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快乐大本营》为例探析电视娱乐节目语言

2016-04-12李秀林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何炅大本营综艺

□李秀林

以《快乐大本营》为例探析电视娱乐节目语言

□李秀林

当下虽然新媒体层出不穷,但是电视媒体依旧是我国大众传播的主要方式,而综艺娱乐节目作为娱乐大众、为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节目之一,其语言特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例,探析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语言特点。

电视;娱乐节目;语言;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栏目自1997年开播以来,是湖南卫视一直保持的王牌节目,以“游戏+明星互动”的形式,创新性地开创了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之路,并成为我国当前电视娱乐节目中最长寿、知名度最高的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是基于“游戏+明星互动”的形式开创的一个综艺娱乐节目,除了丰富的节目内容编排设计之外,其极具特色的语言也是其能够成为中国综艺娱乐界最长寿的节目的原因之一。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为例进行电视娱乐节目语言的探析,通过其语言特色来关照其他电视娱乐节目的语言特征。

一、《快乐大本营》主持人的语言特色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主持人在电视节目当中的定位早已不是当初的“下一个节目是……”或者“接下来请收看……”的报幕员或者是串场人了,很大程度上,娱乐节目主持人早已经成为娱乐节目内容的一部分。而娱乐节目从最开始的两个主持人发展成为现在的主持群或者主持团体也是因为主持人能够更好地传达节目的娱乐理念,能够更为灵活地控制节目的娱乐效果。因而,对于娱乐节目主持人来说,丰富的语言形式以及创新性的语言效果就成为其节目能够更好地被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快乐大本营》作为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鼻祖以及常青树,其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效果。1997年《快乐大本营》开播伊始,由端庄的女主持人李湘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何炅搭档主持,后来李维嘉加入其中。后因李湘的离开,何炅、李维嘉开始与新的女主持人谢娜搭档主持。2007年通过“闪亮新主播”的选拔,杜海涛、吴昕加盟,与何炅、李维嘉、谢娜组成“快乐家族”主持群,他们也因来自于不同的地方,通过其语言方面的地方方言特色给《快乐大本营》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快乐大本营》的收视再创新高。本文拟对《快乐大本营》改版后的“快乐家族”五人主持群的语言特色进行阐述。

第一,作为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排头兵,《快乐大本营》的语言特色首先是时尚性。时尚通常总是与娱乐产业密不可分,而时尚的概念也十分宽泛,这里指的是语言的时尚性。语言的时尚性具体而言就是流行性与前卫型。如2016年4月2日《快乐大本营·学长风》:

何炅:现在流行说“各种杀”嘛,“杀”就是被那个……掳获的意思,一下就被征服了。

李维嘉:俘获,掳获的意思。

何炅:现在就有请我们的各位学长给我们表演一下这几种“杀”。

“杀”来自于当下流行语,从“必杀技”一词衍生而来,“某某杀”通常指的是当下偶像剧当中男主角掳获女主角的一些动作、语言的必杀技,如“摸头杀”“后背杀”等。节目中嘉宾都是当红偶像剧的男主角,而何炅在其中用“杀”这个词不仅符合男嘉宾的身份特点,同时也兼顾了语言的流行性与前卫性的特点。

第二,《快乐大本营》作为一档娱乐节目,要娱乐大众,给民众带来欢乐,语言的幽默性是必不可少的。幽默一词来源于英文“humour”,而娱乐节目的一大特征就是通过幽默、搞笑、搞怪的节目氛围给大众带来欢乐。幽默的种类很多,方式和范围也很广,例如港台地区粤语的“栋笃笑”(类似于相声的形式),在广东地区非常受欢迎。《快乐大本营》的幽默主要体现在用语言嘲讽、修辞等方式达到语言幽默的效果。如2016年4月23日《快乐大本营·青春修炼手册》里,主持人的语言颇具幽默色彩。

何炅:马栏山戏剧学院是我们马栏山地区唯一一个被官方认证的重点的艺术院校。

李维嘉:我想问这个官方不官方?

何炅:这个官方是没有得到官方认证的好吗?

杜海涛:官方是不加V的官方。

何炅:而且我们马栏山戏剧学院呢,有一个响亮的简称。你比如说中央戏剧学院(简称)叫中戏,北京电影院(简称)叫北电,我们马栏山戏剧学院叫做“马戏”!

主持人通过对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北京电影学院的简称来打趣杜撰的“马栏山戏剧学院”为“马戏”。马戏通常指的是受过特技训练的小动物、小丑等的表演,其目的在于娱乐观众。主持人通过调侃简称马栏山戏剧学院为“马戏”,一语双关地表达了其娱乐大众的目的。

何炅:其实你刚才走出来的那几步相当没有底气。

李维嘉:迟迟没有开口。

嘉宾:那我接吧。

何炅:接吧,你接吧。

主持人利用“接吧”——“结巴”这一同音词,通过偷换概念的方式来引发娱乐效果,既达到了与嘉宾互动的目的,同时又因此将节目的现场气氛推得更高。

吴昕:我们是有战术的。

何炅:战术是什么?

吴昕:我说叨一下就跑,叨一下就跑,叨几下她就心慌了。

李维嘉:昕昕你刚才说是叨一下吗?

吴昕:对呀,是这样。

李维嘉:难怪我跟看斗鸡似的。

在这个例子中,李维嘉利用吴昕的话来嘲讽吴昕在做游戏时像斗鸡一样,通过语言方面的嘲讽达到了喜剧效果。

第三,不同于传统思维所认定的——电视节目中的语言要像新闻一样具有严谨、简明的播音腔的特色,而电视娱乐节目的宗旨在于带给广大人民群众欢乐,其语言主要以轻松、平实、生活化、简洁的口语为特色,甚至在采访港台演员的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港台腔,来拉近与节目嘉宾的距离。

第四,通常娱乐节目都是在轻松的氛围里开展的,因而人们在最轻松的状态下,语言说话风格也最为放松,通常会出现口误等情况。

二、与嘉宾的互动方式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性,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中特有的交际工具,是区别动物与人的本质特性。因而在社会生活当中,由于每个人的文化素养、职业特征不同,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快乐大本营》作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典范,以每期都能够邀请到不同的明星而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而在其中,主持人与每个明星的互动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2016年5月28日的《快乐大本营》节目中,笑星贾玲被选中做“新娘”,节目中有穿“玻璃鞋”的环节,贾玲说“我以前特别瘦,脚就特别小,后来胖了,但是脚却没有胖,我现在就跟一个圆规一样。”面对这样能“自黑”的嘉宾,主持人也与其开起了玩笑,“有时候走路要小心,一不小心扎进去了!”而在2016年5月21日的《快乐大本营》节目中,请来的是韩国当红偶像宋仲基,宋仲基与主持人之间有语言障碍,交流基本上都是靠翻译人员的转译,因而主持人在与宋仲基交流的时候,尽量运用比较标准的语言,方便翻译人员进行转译。2015年8月22日的节目邀请来周慧敏,在港台地区称呼名字多用英文名,因而主持人也会称呼周慧敏为“阿vi”,以此来拉近交流的距离,也方便港台明星快速地适应节目环境。众所周知的是,在节目中最难搞定的是孩子,但在《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上也有很多童星、儿童来参加节目,主持人都能够通过较好的沟通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三、节目效果与语言环境相得益彰

节目主持人之间的互动或者是与嘉宾之间的互动都是为节目的效果做铺垫,而主持人通过巧妙的语言效果与节目内容相和谐,旨在为节目带来良好的收视效果。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观众,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广大受众感受到欢乐,能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得到愉悦和放松。《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能借助语言的精彩运用,使节目效果与语言环境相得益彰。比如2015 年4月11日《快乐大本营·说走就走的旅行》:

何炅:许晴,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对不对!

谢娜、李维嘉:许晴姐给我的感觉是“不食人间烟火”!

何炅:她是很少上综艺节目的对不对?只有访谈节目偶尔会上上。

谢娜:都少。你怎么会来呢?你怎么会来上这个节目呢?

许晴:其实来这个节目很简单,我就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我爱旅行。旅行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窗户,一个是镜子。窗户是打开一面窗,关上一面窗。镜子是看见自己,发现别人。然后就是我跟导演组见面,他们的真诚很让我有安全感,打动了我,所以我就来了。

何炅:你看相比之下,我们刚才聊的那些旅行多苍白,人家窗户啊,镜子啊……

许晴有比较文艺的形象,但很少参与综艺娱乐节目,就像谢娜的感觉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但是何炅抓住许晴较为诗意与文艺的形象,询问她为什么来参加节目,而其后又自嘲自己的旅行意义苍白,转化了许晴的诗意化,也兼顾了节目的娱乐效果。

四、《快乐大本营》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方向

(一)《快乐大本营》的优势

《快乐大本营》作为全国电视娱乐节目中最长寿、知名度最高的节目,必然具备诸多优势。首先,对于综艺类节目而言,一档节目能否长久关键在于其节目内容的编排。当今社会娱乐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更新频率之快令我们咋舌,而《快乐大本营》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节目编排上能够与时俱进,每期节目、每期嘉宾几乎都是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如2016年5月21日的节目请来了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的男主角宋仲基,2016年5月28日请来了热播剧《仙剑云之凡》的男女主角韩东君与古力娜扎,可以说,《快乐大本营》紧紧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着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环节方面,如果嘉宾是歌手,就会根据其专辑内容设定游戏环节;如果是戏剧的CP档,通常会有两者的互动环节;如果是电影、电视剧的宣传,则会根据电影、电视剧的内容设定相关的游戏环节。紧扣当下、独具匠心的安排,让《快乐大本营》延年益寿。

(二)《快乐大本营》的劣势

《快乐大本营》的创立之初便定位为一档游戏类的娱乐节目,经过时间的验证,经久不衰。但是其中的游戏环节多次重复,歌伴舞的环节更是多年不改,其中穿插着相似的访问环节,如若不是因为其语言的优势,其环节则显得过于单一,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三)从语言的角度看《快乐大本营》今后的发展方向

《快乐大本营》为了迎合观众不同口味的变化,在语言方面屡次创新,并带动了不少语言潮文化的产生,如谢娜的“huanshion(fashion)”不论是在语言的潮文化还是在其他衍生出来的潮文化中都引领了一定的时尚潮流,可以说,《快乐大本营》在语法、语音甚至在语义方面都对目前的娱乐节目语言甚至是现代语言进行了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快乐大本营》引领了语言的潮文化,但其受众面多是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青少年来说,语言还是要追求准确性,而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语言范本,过度丰富语言的“外延”对于当下本就语言词汇量匮乏的青少年、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而需要家长的从旁指导,也需要电视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五、结语

本文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作为研究对象,以2015-2016年多期节目为语料库,分析《快乐大本营》这档家喻户晓的综艺娱乐节目的主持人语言特色,以期电视人能够重视语言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作用,在扩展其外延的同时,也能够使其成为我们的语言范本与语言导向,真正为观众带来快乐。

1.李蕴峰.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娱乐化倾向优势分析——以《我是歌手》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07):32.

2.董洁.基于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04):42.

3.胡静.《快乐大本营》节目幽默语言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4.曾艳.《快乐大本营》的构思及语言特点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

(作者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何炅大本营综艺
“团团”大本营——光荣的青年垦荒队
“团团”大本营——永远19岁的丁佑君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课间十分钟里的“见面会”
趣图大本营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走进国粹脸谱大本营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何炅 辞职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