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故事的戏剧化讲述
——对BBC纪录片《猎捕》视听语言的分析

2016-04-12任扬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鬣狗纪录片

□任扬

真实故事的戏剧化讲述
——对BBC纪录片《猎捕》视听语言的分析

□任扬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是指除故事片以外的所有影片。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的,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扮演或再构成。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纪录片本身也是一个讲述故事的媒介,如何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重构现实,对真实影像进行组接,是纪录片创作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以BBC的自然类纪录片《猎捕》为例,分析其视听语言的运用,找出其中的故事化元素,以期对中国的自然类纪录片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纪录片;视听语言;故事化元素;猎捕

作为非虚构作品的纪录片在影视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通过拍摄现实生活中的影像并经过人为加工,纪录片将真实的事件、人物或空间呈现在观众面前,并将他们带入到新的世界之中,从而获得某种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当其他影视作品类型在市场化的大潮中,纷纷改弦更张,变为娱乐至死的盈利商品后,纪录片却能坚守自己的领地,始终以客观的精神和冷峻的眼光纪录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使身处浮躁环境中的人们拥有了一面审视自我的镜子,鼓起观者的勇气,去寻求更加自由和有尊严的生活,这正是纪录片独特审美价值之所在。1962年2月8日,约翰·格里尔逊在纽约《太阳报》上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那》时,第一次使用了“documentary film”一词,并提出了纪录片的三大要素,即:1.必须以正在发生的事件作为拍摄对象,或者说必须根据现实题材来处理;2.必须有个人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经过处理;3.必须是艺术的和美的,也必须是有创意的。①毋庸置疑,这三点基本原则奠定了日后纪录片的创作方向。“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影片制作者要用这些真实的要素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努力使这个故事在保留了真实性的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要远远超出故事各要素相加之总和所产生的效果。听故事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如何将真实的素材进行组合加工,演绎成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越来越成为衡量一部纪录片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成立于1922年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是一家由政府资助但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它每年都会生产几部高质量的人文自然类纪录片,如《冰冻星球》《生命》《人类星球》和《非洲》等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作。摄制组一般要花费3到5年的时间在全世界各地搜集素材,其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前期拍摄固然重要,但这些纪录片之所以收获巨大成功,关键还在于其娴熟的后期剪辑技巧,利用故事思维组织视听语言,赋予真实自然影像以巨大的艺术魅力。2015年出品的《猎捕》同样遵循这一制作方式,由《冰冻星球》的原班人马耗时三年,走遍全世界30多个国家摄制而成。该作品视听语言运用精巧,叙事方式独具匠心。

一、冲突性主题

“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事,和自然世界中的其他事情一样充满戏剧性,赌注奇高无比,对双方而言,都事关生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通常失败的都是捕食者。”这是纪录片一开始的一句解说词。导演保罗·施拉德曾说,电影得讲些什么——甚至糟糕的电影也在讲些什么。《兰博3》讲出了一些东西。即使它并不想要有主题,它仍然有主题……你必须通过某种方式知道将要如何讲述。即使那个主题另起炉灶或最终变为弦外之音,你仍然应该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除了性格鲜明的人物之外,一个故事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还在于其跌宕起伏的情节。罗伯特·佩恩·沃伦在《我们为什么读小说》中说到,一个故事不仅是生活的翻版,而且是动态的生活的翻版……每个角色通过他们特有的经历,实现了我们认为有意义的目的。在故事情节中呈现的典型的经历,就是主人公勇敢地面对问题或冲突的过程。坦率地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捕猎》选择的主题聚焦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争斗,非常具有冲突性,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好奇心,是一个具有故事潜质的主题。《猎捕》一共有七集,分别呈现了海洋、北极、草原、森林等区域的捕猎场景。内容涉及猎豹捕食羚羊、鬣狗捕食牛玲、北极熊捕食海豹以及虎鲸联合攻击体型庞大的座头鲸等。

二、悬念式镜头组接

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不同的景别选择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意涵。叙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绪节奏的安排,一个把故事说得很枯燥的人,并不是说他讲不清楚事情,而是他不知道如何按照有魅力的节奏去述说。以孔蛛捕食蜘蛛为例。首先是孔蛛登场,用近景表现,之后介绍孔蛛的三种超级能力。第一种是跳跃,用大特写表现孔蛛的跳跃,画面上留下空荡的树叶,接着出解说词,说明孔蛛是一种跳蛛,这就是设置悬念的一种方式,让画面自己说话,这样会使故事更加具有吸引力。第二种能力是超级视力:孔蛛眼睛的大特写,接着是蜘蛛的特写,表明两者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里提到蜘蛛会喷射毒液,黏糊糊的蛛丝也会对孔蛛造成致命威胁。配合着解说词,画面快速组接三个蛛丝和蛛头的大特写,预示着孔蛛在捕食时可能会遭遇的危险,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同时也叠加了悬念,调动观众的欲望。此外,孔蛛还会模仿猎物落在蛛网上挣扎的声音,将蜘蛛引入捕食范围内。这里采用交替剪辑的方式,将孔蛛爪子和眼睛的大特写与蜘蛛腹部的大特写快速组接,制造紧张气氛的同时,非常巧妙地说明了孔蛛的机智。此外,在最艰难的挑战一集中,猎豹捕食黑斑羚一段所运用的剪辑非常精彩。猎豹是潜行专家,它必须悄无声息地靠近猎物,然后发起突袭,才能捕食成功。为了突出其潜行的隐秘性,画面利用树木的掩映,将猎豹上翘的尾巴、小心迈步的脚垫、炯炯有神的双目组合在一起,并在其中穿插黑斑羚直竖双耳、保持高度警惕的镜头,成功营造出恐怖紧张的气氛。

三、解说词与音乐的使用

解说词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好的解说词在配合画面、表达作者观点的同时,能够起到调节节奏、设置悬念与抒发情感的作用。《猎捕》的每一集都是选取六到七个动物界捕猎的场景进行表现。如何将它们自然地连在一起,毫无生硬之感,就必须依靠解说词的帮助。“花豹的捕食策略主要依靠寻找掩体,但在毫无遮蔽的地方,又该如何捕捉到猎物呢?”有了解说词的转折与铺垫,就可以很顺畅地切换到下一个故事:“那就是赞比亚的非洲野犬需要面临的挑战。”而好的配乐能够起到创造结构型韵律、激发情感反应的作用。以鬣狗捕食牛羚为例,因为要表现鬣狗团队协作追杀牛羚的场景,这部分的拍摄采用了航拍和移动摄影,很真实地再现了鬣狗奔跑的速度与优美的身姿。“斑马太大,难于对付。侏羚容易对付,但面对眼前这只如此善跳的健壮的家伙,值得吗?配合的画面是鬣狗眼睛的大特写,具有代入感,像是鬣狗在说话,在表达它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旦鬣狗开始追击,音乐就激昂起来,进入进行曲的节奏,当犬群停下来围攻两头牛羚时,局面陷入僵持状态,音乐停下来,采用航拍表现双方的周旋。“前方的追击仍在继续”,画面切入母犬追逐的近景画面,音乐再次响起,调动起观众的情绪,猎杀并没有停止。“但没有犬群的帮助,这样的追逐毫无意义。”画面切入僵持不前的犬群,此时观众的心里肯定在喊:快去追啊!紧接着,画面中的一头野犬离开,开始向母犬的方向跑去。“年轻的野犬浪费了时间,他们必须追上母犬。”音乐渐渐进入高潮,母犬疲倦,一头野犬接过了母犬的位置,继续追击。解说词、画面与音乐相互配合,呈现了犬群捕猎时的恢弘与壮阔。

故事是对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进行有趣的叙述或讲述,以吸引倾听者,无论是读者、听众,还是观众。最基本的一点是,一个故事要有开端、发展和结局,要有富有感染力的角色、上升的张力,以及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的矛盾。②此外,故事吸引的是达到了某种情感和智慧层次的观众,并刺激观众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猎捕》的主角是动物界的捕食者和猎物,要想使这些真实,甚至残酷的画面具有故事般引人入胜的魅力,就必须使用后期的剪辑技巧,通过对镜头语言的运用,音乐和解说词的配合,挖掘这个极具冲突性的主题所蕴含的故事张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现纪录片的真实性,每一集的片尾都有一个十分钟左右的花絮,记录拍摄时的幕后故事,让观众与他们一起分享记录这些故事时的艰辛与感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也更加大了这些故事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动物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注释:

①单万里.纪录片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09.

②[美]希拉·柯伦·伯纳德著,孙红云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15.

(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鬣狗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复苏的母性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敢追捕犀牛的杀手——巨鬣狗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被嫌弃的棕鬣狗妈妈
可怕的鬣狗
复苏的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