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生进校园对传染病防制的效果探讨

2016-04-11车晓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染病效果

车晓怡



医生进校园对传染病防制的效果探讨

车晓怡

【摘要】2010 年,上海市率先涉足医教结合“医生进校园”试点项目,随着此项工作的开展,传染病防制被一些学校作为当前医教结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对“医生进校园”对传染病防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医教结合;传染病;防制;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92。

近年来,“医教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方面,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把“医教结合”纳入到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和工作文件中,并且进行实验和试点;另一方面,各地不少特殊学校和学者正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特殊学校职能转变、开发与实施康复课程。2010 年,上海通过实施“医生进学园”医教结合学校卫生工作模式优化项目,建立了基于当地卫生和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医生进校园”工作模式,并将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确立为当前医教结合工作的重点。

1 “医生进校园”工作的开展

上海市杨浦区和闵行区作为《医生进校园医教结合学校卫生工作模式优化》项目的 2 个试点区,区教育局的学校卫生工作经费努力向“医生进校园”项目倾斜。联合卫生专业力量组织开展学校卫生保健老师的全覆盖、多级培训,聘请专家进校园开展工作,设立了两轮针对学生常见健康问题的课题招标和研究。“医生进校园”从政策经费上得到了保障。

其次,两个试点区都建立了学生健康电子档案和医教结合的学校卫生工作一体化机制,明确了各机构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并将健康信息在学校、社区、学生和家长之间贯通。

进校园全科医生团队的工作主要围绕“1+5 +X”。其中,“1”为健康档案,“5”为学校卫生制度建设、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常见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X”为学校(园)卫生工作特色项目。其中,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被作为当前医教结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医生进校园”以指导和督促为主,主要采取听汇报、看流程、作讲评、带教等方式指导学校卫生工作,开展讲座、现场咨询等健康教育活动。进校园医生的所有工作有记录、有反馈、有考核。

2 “医生进校园”对传染病防制的成效

询问医师进托幼机构开展的 8 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大多数被调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老师回答开展过最常见的工作是“协同幼儿园开展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占 92.8%,“了解和指导幼儿园(所)的饮食营养和卫生工作”,占83.3%。相对较少开展的是“协同幼儿园开展儿童身心发育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占 73.2%。各项工作的“比较满意度”在 60%~78% 之间[1]。

根据 2014 年上海市卫生局发布的《2006—2014全年上海市托幼机构传染病年报表》(见表1)显示,在传染病中,肝炎、菌痢、麻疹、猩红热以及出血性结膜炎出现的病例数较少,而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出现的单位数和病例数都非常高,尤其是手足口病,从 2006—2014 年出现的总病例数高达 3,157 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尽管手足口病病例数呈整体上升趋势,但是出现该病的单位数却有下降的趋势。2014 年,手足口病的病例数达到近 9 年来的最高,为 678 例,而出现该病的单位数却仅有 93 家,对比 2010 年出现该病的病例数达448 例,单位数却高达 160 家。水痘和腮腺炎的总病例数也成上升趋势,但是单位数的增加幅度远远小于病例数的上升幅度,由此可以推测在实行“医生进校园”的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防制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使得出现传染病的单位数控制在一定数目内,甚至有所减少。但是,由于上海市托幼机构总数和实行“医生进校园”项目的托幼机构数不明确,所以这只能作为推测,具体的结论还需进一步的数据调查支持。

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与“医生进校园”实施之前相比,约1/4 的被调查者自感为幼儿家长提出常见病干预指导与就诊建议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可疑传染病、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超重/肥胖、弱视和视力低下。从定性的角度来看,通过“医生进校园”的实施,学校的传染病防控能力增强,不仅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量下降明显,并且应急处置的及时性也有加强,日常管理能力提高,特别是在幼儿园,传染病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1]。

表1 2006—2014 全年上海市托幼机构传染病年报表

3 对“医生进校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的建议

要加强社区医院在环境、设备、人才和药物等各方面的储备。目前,我国大多数社区医院由于资本力量限制,很难在应对临时疫情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一些社区医院,作为医保定点单位,对小儿肺炎这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都不具备治疗能力,在传染病防制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隐患。

在开展“医生进校园”项目的不同阶段,应建立侧重点不同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评估指标。项目进行的初期,可偏重于了解教师和家长对于学校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满意度,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儿童青少年学生对于优质、便捷、个性化的预防和保健的利用程度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医教结合”工作的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可偏重考核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风险与发生率,学校传染病疫情预警及时与否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实施情况[EB/OL]. (2014-09-19)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 2314/node9819/node9822/u21ai930341.html.

The Discussion of Effects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for the Project of Binging Doctors into Elementary Schools

Che Xiaoyi. Kongjiang Community Health Care Center,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In 2010, shanghai set about the pilot project of Bringing Doctors into Elementary Schoo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preventing and curing epidemic was regarded as a key point of it. The article gives several analysis and advice through analyzing related data in the paper.

【Key words】Uniting medical service and teaching;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Effect

【收稿日期】2016-01-19。

【作者简介】车晓怡(1976—),女,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社区卫生全科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2249109504@qq.com。

DOI编码:10.16117/j.cnki.31-1974/r.201601026

猜你喜欢

传染病效果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