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作用

2016-04-12李晓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疗效

李晓娟

(柘城县中医院 妇产科,河南 柘城 476200)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作用

李晓娟

(柘城县中医院 妇产科,河南 柘城 4762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月经周期、经期、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结果治疗后月经量、月经周期、经期、痛经程度评分及子宫体积分别为(21.1±7.7)mL、(31.7±1.2)d、(6.1±0.7)d、(3.1±0.7)分、(172.2±32.1)m3,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减少月经量,缩短经期,减轻痛经并减小子宫体积,提示具有明显治疗效果。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腺肌病;疗效

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子宫内膜基质及腺体异位生长于子宫肌层的良性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可导致患者子宫体积增大、月经量过多、进行性痛经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中治疗子宫腺肌病方法较多,可采取部分子宫切除、剥离术及激素等治疗,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发展,子宫动脉栓塞逐步应用于子宫腺肌病治疗中,并获得显著疗效。笔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柘城县中医院收治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年龄32~54(43.2±4.6)岁,痛经史1~22(12.1±3.2) a,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28例,贫血37例,痛经40例。

1.2入组标准①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MRI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病。②所有患者均有自供动脉栓塞适应证,无绝对禁忌证。③排除合并有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患者。④排除合并有肝、肾、心、肺功能障碍患者[2]。

1.3方法术前准备,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行MRI检查确定子宫大小、形态和病灶情况。术前30 min留置尿管,肌肉注射安定(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887)10 mg。子宫动脉栓塞一般在月经期第15~20天进行。嘱患者取仰卧位于手术台上,在右侧腹股沟区域进行局部麻醉,于右侧股动脉处进行穿刺,选取4F子宫动脉导管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观察子宫动脉形态及血管分布情况,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栓塞前肌肉注射吗啡(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351)10 mg,以减轻栓塞给患者造成痛苦。栓塞剂选用聚乙烯醇[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770270号]加对比剂在透视情况下经导管缓慢推注,栓塞完成后再次造影以确保栓塞完成。术毕拔除导管局部加压止血,并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术后密切检测患者右下肢情况,将右下肢制动12 h,观察右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疼痛患者可选择口服镇痛药物、肌注吗啡等对症治疗。

1.4观察指标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经MRI查看子宫形态、大小,并详细询问月经量、月经周期、经期、痛经等相关情况,取第6个月的随访结果与患者术前结果进行比较,对比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痛经程度采用VAS量表评定,总分0~10分,随着分数增加疼痛程度越严重[3]。

2结果

2.1治疗前后月经量、月经周期和经期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月经量及经期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月经量、月经周期及经期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

2.2治疗前后痛经程度评分及子宫体积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痛经程度评分及子宫体积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痛经程度评分及子宫体积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

3讨论

子宫腺肌病可引起患者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导致不同程度贫血等,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影响[4]。临床药物、保守治疗可对相关症状进行暂时控制,停药后极易复发,导致治疗失败,而手术切除子宫内膜或切除子宫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影响激素分泌,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严重创伤[5]。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问世,在X线引导下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已成为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腺肌病、难治性产后出血重要方法[6]。

子宫动脉栓塞后即可减少子宫内膜的供血量,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减轻和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明显缩小子宫壁肌层微小动脉通道[7]。研究表明,异位内膜坏死程度与缺血量呈正比,血液供应量与栓塞密切相关,临床中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有选择性进行栓塞。子宫腺肌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可发现子宫动脉明显增粗且呈迂曲状,血管无明显增生,染色无明显边界,病灶在血管内呈弥散分布,但不形成包绕,其行走同正常子宫动脉,并与内膜线呈垂直状态。该文结果提示,所有患者采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患者月经量、经期、痛经程度评分及子宫体积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子宫动脉行选择性栓塞后可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具有安全、经济、有效、创伤小等优点。但有研究指出,子宫栓塞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复发,主要复发因素包括子宫腺肌病较严重,栓塞不完全和双侧卵巢动脉向子宫供血量增多等所致[6]。该文属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经验总结,故未设计对照组,该种手术方法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结果,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和观察。

参考文献:

[1]邢风琴,余香格,刘爱民,等.子宫动脉栓塞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妊娠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21):3339-3340.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邢风琴,张舒新,余香格,等.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价值评价[J].河北医药,2012,34(22):3500.

[4]徐文健,周顺,黄成义,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口服达那唑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4):304-307.

[5]苏媛铮.DSA下经导管甲氨蝶呤局部灌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14,20(2):251-254.

[6]邢风琴,刘爱民,孙笑菊,等.子宫动脉栓塞联合中药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1445-1447.

[7]杨华,梁致怡.子宫腺肌病两种保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0):678-681.

[责任编校:张亚光]

[中图分类号]R 7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276(2016)01-0039-02

作者简介:李晓娟 (1981-),女,河南省柘城县人,学士,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5-04-22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病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温宫通血法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
三维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血清CA125与EMAb联合经阴彩超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价值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