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小课创新研究

2016-04-12刘临春

视听 2016年6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新媒体创新

□刘临春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小课创新研究

□刘临春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随着广播电视的高速发展,大众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那些居高临下的语态已经无法让普通大众接受了,只有那些具有亲和力、综合素质高的主持人才能受到大众的青睐。在我国播音和主持发展中,发生了从静态的传统播音向动态播音的转变,将主持人这个职业推向了前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播音和主持的发展,在教育中必须进行创新性改革,才能让播音主持专业更贴近实际工作。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小课;创新;新媒体

创新是一种新生活力的源泉,播音主持专业同样需要创新。只有加强创新教育,才能在21世纪站上一个新的舞台,获得蓬勃发展的动力。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想获得更快速的提高和更高层次的进步,不能驻足在原有的成绩和地方,而应选择有创新性的教育来达到相应的目标。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创新的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广播传媒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播音员和主持人都成为最具竞争的职业。播音员和主持人起到维系社会与大众的作用,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广播电视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广播电视工作的水平决定了传媒业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媒体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全面提升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这也是为什么要加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新教学的主要原因。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方法中,小课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小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未来电视业的发展趋势是电视虚拟式热潮,这无疑给播音员与主持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积极认清目前的形势,迎难而上突破创新,就能在播音主持领域开拓广阔的天地。

(一)理论上的创新

我国的播音主持教学理论尚处于探索的阶段,许多理论教材多年未更新,内容陈旧,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更新。为了适应新形势,必须让小课的理论教学提高一个档次,来面对如今日益变化的环境。理论上的更新包括重视播音主持理论和改进传统播音主持理论两大部分。

重视播音主持理论就是为了避免如今许多毕业生系统理论知识不足的情况发生,因为许多行内人都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认为主持人所需的能力只要达到字正腔圆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足够了。但是随着工作的进行,许多问题都因为理论不足、缺乏系统训练而暴露无遗,不懂理论,业务水平就难以得到提高,也就无法适应新时代对播音主持的要求,加入创新变化的前提就是需要牢牢掌握播音主持的系统理论。

传统的播音主持理论已经在各大院校停留了二十余年,产生于80-90年代,依然有计划经济的烙印,浓郁的政治色彩已经不再符合新时代赋予播音主持的责任了。随着大众对播音主持越来越关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和类型都在不断丰富,并在节目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所以播音主持的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让它与新时期电视传媒发展结合起来,与工作实践相符。创新能让传统理论更加精彩。

(二)实践中的创新

实践中进行创新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创新和风格上的创新。随着媒体传播业的高速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大众的接受规律仍保持一致,独特的审美也没有改变。所以,只要播音与主持专业在教学形式上能做出创新就能独树一帜,对传统形式大胆挑战,寻求新元素与旧传统的有机结合,能使播音主持在信息化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

内容上的创新指的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实际过程中的二次创作的能力。当收到一份朗读稿件时,都需要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再创,这就考验了主持人或播音员的内容上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二次创作”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必备的素质,在二次创作中往往都带有播音员和主持人特有的风格和个性,包括独具匠心的创意和衔接,对节目的效果也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直接影响电视台的收视率。所以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上需要加入创新的内容,让内容更贴近目前的大众生活,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语言的教学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更贴近大众也就能赢得大众的亲近感。

风格上的创新就是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环境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目前许多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应届生的共同特点就是没有风格和个性,新时期的电视传媒呼唤的是具有个性的主持人,外在形象固然重要,个性也不可少。这就需要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的教学内容上注重风格的创新,这也是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学生的一大举措。播音员和主持人只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被观众记住,获得观众的好评。

二、小课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

在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面前,做出相关必要的调整是必然选择。首先必须针对小课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新媒体产业的发展需要,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位业内著名教育改革者就曾说过,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改革中积极寻找创新点,是改革的根源所在。对于小课教学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进行创新改革。

(一)模仿定位模式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塔尔德曾经说过,社会上一切的事物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事物除了发明就是模仿。播音主持专业的创新也该如此,从模仿开始,树立一个偶像或是榜样,借鉴成功的经验,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教师需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自身条件,如嗓音的风格、性格特点等,在发音小课中,首先把握各个同学的发音条件,进行分析找到一个条件相似的模仿对象,比如白岩松、孟飞、汪涵等。然后把握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比如慢条斯理型、仔细认真型。了解学生是小课创新的第一步,确立模仿对象有利于学生找到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二)个案鉴赏模式

在小课教学中,运用成功的节目作为教学的案例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创新方法。以典型的节目或主持人为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主持的风格和节目的整体策划。一方面,可以学习到主持人成功的经验,学习到众多成功优秀节目的策划,以及目前节目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个案鉴赏模式中找到喜欢的主持风格,也就可以顺利回到模仿模式。比如在表达小课中,让学生借鉴成功节目,进行主持锻炼。这要求学生必须把表达方式与节目结合起来,锻炼表达技巧的同时,也对节目的内容和制作过程加深了了解。

(三)卡拉OK模式

卡拉OK模式指的是用别人的模式,加入我的内容。就像是卡拉OK的点歌,旋律和MV是固定的,但是因为唱歌的人不同,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在教学小课中,老师给学生多个节目案例(多种节目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类型对某个节目进行主持。或者给学生一个模板,让学生根据表达进行二次创作,通过填充内容进行模仿,帮助学生找到差距和进步的方向,也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这种卡拉OK模式在新闻广播或是访谈中非常实用。

(四)模拟竞赛模式

模拟竞赛模式又叫做角色的转换,是把同学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制作节目进行竞赛。一个小组在表演节目,其他小组和老师担当评委。所有同学在小课中都不断地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从角色的转换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个性,这也是模拟竞赛模式的目的所在。模拟竞赛模式来源于心理学转换理论,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必将面临许多冲突和矛盾。这是为了锻炼学生在面临角色转换时的应变能力,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做主持人或播音员都不得不面对工作和责任的临时转换,比如在制作节目时必须兼顾主持、制片和观众的多方要求,需要在主持的同时兼顾多个角色的任务。这种创新型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节目的策划和角色转换上的能力。各个小组可以选择访谈、评论类的节目,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当到达一定程度时可以选择策划较为复杂的节目。

上述的几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都是根据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小课的特点打造的。不得不承认,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小课的教改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许多传媒人和教育改革者前仆后继为之努力,这是一个不断积累渐变的过程。量变引发质变,唯有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才能为电视传媒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行.言语沟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敬一丹.提高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J].声屏世界,2006(6):22-23.

3.韩菊.广播电视专业化与播音主持教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9(1):46-47.

4.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居业.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多元性[J].大众文艺,2010(10):196.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新媒体创新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