渐变节奏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通常情况,色彩的渐变性能够依据故事情节安排将不同时间因素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视觉节奏。巧妙运用色彩的渐变性手法,可以准确传达电影中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节信息。

国产电影《云水谣》正是借助于色彩渐变性语言,使色彩语言与电影情景有机整合,获得了具有时空转换的电视视觉节奏效果。通过分析影片《云水谣》后我们发现,在透着快乐的气氛中主人公陈秋水和王碧云初次相遇,此时明黄色画面具有明快的视觉特征。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在台湾乡下陈秋水和王碧云再次相见,青蓝色占据整个画面传达出两人青涩的心理感觉。最后,在雨夜中陈秋水和王碧云无奈离别,银灰色画面很好地衬托出电影主题,流露出了失落与悲伤情节。纵观整个影片的色彩包装,虽然由暖色系构成的画面贯穿始终,但电影色彩随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不断变换,从一种色彩渐变为另一种色彩,充满变幻无穷的神秘浪漫气息,这正是借助于色彩渐变性调节功能才形成一种视觉张力。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对色彩的运用便是这一典型又一例证。影片前半部分色彩以青灰色等冷色系为主,表现了处于事业低谷的音乐家马修的低落情绪。不论是教室还是操场充满着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这些冷清的色彩带给人一种悲观的凄凉情绪。然而,当深夜马修发现孩子的作业中写着对未来充满梦想时,马修的内心世界燃起了一种创作激情,画面色彩也随剧情发展转换为温馨的暖黄色。经过马修的热心教育,音乐开启了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内心隔普,此时电影画面色彩也逐渐变得明快起来,原来灰暗的操场也因耀眼的阳光而变得生机盎然。影片通过色彩的渐变性调节功能,使观众从视觉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渐进式情感体验,其情感体验自然而发,没有冲突,最后获得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三、巧用单一色彩强化视觉整体

借助色彩的单一性来传达某种特殊的隐喻内容,既能体现电影风格的直观特征,又能表达电影主题的象征意义,更易形成一种整体性视觉效果并起到强化电影主题的作用。当然,如果过分强调电影色彩的单纯性语言,使其独立于电影叙事的思想之外,不仅会失去电影艺术的完整性,而且会引发观众审美疲劳的不适感。

从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影片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地域色彩感受。整个影片给观众留下“黄色系”的深刻印记,画面当中充斥着金黄色的阳光、土黄色的建筑、中黄色的服装、黑黄色的皮肤等等。导演运用孟买普遍存在的“黄色系”来获得观众普遍的心理认同,传达出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宗教气息,获得了众多世界级电影评委的一致好评。在张艺谋的电影世界里,我们也可以找到色彩单纯性语言的独特魅力。电影《红高粱》里面自始至终以红色印象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从刚开始象征生命力的红高粱、红衣服,到最后日食吞噬的红世界,这种单纯性红色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符号语言,并且构成电影故事情节的一条主线,与中国人的红色喜好性格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单纯性色彩的运用,更纯粹地传达出“少就是多”的现代艺术理念,形成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视觉张力。

采用冷色系或暖色系也可以看作色彩单纯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创造悲伤与惊喜、冷漠与热情、阳光与阴暗等不同电影的主题内容。为了烘托喜剧的热闹场景,表达浓烈的爱情故事,需要用暖色系来强化电影视觉主题,如周星驰导演的《大话西游》系列通篇采用暖色系来表达它的喜剧故事内容,即准确运用了电影色彩也能给观众带来快乐。也有一些影片多采用冷色系来营造恐怖气氛,如在日本电影《午夜凶铃》这部恐怖片中,导演为了剧情需要,画面特意采用冷色系,更增加了影片的恐怖气氛,产生了用语言无法替代的视觉体验效果。

四、结语

不论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电影都离不开叙事性和情节性的束缚,色彩语言也不可能独立于电影主题,只有结合场景效果、故事情节、画面剪辑等电影技术手段,才能形成视觉张力满意的影视作品。电影色彩最终归为画面形式,再好的形式语言首先要服从于一定的故事情节,强化电影色彩独立性必然走向另一个极端,必将适得其反形成一种新的视觉刺激。因此,合理利用色彩表现手法能够创造具有视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而如果过分依赖画面色彩来取代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仅是达到感官刺激而形成视觉冲击力,无法形成一部既有文化内涵又符合美学规律的优秀作品。

1.谷莉.谈电影色彩语言的艺术表现[J].当代电影,2015 (04):194-195.

2.郭晓冰.色彩与电影叙事时空的关系解读[J].电影文学,2014(05):150-151.

3.刘恩御.影视色彩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色彩语言
语言是刀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神奇的色彩(上)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